官道上烈日高懸,熾熱的陽光毫無遮攔地灑在秦嶺棧道上,烤得地面滾燙,連空氣都仿佛扭曲起來。諫議大夫張九齡,身著朝服,身姿挺拔,面容嚴肅,長須在風中微微飄動,此刻正站在棧道中央,目光堅定地攔住了荔枝使的隊伍。
他的眼神中透著憤怒與憂慮,凝視著眼前這浩浩蕩蕩為送荔枝奔赴長安的人馬。多年來,他目睹荔枝運送耗費巨大人力物力,百姓苦不堪言,國家資源被肆意浪費。想到這些,張九齡心中的怒火愈發旺盛,今日,他決心要為天下蒼生諫言,阻止這勞民傷財的行徑。
“停下!”張九齡一聲厲喝,聲音在山谷間回蕩。荔枝使勒住韁繩,一臉驚愕地看著他,“張大人,您這是何意?這荔枝可是要速速送往長安,耽擱不得!”荔枝使焦急地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滿和慌張。
張九齡冷哼一聲,“為了這區區荔枝,沿途累死多少馬匹,又有多少百姓受苦,國家財力被如此揮霍,你可曾想過后果?今日,我定要攔下你們!”說罷,他大步上前,掀開了一個竹筒的蓋子,一股腐臭之氣撲面而來,腐爛的果肉滾落一地,驚起一群烏鴉,呱呱亂叫著飛向天空。
看著這一幕,張九齡心中滿是憤怒與無奈,他指著地上的腐爛荔枝,大聲道:“看看,這就是你們耗費無數資源運送的荔枝,到最后不過是這般結果,值得嗎?”荔枝使面露尷尬,囁嚅道:“張大人,我們也是奉命行事……”
此時,棧道旁的山林中,一只松鼠被這突如其來的動靜嚇得匆忙逃竄,樹枝沙沙作響。張九齡望著遠去的烏鴉,心中思索著如何能讓皇上真正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改變這奢靡的現狀,還百姓一個安寧的生活。
而在遙遠的嶺南,丹霞崖壁高聳入云,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崖壁上,少年阿蠻正身手敏捷地攀爬著,腰間系著一根繩索,在熾熱的陽光下,他的汗珠不停地滾落,打濕了身下的崖壁。
阿蠻的眼神中透著堅毅與果敢,他一心只想攀上三十丈高的崖壁,采摘那珍貴的“掛綠”品種荔枝。這“掛綠”荔枝,果大核小,清甜多汁,是荔枝中的極品,每年都被視為進貢長安的珍品。
攀爬間,阿蠻不經意間瞥到崖壁上的巖畫,那是百越先民的圖騰,神秘而古老。這些巖畫線條粗獷,描繪著古老的祭祀、狩獵場景,阿蠻不禁被深深吸引,一時間竟看得入了神。就在他分神之際,腰間的繩索突然被巖畫的棱角磨斷,發出“嘶啦”一聲脆響。
阿蠻心中一驚,瞬間感到身體失去了支撐,急速墜落。他瞪大了眼睛,眼中滿是恐懼與絕望,雙手下意識地在空中亂抓,卻只抓到一把空氣。“救命啊!”他的呼喊聲在山谷間回蕩,驚起一群飛鳥。
太真觀內,清幽寧靜,香煙裊裊。楊玉環身著道袍,端坐在蒲團上,正安靜地抄寫道經。她的面容清麗,眼神專注,手中的毛筆在宣紙上游走,寫下一行行娟秀的字跡。
突然,一陣微風吹過,吹得窗欞上的風鈴叮當作響。楊玉環的手猛地一顫,手中的珊瑚念珠竟被扯斷,珠子散落一地,發出清脆的碰撞聲。與此同時,她的指尖不知何時被劃破,血珠滲出,滴落在面前的《荔枝保鮮十三法》絹帛上,鮮紅的血滴在潔白的絹帛上,顯得格外刺眼。
楊玉環望著那滲血的絹帛,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不祥預感,仿佛這荔枝帶來的不僅是恩寵,更是一場難以逃脫的劫難。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與恐懼,輕輕撫摸著胸口,試圖讓自己平靜下來。
“為何今日如此心神不寧?”楊玉環喃喃自語,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這些年在宮中的種種經歷。從初入宮時的驚艷眾人,到如今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看似風光無限,可背后卻隱藏著無數的明爭暗斗和無奈。
她想起了那些因荔枝運送而受苦的百姓,心中滿是愧疚。她雖享受著荔枝帶來的榮耀,卻也隱隱感到這榮耀背后的危機四伏,這深宮中的生活愈發讓她感到不安和壓抑。
在秦嶺棧道上,張九齡與荔枝使的爭論仍在繼續,周圍的士兵和百姓們都靜靜地看著,心中各有所思。張九齡深知,自己的諫言或許會觸怒權貴,但為了天下蒼生,他甘愿冒這個險。
嶺南的崖底,阿蠻墜落的身體被一棵粗壯的樹枝攔住,他僥幸撿回了一條命,卻也受了重傷,昏迷不醒。荔枝園的人們得知消息后,紛紛趕來救援,臉上滿是焦急與擔憂。
太真觀內,楊玉環起身,緩緩走到窗邊,望著遠處的山巒,心中五味雜陳。她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將會如何,也不知道這荔枝引發的一系列事件將會走向何方,但她隱隱覺得,一場巨大的風暴正在悄然逼近,而她,身處這風暴的中心,無法逃避。
此時,一只蝴蝶翩翩飛進觀內,停留在楊玉環的窗前,輕輕扇動著翅膀,仿佛在訴說著這世間的無常與變幻。而在這不同的時空里,人們的命運因荔枝緊緊相連,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書寫著,未來充滿了未知和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