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奔朱元璋后的日子,一改此前的驚心動魄,變得安逸起來。
李平安甚至?xí)r常會懷疑,自己此前是不是做了一場漫長的噩夢!
但是城外時不時響起的廝殺聲。
證明了自己并不是在一個太平盛世。
“娘,你這是在干什么?”
李平安好奇地看向,正在用毛筆在紙張上抄錄內(nèi)容的馬秀英。
馬秀英停下筆,拿起賬本笑道:
“你之前開蒙過沒有?”
“能看得懂,這上面寫的什么嗎?”
李平安瞄了一眼,賬本上密密麻麻都是滁州城內(nèi)各支軍隊的軍需收支情況。
“這是軍中的賬冊?”
“你竟能看得明白?”馬秀英驚訝道。
隨即,又反應(yīng)過來。
李家和朱家不同,前幾年局勢還沒這么亂的時候,家境不錯。
自然是能供應(yīng)孩子讀書的。
不像朱元璋,從小就沒機會讀書,參加紅巾軍后,才開始念書。
實際上,李平安的古文功底,都是當初為了在職場上迎合領(lǐng)導(dǎo)專門練出來的。
寫詩作賦可能差點,日常讀寫絕對沒問題。
李平安問道:“能給我看看嗎?”
馬秀英只當他是好奇,就將賬冊交給李平安查看。
李平安數(shù)學(xué)系出身,后來又在投行中從事審計工作,最是熟悉各種賬冊。
別說是眼前這種,只有進項和支出的賬目。
就算是后世各類假賬,都瞞不過他的眼睛。
很快李平安就印證了自己剛剛的猜測。
“母親可知,日常負責(zé)領(lǐng)取這兩支軍隊糧食的人,是誰?”
李平安拿起毛筆,在賬冊上圈出兩個番號。
“是任岳。”
馬秀英疑問道:“難道這其中有什么問題?”
馬秀英從小讀書,四書五經(jīng)樣樣精通。
但做賬方面,確實沒有經(jīng)驗。
“庚子日,取糧三次,合計領(lǐng)糧一千二百石;庚寅日,取糧三次,合計領(lǐng)糧一千三百石。”
李平安指著賬目上的支出道:
“光是此前五天,他就從庫房中領(lǐng)走了合計六千石糧食!”
“這兩支軍隊,總共才不到一萬人,他要這么多糧食干什么?”
李平安到滁州城內(nèi),也有兩三天時間。
對于古人吃飯也有一定了解。
一個壯漢一天大概要吃兩升米。
一石米足夠三四十個人吃一天。
六千石糧食,就算是一萬人的軍隊,也夠吃二十天左右。
如今滁州城內(nèi),又沒有作戰(zhàn)計劃,任岳一個軍需官領(lǐng)走這么多糧食。
只有兩種可能。
一是他在倒賣糧食,從中牟利。
二是他在密謀什么不為人知的計劃。
馬秀英眉頭蹙起,她還真沒注意過賬目中隱藏的貓膩。
這和數(shù)算能力無關(guān),單純是沒有這樣的意識。
并不是誰都像李平安這個老會計一樣。
對數(shù)字極其敏感,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貓膩!
“讓你跟著重八練武,當真是屈才了!”
馬秀英放下手中賬冊,摸摸李平安柔軟的頭發(fā),笑著道:
“你該來當賬房先生才是!”
李平安眼前一亮,連忙順桿爬:
“那我以后,專門替義父和娘親管賬可好?”
馬秀英剛想答應(yīng)下來,可轉(zhuǎn)念想到如今滁州城內(nèi)的形勢,又嘆了口氣。
沒有直接答應(yīng)李平安的請求。
“你義父他如今也難做,沒法子管到城內(nèi)上上下下。”
“你這想要當家的心思,只怕還要再等等。”
李平安瞬間就明白過來。
馬秀英糾結(jié)的關(guān)鍵所在。
郭子興!
朱元璋起家路上的第一個貴人。
讓他從一介流民,完成了到紅巾義軍的轉(zhuǎn)變。
還給了他馬秀英這個大明頂尖的輔助。
數(shù)月之前,彭大、趙均用在濠州城火并,死傷慘重。
連郭子興也受到波及,手下?lián)p失不小,連他本人都被趙均用看管起來。
朱元璋派人花了不少金銀財寶,賄賂趙均用的左右,才將郭子興給迎回滁州。
其實,當時朱元璋已經(jīng)有三萬多人馬,從濠州逃過來的郭子興攏共不過一萬多人馬。
朱元璋完全有能力,直接將郭子興的人馬給直接吞并掉。
但也許是礙于義父義子的情分,又或者是礙于自己的名聲。
朱元璋并沒有這么做,不僅將自己手上的軍隊都交給了郭子興。
還依舊奉郭子興為大帥。
此舉,為朱元璋博得了海量的名聲。
淮南一帶的紅巾軍,都知道了忠肝義膽朱元璋!
但朱元璋和郭子興之間卻悄然出現(xiàn)了裂痕。
不僅是源于實力的變化,更是郭子興看出朱元璋的能力、氣魄,都遠遠超過自己的兒子郭天敘。
就想趁著自己還活著,為兒子解決掉麻煩。
任岳,就是郭子興的心腹!
統(tǒng)領(lǐng)郭子興從滁州帶過來的一萬多人馬。
還讓任岳負責(zé)軍需,趁機壯大自己的嫡系部隊。
這樣不管未來如何變化,都能夠立于不敗之地!
“那娘要將此事告訴舅父嗎?”
李平安問道:“舅父若不能將軍隊做到如臂使指,想要謀成大業(yè),恐怕只是一場夢!”
言下之意,滁州城如今這政令出兩頭的狀態(tài),是到了該結(jié)束的時候。
不管是將郭子興吞并,還是外出自己獨立發(fā)展。
都要好過,在這小小的滁州城內(nèi),不停內(nèi)耗!
馬秀英驚訝道:“你小小年紀,懂得當真不少。”
“此事,是該讓你義父知道。”
“只是,到底該怎么做,還得他來決斷!”
“城中尾大不掉的毛病,是到了該治一治的時候了!”
馬秀英一刻都沒有停留,當即就懷揣著賬簿,帶著李平安,前往軍營。
朱元璋平日里都會泡在軍營中,和將士們一同操練。
雖然他是軍事上的天才,短短幾個月就從幾十號人,拉起來三萬大軍。
但是具體指揮,還是要不停磨煉,才能有所進步。
“妹子,你怎么來找咱了!”
朱元璋接過馬秀英的手帕,擦了擦額頭上的臭汗,一臉欣喜。
馬秀英一臉嚴肅,將朱元璋拉進大帳中,又屏退了左右。
才將賬本拿出來道:“重八,你看看這個!”
朱元璋拿起賬本看了一陣,才撓撓頭道:
“妹子,你知道咱...”
“簡單些的字兒還行,這邊上密密麻麻的數(shù)字,咱實在.....”
馬秀英也知道,朱元璋是邊打仗邊學(xué)習(xí),到現(xiàn)在都沒時間學(xué)那么多。
直接讓他看,賬冊中圈出來的軍隊番號,和他們這幾天領(lǐng)的糧食數(shù)量。
“他們怎么領(lǐng)了這么多糧食?”
不用馬秀英和李平安提醒,朱元璋自己就發(fā)現(xiàn)了其中不對勁的地方。
好像這種和打仗相關(guān)的東西,他都能無師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