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這套官造的明光鎧給你。”
李平安將一套锃光瓦亮的鎧甲拿起,遞交到大哥李文忠手上。
李文忠眼睛直愣愣盯著威武的鎧甲,不敢置信這么霸氣的甲胄會是自己的!
“真的給我了?”
“二弟你不會反悔吧?”
李文忠一再確認道:“二弟,你真的不后悔?”
鎧甲對這個年代的男孩,有著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幾乎與后世的坦克相媲美,就像沒有哪個男孩能拒絕開坦克一樣。
也沒有人能拒絕一套威武霸氣的鎧甲!
李平安點頭道:“我不會反悔的,不過是一套鎧甲罷了。”
“哪里比得上咱們的兄弟情義!”
城門一戰,李文忠展現出了非常強悍的戰斗天賦。
每每能夠與李平安打出漂亮的配合操作。
兩兄弟不用言語過多交流,往往就能夠明白對方的意圖。
配合起來,打出一加一大于三的戰斗效果!
“文忠,你弟給你就拿著吧。”
剛剛從滁州城出來,追上朱元璋大部隊的顧時,笑瞇瞇道:
“平安這次僅是明光鎧,就得了二十套。”
“別說是送你一套,十套都不在話下!”
李平安笑了笑沒多說什么,和顧時得到的相比,自己這些都不算什么。
三個擅長制造鎧甲的匠人!
全都被顧時收歸帳下!
日后要多少鎧甲都有了!
不過,李平安也不虧,二十套鎧甲足夠自己組建核心班底。
李文忠身材高挑健碩,盔甲穿在身上更顯強壯,仿若一尊人形戰神!
李文忠用力拍了拍胸口的護心鏡,感受百鍛鋼的堅硬程度,覺得應該能擋住幾支弩箭的攢射。
大軍如今已經離開了滁州城,正向六合城進發。
停留在的此處,名為水口站,乃是滁河上的一個小渡口。
河上無橋,大軍只能用小船緩慢渡河。
朱元璋親率先鋒渡河開路,李平安的輜重營則與家眷們,待在后方等待朱元璋在對岸確認安全再行渡河。
“二弟,你說咱們什么時候才能和元軍打一仗?”
剛剛得了明光鎧和一口精鋼長刀的李文忠,頗為興奮問道。
就好像剛得了一根無比直溜棍子的男孩,無比渴望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
李平安望著眼前靜靜流淌的小河,思考后道:“也許就在這兩天了吧。”
“過了河,基本就算出了滁州地界。”
“咱們這么多人,目標如此之大,元軍絕不會有視無睹。”
“必然會派人前來試探我們一番!”
如果按照正常戰爭套路,李平安的想法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將視角放眼到全天下。
朱元璋這支紅巾義軍根本不起眼!
相比之下,無論是元廷還是天下的豪強們,目光都集中在高郵城的張士誠與脫脫身上!
脫脫率元廷百萬之軍,與張士誠交戰,數次打敗張士誠之軍!
眼看,就要將張士誠完全擊敗!
不少義軍豪強,都以為朝廷要將如今天下義軍中聲勢最為浩大的張士誠給完全鎮壓下去!
沒人能夠想到,當今大元皇帝會臨陣換將,讓原本將要被鎮壓下去的張士誠得到喘息之機!
謎之操作,足以與明末的崇禎相提并論。
今年的冬季異常寒冷,滁水臨近長江,時常有大風呼嘯而至。
李平安搓了搓自己的手,望向遠處破落不堪的村莊,眼神黯然。
在剛到河邊的時候,朱元璋就曾派人到村子里找過,希望能雇些人幫忙撐船,載他們過河。
也不知是逃避戰亂,還是逃避饑荒,村莊里一個人都沒有。
大軍只能自己慢慢撐船過河。
天災人禍,幾乎一年勝過一年!
旱災、水災、凍災,幾乎輪番降臨在這片古老而頑強的土地上!
兵災、蠹吏、豪強,幾座大山層層疊加在百姓的身上!
君視民如螻蟻,生殺掠奪!
無怪乎百姓視君如賊寇,率眾起義,掀翻元廷!
熟知歷史的李平安很清楚,如果歷史的軌跡不發生大的變故,元廷還能頑強支撐十年之久!
天下之人,還要飽受這樣的統治,十年時間!
小船載著李平安與李文忠,以及十八親衛,緩慢渡過小河。
便看見遠處中軍大帳中,升起赤練如火的戰旗!
“有敵情,速去中軍大帳集合!”
李平安瞬間冷靜下來,帶著李文忠與親衛們,快步向中軍跑去。
軍中的高效通訊手段,幾乎都依賴于各色旗幟,朱元璋軍中如今也有一些簡單的旗語。
黃色代表安全無事,紅色代表有敵人靠近,黑色代表有大量敵人圍來等等。
等李平安趕到中軍帳下,朱元璋已經與諸將商議了一陣子。
“平安來了,坐吧。”
朱元璋抬頭看了眼李平安身后穿著一水全身鐵甲的親隨,不甚在意道。
大帳內其他人,則是頗為羨慕看著李平安等人身上穿著的鐵甲。
他們不少手下連皮甲都沒得穿,更別說是鐵甲了!
不過也沒人有什么意見。
軍中最看重戰績。
城門一戰,李平安沖擊敵陣,生擒郭天敘,救出朱元璋,本就是極大的戰功!
雖然多虧了勇猛無雙的花云開路,但花云都沒說什么,就更輪不上其他人插嘴!
“既然人都到齊了,那咱就開說了。”
朱元璋攤開一張如同小孩簡筆畫的簡易地圖道:“徐達已經帶人探明,這是一支元軍的小部隊。”
“規模不過三千之眾,咱們的兵力是八比一!”
“要打,咱不怕!”
“可這批元軍當中,有一支兩百人的蒙元騎兵,來去如風!”
“若不想個好辦法,只怕要傷亡不少弟兄。”
“諸位可有什么辦法,減少傷亡?”
朱元璋軍隊足有兩萬多人,打區區三千元軍,手到擒來。
唯有騎兵,才讓老朱感到分外棘手。
騎兵來去如風,可打可撤。
隨時都可以從戰場上抽身,想要拿下他們可不容易。
尤其蒙元騎兵,更是騎術、射術一流,想要和他們正面交鋒擊敗,必然徒增很多傷亡!
徐達率先說道:“咱的弟兄們,和那伙子騎兵交過手,對方個個都是能鐙里藏身的好手!”
“折了咱們七八個弟兄,最后還是只抓到了一個舌頭,其他人全都跑了。”
“依我看,最好還是將他們先趕跑,再攻打元軍營地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