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清樾帶著激動的心情感到了目的地以后,果然如她所想,被困在這里的,正是她曾經的坐騎緋云,緋云的本體是一只蟠龍。
蟠龍,身長四丈,青黑色,赤帶如錦文,常隨水而下,入于海。有毒,傷人即死,蟠龍與蛟龍相似,是遜于蛟龍的沒角下等水龍。當年這條被熤凌公主降伏,淪為熤凌公主的坐騎,取名緋云。
當年熤凌公主參加天魔大戰時的第一回合就因為和熤凌公主不合的魔界二皇子故意將熤凌公主的進攻路線告知天族,導致熤凌公主帶領的魔兵魔將們遭到了天界的那些神族大肆屠殺,緋月為了掩護熤凌公主離開最終選擇留下拖住那些天界的神族,最終不知所蹤。熤凌公主慘敗回去之后遭受到了魔尊的斥責。即使魔尊最后知道是二皇子透露了消息導致如此結果卻也只是將二皇子臭罵了一頓關了禁閉。
魔尊對于犯下大錯的二皇子如此高高拿去輕輕放下的原因僅僅是因為熤凌公主只是一個由天界的女子所生血統不純而已,對于魔尊而言,死的只不過是他的那個血統不純的女兒手底下的兵將而已,別說死的是那些兵將,就算他的這個女兒慘死在神界對于魔尊而言也只是多一個進攻天界的借口。
至于會因為死一個女兒而難過?那是不可能的。對于魔尊而言,像熤凌公主這般血統不純的女兒死十個八個都無所謂,故此二皇子最終只是被關了禁閉。
熤凌公主對于麾下那些慘死將士亦是心疼不已,于是熤凌公主最終在魔尊閉關時將二皇子當眾凌遲處死。二皇子的母妃直接被她場斬殺,丟到了蛇窟里面喂蛇。
后來熤凌公主多方打探最終得到的結果都是魔族的熤凌公主的坐騎緋云被精靈族和厭火國誅殺,熤凌公主為了報仇將精靈族屠殺了大半,她本想將精靈族屠殺殆盡之后再去殺光厭火國人,結果沒想到被天界的神族阻攔。火神祝融恰巧經過此地于是便出手打傷熤凌公主。
熤凌公主最終身負重傷,帶著親兵逃回了魔界。也是從此刻起,熤凌公主留下了弒殺的名聲。
熤凌公主回到魔界之后,養好了傷,又繼續去參加新一輪對天界的進攻,后來天魔大戰結束后熤凌公主對于火神祝融打傷自己借此阻攔她報仇的行為懷恨在心,于是刻意打探祝融的去向,得知在火神祝融要前往南海誅殺離火修蛇時故意暗中跟隨。
祝融與火修蛇大戰三晝夜,身負重傷之時熤凌本想就此殺了祝融,但是她就在舉起武器時,突然想到了與火族有世仇的厭火國,熤凌將昏迷的祝融故意搬到了厭火國附近,并且引誘厭火國國主淳于柔來此。
厭火國與火族雖是世仇,但是架不住淳于柔對祝融一見鐘情,并且救下了祝融。
淳于柔陷入情愛之中不可自拔,不但以鎮國之寶“厭火珠”相救,更以身相許,誓約白頭。祝融將心血神劍送給淳于柔,并說此劍是火族的神匠夫婦挖出自己的心,以血祭劍,才鑄造而成的,普天之下只有一對。他要為淳于柔找到另一柄,從此生生世世,永結同心;還要讓火族與厭火國之間世代友好,再無刀兵……
祝融走后,淳于柔珠胎暗結,瞞著國人悄悄生下了女兒,呵護如掌上明珠,取名祝浮玉。
熤凌公主見一切都往自己所料的方向而去,也不禁心生滿意。
人間的淳于柔只盼著有朝一日能全家團圓,兩族修好,過上太太平平的日子,天上一天人間一年,在人間祝融離開不過堪堪兩年火族的大將焰晟便以蠻人搗毀火族神像為借口,率八萬騎兵,悍然大舉親征南荒。短短十幾日間連掃豹人、蜮民等六族,屠燒一空,俘虜為奴,而后又轉戈西向,兵鋒直指厭火國。
淳于柔與祝融相愛之后,一心與火族修好,和平共處,得聞火族大軍殺到,文武大臣紛紛請戰,她卻力平群議,一面修書烈碧光晟,懇請退兵議和;一面飛鳥傳信祝融,求他速速出面相助。
不想焰晟早就料到淳于柔會這么干,一個月前便已將祝融遣往北海,與燭龍等人商議共討龍族之事,畢竟祝融誅殺火修蛇失蹤了那么長的一段時間,他怎么不去調查一番事情的經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