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癡語
- (日)芥川龍之介
- 482字
- 2025-03-27 13:27:55
好惡
正如我愛好古酒,我也愛好古老的快樂學(xué)說。決定我們行為的,既非善也非惡。只是我們的好惡,或者我們的快與不快。我只考慮這些。
那么,我們?yōu)楹螘诳岷鞖饪吹綄⒁缢赖挠變簳r,主動跳進(jìn)水里?因為救人是愉快的。那么,為避免入水之不快、獲取救人之愉快,要依據(jù)何種尺度呢?要獲取更大的愉快。然而,肉體的快與不快和精神的快與不快,不應(yīng)該依據(jù)同一尺度。不,這兩者的快與不快并非全然互不相容,毋寧說猶如鹽水和淡水一樣,是會融為一體的。目下,不曾受過精神教養(yǎng)的京阪地區(qū)紳士諸君,只要喝過鱉魚湯之后,再加河鰻下飯,便可獲取無上愉快,不是嗎?并且,冷水與嚴(yán)寒等肉體享樂的存在,通過寒中游泳顯示出來,也可供懷疑冷水和嚴(yán)寒的人思考受虐狂的感受??杀辉{咒的受虐狂那種快與不快表面上的倒錯,就是加上了習(xí)以為常的傾向所致。在我看來,基督教的圣人們喜歡柱頭上的苦行[8],或者愛好火中殉教,大都與受虐心理有關(guān)。
正如古希臘人所說,決定我們行為的不外乎好惡。我們必須從人生的泉水中汲取最大營養(yǎng)。切勿像法利賽人那樣,“擺出一副悲痛之臉色”。耶穌不是也說過這樣的話嗎?所謂賢人,怎么也能讓玫瑰花盛開在荊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