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第一時間相互打量。
朱由檢想看看上神會給自己找來什么樣的幫手。
唐正忠、林斌和吳官升他們同樣好奇崇禎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皇帝。
映入他們眼簾的。
是一個營養不良身體瘦削心力交瘁又滿目期待的古代皇帝,龍袍下的衣服洗得褪色了,甚至還有補丁。在古代當皇帝當到崇禎這樣,那是真的慘。
在江南不要說巨富的鹽商或者壟斷海上走私的官宦豪族。
隨便一個大地主都比崇禎有錢。
再不濟。
也不至于吃不好穿不好。
沒錢給士兵發軍餉,堂堂皇帝竟然窘迫到要開口向朝中大臣乞討募捐,還沒人愿意給,一個個爭著哭窮,身為國丈的岳父,甚至還反坑他一把。朝中大臣將他當成叫花子,隨便給點就打發了。這要換成是刀子鋒利殺的滿清皇帝,你們這幫人不乖乖的上交議罪銀,我都殺你沒商量!
鹽商?
鹽商算什么東西?
那是養肥了隨時可以宰的豬好不好!
朱由檢這邊。
則先看見一個是養尊處優白凈虛胖精神亢奮卻拼命壓抑的現代富翁。
西裝革履。
搭襯著大金勞。
朱由檢估計此人是個富商。
然后是一個戴著眼鏡長相斯文氣度沉穩平靜如淵的中年男子,顯然是個飽學之士。
再過去是個身穿特殊衣裝神態木口木臉毫無表情一雙眼睛天生自帶審視仿佛天底下沒有人和事可以逃過其眼底的世外錦衣衛?
朱由檢和唐正忠他們一時間大眼瞪小眼。
初初見面。
所有人尚處于觀察狀態。
一時間都在想著該如何交流合適。
凌霄給他們介紹:“這位是崇禎十五年的朱由檢,大明王朝的皇帝。這位是另一個時空世界歷史軌跡六百年后的億萬富翁唐正忠,大概類似明初沈萬三那樣的人物吧。”
“不敢不敢,我的財力跟沈萬三差遠了,微末之民唐正忠見過大明皇帝陛下。”
唐正忠心想對方是個皇帝,沒臺階可下不來。
又是幾百年前的前人。
輩分擺在哪里。
自己吃虧點。
就當是給老祖宗見禮吧!
不等唐正忠跪下,朱由檢一把將他給扶住,連連拒絕:“萬萬不可,尊駕是天選拯救大明之無雙國士,該是朱由檢向你拜謝才對。”
唐正忠作為一個人精,如何能讓身為皇帝的朱由檢給自己行禮。
趕緊反過來。
牢牢將朱由檢扶住。
“這位是林溪市長林斌,大概等于擔任知府的張居正。”凌霄又給朱由檢介紹林斌。
“見過林太岳。”朱由檢不知道林斌的字是什么,既然上神說他是張居正,干脆稱對方林太岳。
“不敢與張太岳相比。”林斌謙虛地擺手。
“這位,是國安隊長吳官升,大概是加強版的陸炳。”凌霄最后介紹了吳官升。
朱由檢一聽。
馬上明白過來了。
上神給自己引介的三人,都是大明目前最為急需的人才。
前者有錢。
中者理政治國。
后者可以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
“你們聊吧~”凌霄其實想留下來看熱鬧,不過他覺得自己留下,朱由檢唐正忠他們反而不好發揮,于是打開時空門,返回溫馨之家休息。
他一走。
朱由檢和唐正忠再開口,皆發現不對勁。
因為他們發現雙方說的話聽不懂了,明明還是剛才的話,現在卻聽不懂什么意思了。
朱由檢說的大明官話。
類似吳語。
又有點像福建話和客家話。
語音語調跟現代普通話大不相同。
唐正忠聽得很費勁,一句話有十之八九理解不了。
另一邊的朱由檢同樣聽不懂唐正忠的普通話,不過他平時每天跟帶有全國各地口音的官員說官話,聽力鍛煉出來了,唐正忠要說得慢,連猜帶估,反倒能理解五六成意思。
“小熊,你馬上回基地,十萬火急。”吳官升想找古語翻譯才記起熊初墨已經外出了。
“是。”熊初墨正在街上給鄭耀先和韓冰兩老取刻名戒指。
上次在兩老上街時提議訂制一對。
兩老看見科技感十足。
太潮太酷炫。
沒答應。
熊初墨偷偷的掏錢給他們訂制,準備下次等兩老過來給他們一個驚喜。
沒想到就離開了這么一會兒,她這個幾乎沒有發揮過正職作用的古語翻譯竟然要派上用場了。
“陛下莫急,我還有辦法。”唐正忠掏出手機。
打開語音翻譯。
將自己想說的翻成文字給朱由檢看。
一開始,他還擔心朱由檢看不懂簡體字,動手多翻了一遍繁體。
誰不料朱由檢看簡體字要比聽唐正忠說話輕松太多了。
古代并非沒有簡體字,只是正規場合寫繁體而已。
少量不認識的聯系上下文一看就知道。
翻譯一出來他已經明白意思了。
直接擺手。
示意讓唐正忠不用全部都翻成繁體那么麻煩,雙方抓緊時間多多交流,尤其是林斌這位被上神稱為后世張居正的‘林太岳’,朱由檢更是無比渴望能得到他的指點。
林斌則在思考該從哪一個方面開始入手。
首先得取得朱由檢的信任。
而取得信任的前提。
是馬上有辦法可以解決對方最緊急的窘境。
想到這。
林斌心中大概有了方案。
率先交流的唐正忠手里拿著一臺手機,而朱由檢拿著另一臺手機,兩個人一邊說話,一邊迫不及待地將頭湊過去,互相看對方手機里的翻譯。
朱由檢表示大明目前最大的困境是沒錢沒糧到處動亂無力平復導致國家滿目瘡痍。
“陛下勿憂,其實你很富。”唐正忠最擅長解決這個問題。
“啊?”
朱由檢第一次聽人說自己很富。
唐正忠給他解釋:“大明境內其實有著無法估量的豐富礦產。包括黃金,只是您沒發現,或者知道了也沒辦法通過采礦獲益,全被地方壟斷了。經濟作物先不說,技術生產亦暫且不說,只說文化層面的財富。比如永樂大典,這本巨著在我們現代是無價之寶,極具研究價值,陛下您要愿意拿它抵押,恐怕借貸等值百噸黃金的錢糧物資都不在話下。”
朱由檢聞言瞪大雙眼。
滿臉難以置信。
(⊙v⊙)?
老祖宗給我留下了一筆如此巨大的財富?
“陛下,大明其實并不窮,甚至很富。
通過海貿。
全世界幾乎所有的白銀都流向大明,大明是貿易順差,可以說在吸全世界的血。
只是這個錢沒到陛下您的手中。
無法將這些巨大的財富。
轉化成國家力量。
如果能將國家所有財富集中起來,再發揮正常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力,大明的體量足以吊打全世界。即使是一個江南地區,就可以吊打大明之外絕大部分國家。”唐正忠暗示大明窮的只是皇帝,不是士紳集團,人家可是富得流油。
朱由檢聽完唐正忠的話之后。
忽然有種詭異的感覺。
自己不像個皇帝。
更像是一個守著寶山天天挨餓然后捧著金碗上街乞討的可憐乞丐。
好半天。
他才緩過來。
壓抑著內心的狂喜,向唐正忠表達誠意:“其實永樂大典有兩部,分南北兩地存放,愿贈一部予后世研究。”
唐正忠雙手連晃:“陛下,永樂大典一事放到以后再說,目前不著急。別的東西時間有限我們先放放,我在這就給陛下您一句話,大明只要用錢糧能解決的問題,都包在我身上。不過陛下如何有效使用這些錢糧,而不是出京便漂沒三成,這個問題我無法解決。”
朱由檢明白這個問題得是面前這位成熟穩重的‘林太岳’才能解決。
于是上前向林斌深深一禮。
為了大明。
別說對方是張居正那么有學識有能力的卓絕能臣,哪怕是個能說出治國良方的街頭乞丐,他也愿意低頭求教。
林斌拱手還禮。
咳嗽一下。
清清嗓門準備開口用此前的設想來說服朱由檢。
熊初墨飛一般從外面沖進來。
后面。
還追著一個扛著攝像機的杜子騰。
唐正忠趕緊給熊初墨小姐姐做介紹:“陛下,這位熊初墨女士實為女中豪杰,人文初祖黃帝有熊氏之后,精通上古之言,兼修百藝,為心靈通慧之人。”
熊初墨聽后都不認識自己了。
這是我?
你們確定?
我這么牛我自己怎么不知道呢?
當然她內心驚訝歸驚訝,本職工作卻完成得很出色,迅速將普通話翻成大明朝的官話。
朱由檢對這個眼神清澈的小姑娘肅然起敬。
看她小小的年紀。
沒想到。
竟然如此優秀。
有了翻譯,林斌開始了他的大忽悠,他向朱由檢拱了拱手。
“皇帝陛下。
我想先向你說明一下什么叫做農業國和農耕文明。
華夏大地自古是農耕文明。
歷朝歷代。
無不如此。
我們自古以來注定是要看天吃飯的。
所以自上古開始,我們老祖宗比誰都更注重天文歷法,以確保農耕與四時結合,再因地制宜的發展出生產工具和種植技術。這是我們整個文明的根本,是保證我們文明生存延續的最大源力。當一個朝代,一個國家,開始丟失這些根基,那么它必然會走向滅亡或者改朝換代。
那么幾百年的王朝為何會丟失農耕文明最基本的生產力和生產技術呢?
首要因素是氣候。
數千年來。
凡是平均氣溫上升,農耕收入必定增長,國力也必定增長。
那么放眼過去無不是王朝的強盛時期。
比如西漢。
唐初。
凡是平均氣溫下降都是王朝末年。
比如漢末三國。
北宋末年。
和你們大明的現在。
你們所處的天象變化用我們的話叫做小冰河時期。
更嚴重的是,你們大明目前處于幾千年來平均氣溫的最低點,同時也再沒有哪個朝代,有比你們大明現在爆發更加頻繁更加強烈的天災了。
氣溫下降。
不光地里種不出糧食。
同時還會發生干旱、蝗災、洪澇、瘟疫、地震、颶風等等天災。
這一切都是氣溫影響大地的天象變化。
遇到這種情況。
別說你。
即使換成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來坐陛下你的位置也會很頭疼。
天象變化不是你皇帝一個人努力就可以改變結果的。
你只能盡量穩住。
農業國在沒有提高生產力進化成工業國之前。
必須看天吃飯。
要不。
利用海貿的逆差來吸血周邊國家。
用周邊各國豐富的地理資源和它們的勞動果實來填飽大明子民的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