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8章 董襲

豫州,沛國,相縣之中。

魯肅帶著他的好友劉曄,前來求見王融。

原來劉曄以才氣聞名于揚州廬江,當(dāng)?shù)睾缽娻崒毾胍獜娬鲃霞尤胨膭萘Α?

但劉曄早就看出了鄭寶并非值得托付終身之人。

于是四處躲避鄭寶的使者,后來孫策率軍抵達廬江,三下五除二就把鄭寶干掉了。

鄭寶的部眾被一分為二,有投降孫策者,亦有往北逃竄趕往沛國、下邳等方向者。

劉曄在路上將這些潰兵集合起來,約莫兩千之?dāng)?shù),同投下邳朝廷。

他知道魯肅是沛國的國相,因此率領(lǐng)眾人去尋魯肅。

于是魯肅把劉曄引薦到王融面前。

“歡迎至極!”

王融代表徐州朝廷,正式歡迎劉曄的加入,劉曄有佐世之才,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本該由劉曄殺死鄭寶,然后去投劉勛。

等劉勛戰(zhàn)敗于孫策手中后,劉曄又加入了代表朝廷勢力的曹操的陣營。

當(dāng)天,王融在相縣之中接待了劉曄。

宴席間觥籌交錯,歡聲陣陣。

經(jīng)過交流,王融才知道劉曄不投孫策的原因。

朝廷在哪,劉曄便去哪。

如同那些跟他一同北上的潰逃將士。

歷史上,作為漢室宗親的劉曄明知曹操在挾天子令諸侯,他還是去投曹操,可能就是基于這個原因。

王融撿了個便宜。

“明日子揚與融同回下邳,融會舉薦子揚為朝中尚書郎。”

他的本意,還是要將劉曄這個人才塞入自己的尚書臺。

“唯。”

劉曄拱手受命。

次日。

支援沛國戰(zhàn)事的各路兵馬,在王融、劉備等人的率領(lǐng)下,正式班師回朝。

雎水江畔。

劉曄縱馬上前,請求與王融單獨談話。

“好。”

王融一擺手,眾皆散去。

“揚州混亂,諸侯割據(jù),尚書何不趁著這個時機,表奏朝廷,發(fā)兵渡江,一統(tǒng)江東呢?”

劉曄說現(xiàn)在的揚州分為數(shù)股勢力,有袁術(shù),有劉繇,有王朗。

“子揚所想,與融一致。”

王融點頭,他在等著袁術(shù)作大死。

仔細算算這個時間段,袁術(shù)快要忍不住登基稱帝了。

“會稽郡守王朗,本就是我徐州人士,是融親自舉薦的。”

經(jīng)王融這么一說,聰慧如劉曄,他一下子就明白過來了。

“尚書高瞻遠矚。”

劉曄不再說話,跟隨著大軍回到了下邳朝廷。

王融也兌現(xiàn)了承諾,第一時間請封劉曄為尚書郎。

朝廷收復(fù)了沛國,是一件可喜可賀,值得大書特書之事。

劉備由左將軍升為前將軍,王融則從尚書晉升九卿之一的衛(wèi)尉,陳登晉升為九卿之一的太常。

其余隨軍征戰(zhàn)的大小將士,該遷將軍的遷將軍,該封中郎將的封中郎將,

如張飛遷鎮(zhèn)西將軍,關(guān)羽遷鎮(zhèn)東將軍,王氏、陳氏各家立功部將升遷中郎將等等。

還有跟隨瑯琊王氏征戰(zhàn)的甘寧、周泰、太史慈、朱桓、鐘演等人,都得升遷。

各自升官完畢,人人盡歡。

相比于沉浸在升官喜悅中的大小世家代表、將士校尉們,王融和陳登兩人并不在乎他們遷到了什么官職。

因為官職對于兩人來說,實際上是虛名,他們背后的氏族掌控著朝廷,這就是最大的權(quán)力。

為了團結(jié)徐州內(nèi)部士人,以及籠絡(luò)、吸附潁川、東郡、吳郡、會稽士人,王融和陳登經(jīng)常會讓各家門閥代表把他們族內(nèi)的優(yōu)秀后輩舉薦到朝廷來。

先從郎官一步步做起,等待著赴任的機會。

其中,會稽郡推選了一名武人,姓董名襲,字元代,會稽馀姚人。

王融翻看了董襲的相關(guān)資料,發(fā)現(xiàn)董襲的家世并不顯赫,但是董襲極為壯碩,又孔武有力,曾為會稽虞家效力。

就是雙花紅棍,頂級打手。

董襲是被會稽郡功曹虞翻舉薦上來的。

而虞翻是會稽虞魏孔謝四家姓氏里的杰出代表,王朗剛剛赴任會稽郡守的時候就征召虞翻了。

功曹不是誰都可以當(dāng)?shù)模诒镜卣f得上話、鎮(zhèn)得住人的地頭蛇才能擔(dān)任。

很顯然,虞翻就是這樣的人。

“這倒是意外之喜。”

王融接見了從會稽北上的董襲,在招待董襲吃飽喝足后,便讓董襲出任禁軍都尉一職,受折沖將軍、禁軍統(tǒng)領(lǐng)徐晃節(jié)制。

從現(xiàn)在開始,王融要把董襲往瑯琊王氏的道路上引。

董襲很上道,他知道自己出身寒微,故而努力抓住每一次往上爬的機會。

效力虞家、沖鋒在前是為了冒頭,如今進入了朝廷,董襲明白是在借瑯琊王氏的勢來實現(xiàn)自己的野望,所以他對王融視若恩主。

“謝衛(wèi)尉栽培。”

董襲拱手,擺正了自己作為大氏爪牙、羽翼的心態(tài)。

從今天開始,董襲的命運就因此改變了。

作為禁軍都尉,董襲每天都會在城中奉命巡視,一絲不茍。

休息時則留在營寨里,并不出去。

他還向王融請命,希望能夠借王氏的藏書,學(xué)一些知識。

董襲追隨會稽郡虞家的時候,就有幸看過一點書籍,認得一些字。

王融見董襲好學(xué),于是把一卷兵書韜略遞給了董襲。

“元代拿回去看,看不懂就去找賈文和。”

當(dāng)下,王融叮囑。

董襲雖然剛加入徐州部眾里,但這些天的巡視當(dāng)中,也知道了賈詡這么一位人物。

“可我聽說文和先生......”

他所了解的賈詡孤僻低調(diào),也不輕易和人交往,從不攀附權(quán)貴,更不主動會見他人。

“你就說是融吩咐的即可。”

王融笑道。

他不僅給了董襲兵書韜略,還給了徐晃、甘寧、蔣欽等將領(lǐng),并且讓他們看不懂的時候,只管去找賈詡。

賈詡可不是什么文弱書生,他當(dāng)年在西涼軍中擔(dān)任一軍校尉,允文允武。

謀劃韜略、行軍打仗,甚至治理州郡都懂。

像這樣的多方位人才,怎么能浪費他的才能呢?

他不主動,王融便主動派人去請教他。

“明白。”

董襲喜而從命。

......

關(guān)于各地舉薦上來的士人子弟才俊,陳登認為沒有什么問題,該辟則辟。

士族聯(lián)盟本該如此。

但王融卻另有心思,他希望能夠拉攏一些有才能但是沒有背景、沒有出仕渠道的寒門或者底層人才。

這樣,王氏成為了他們的舉主,厚恩加身,哪怕以后這些寒門底層賢才成為了新的門閥,也繞不開瑯琊王氏。

這便是當(dāng)前袁氏已經(jīng)走過的路,自己本族生出人才、培養(yǎng)人才的效率,遠遠沒有從外面招些現(xiàn)成人才的效率高。

王氏也需要大量的門生故吏。

因此王融開始留意、打聽徐州淮泗、長江南北的漢末人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水县| 巴林右旗| 东阿县| 县级市| 郸城县| 应用必备| 广元市| 大城县| 南郑县| 密山市| 云和县| 平昌县| 巴里| 宽城| 桂林市| 桃园县| 泰顺县| 阳新县| 固镇县| 益阳市| 呈贡县| 紫阳县| 台北市| 肃南| 库伦旗| 建阳市| 建始县| 桑日县| 平安县| 绥德县| 镇远县| 眉山市| 文登市| 牟定县| 沐川县| 怀集县| 靖江市| 延边| 荥阳市| 建昌县| 察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