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于微末的友情最為珍貴,袁牧之又多了一條屬于自己的人脈。
他們對對方都十分的滿意。
那么接下來就要進入到正式的拍攝之中了。
基于袁牧之還在上學,電影學院的明文規定是:學生在上學期間,不允許接校外的外戲,學生要以學習為主。
當然了,能拍到外戲的學生也沒幾個守這條規矩的。
當袁牧之將這個擔心給關勁說的時候,他的舍友們都笑了。
“你說的問題是指不能接的校外的戲,對于校內自己學生出的作品,學校里支持還來不及呢,怎么可能阻撓。
你就放一百個心吧,就算拍攝進度跟你的課程有沖突,那劇組里還能對拍攝的時間進行協調的。
找你相對空閑的時間,集中拍攝你的戲份,基本不會耽誤拍攝的進程了。
這部電影開拍后,我們幾個人就都扎在劇組里,不回去住了。
你呢就看看學校的課表,看拍攝過程的安排,等有你戲的時候再來基地,是不影響的。
至于后續拍攝有什么改動比如需要增加飛頁等,我都會給你發信息。
對了你有沒有什么能隨時能夠找到你的人的聯絡方式,要是有急事,我們聯絡不上你,聯絡他也有用的這種人,你把他電話也給劇組留一個。”
這個人選,袁牧之有現成的。
他將王強的聯絡方式給了關勁,并告訴他這是他的生活助理。
這件事讓關勁對于袁牧之的家庭條件由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
有錢的男主演,對于自己這種草臺班子來說,實在是一個加分項。
后面的事情非常順利,就算是草臺班子,劇組也有專門的法務,跟袁牧之簽了合約。
這種合同對于違規的罰款并不多,袁牧之沒勞煩他新簽的公司,自己就做主簽名了。
現在的豎店拍攝場地還一片的亂哄哄,袁牧之也沒有拍攝任務,他跟關勁說了一聲,就提前回學校去了。
只是坐在公交車往學校晃悠的時候,袁牧之覺得他應該選個交通工具。
想起現在還丟在行李的那張卡,袁牧之覺得是時候去花點錢了。
回到學校,時間還不算晚,袁牧之帶上卡,下樓就往學校前面的商業街去。
想要買通勤的交通工具,那在街邊的車行或者商場一層的展示廳里,都能買到。
袁牧之想要找一家有現車可直提的車行,將車買下來。
所以袁牧之還沒想好買什么車的時候,就提前給王強去了電話。
接了電話的王強,聽到了袁牧之的訴求,并沒有什么驚訝。
王強反而跟袁牧之說,如果袁牧之要買車,后續辦手續什么的,都是他的工作。
王強還勸袁牧之,多將精力放在娛樂圈里,爭取跟前幾天一樣,多挖掘一下這娛樂圈里涉及到的案子,這種瑣碎的小事還是放著他辦吧。
袁牧之舉著電話,聽著王強將話題轉到了那個案子上,才發現,這個案件,好像沒有他想的那么簡單。
就王強勸他的時候表現出來的興奮勁,這件事后面可能牽涉很多方面。
為了多了解點其中的內情,袁牧之跟王強說,讓他這幾天都要來學校報到,履行他作為生活助理的義務。
沒想到王強聽了袁牧之的通知,一點都不覺得麻煩,反而開始興奮起來。
王強的臥底定位就是助理,現在終于可以正式上手工作了。
至于袁牧之剛才問他辦車牌的事,王強就更理解了。
上級分給他們代步的車,是一輛跑了十五萬公里的桑塔納。
作為一個年輕人,肯定是想要一款時髦點的車。
不想坐公車,自己買一輛也很正常,然后這輛新車就會由他這位助理主開……嘿嘿。
袁牧之不太理解王強興奮的點,他只是習慣做什么事情都要先做好保障。
現在買車這件事情不算麻煩的話,他過去詢問的時候,心里也有點底。
結束了這次通話,袁牧之的目光就落在了學校對面。
……
傍晚時分的京平市,正是最繁鬧的時間,下班的車輛,將雙向四車道堵了一個嚴嚴實實。
袁牧之從天橋上過,看到的是一片的的尾燈,像是蜿蜒的長龍,在道路上緩慢的搖擺。
擦肩而過的大爺感嘆了一句:“又堵了,沒半個點兒,過不去。”
袁牧之快走了兩步,下了天橋,往前方的車行街走過去。
進路口的第一家,推開手邊的玻璃門,就來到了車行。
從里邊轉上一圈,手里拿上幾張資料,然后就往第二家趕去。
這條街上的車行,從新能源汽車到老牌的BBA,幾乎涵蓋了大眾的基本選擇。
袁牧之卻沒對其中的哪一款特別的青睞。
他就這樣溜溜達達的從天橋腳下走到了街的盡頭。
這里的售車人員,將袁牧之送出來后,眼瞅著他轉頭又進了另外一家車行。
看起來像是毫無感情的負心漢,相親市場上的老油條,讓人恨的跳腳。
有幾個好奇的銷售,整張臉都貼在玻璃上,就為了看清楚袁牧之的這種掃樓一樣的行為,到底會在哪里終止。
然后,這車行的觀察行為就從這一家傳到了那一家。
終于,在這條街的某個角落處,袁牧之停下了觀察的腳步,在進了那家店了之后,就沒再出來。
幾個假裝出來吃飯,買個奶茶的銷售小姑娘,好奇的朝著他進去的地方看去。
等看清楚那家點的門頭,幾個小姑娘的嘴巴都張成了大大的O字。
‘迪亞電動車專賣,監理:小牛、19號、艾瑪’
這是個賣電摩托的店。
這電動摩特車的店鋪十分敞亮,大概這里是城管重點盯防的地方,門口特別的干凈,沒有一點的占道經營。
也許也是夾在諸多的汽車車行的中間,這家店的店面比一般的一個小門頭就能賣車的店鋪要正規很多。
不少價格昂貴的電摩托,還被店主用鋼架,掛在了墻上。
更是有一些稀有的款,擺在展臺上,在店內陳設著。
這幾個好奇的銷售想著,這位奇特的顧客,難道是什么小摩托的發燒友?
就這短短的時間,那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小伙子,已經跟這位店鋪的老板握起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