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金錐之計
- 百世修仙:我肝成萬法道君
- 跑得快的鳥
- 2326字
- 2025-03-27 21:32:05
眾人魚貫而出,只在莫曉秋的帶領下行到正廳之中,按著次序依次落座。
正廳很大,足夠容納幾百號人,二十多張桌案平行擺列,卻是依舊空出了好些地方。
居于主座的是莫無塵,他穿一身金青色的法袍正坐其中,在他身后,是莫曉秋與一名金光宗的外門弟子隨伺兩側。
居他左右坐著的是幾位副職長老,同莫無塵一般衣著,不過他們只一位弟子立在身后。
再往下就是楚桓這些賓客的位置了,余林葉家坐了右二的位次,
這是賓客之中排行第一的位次,從實力和地位出發,他家素來是坐這個位置。
衢山黃家與林家這次卻是坐了左三和左四的位次,中間硬生生的被隔開了一個右三的位置。
更出乎王管事的預料的是,這主坐之下右數第三張桌案竟然是翠浪莊來坐。
位次以左為尊,除開幾位副職長老的位次,右數第三張就是賓客之中的前三席,是當之無愧的上座。
只是排位的變化還屬尋常,許是楚桓送的禮物有些貴重了主家特意排了名次。
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桌案上竟然沒有酒菜,卻是放著筆墨,
這著實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楚桓不以為意,王管事心中卻是有了幾分忐忑,待到眾人落座,他小聲叮囑楚桓道。
“主家,老莊主吩咐,翠浪莊素來不出風頭,這莫長老這般安排,恐怕來者不善......”
話還未盡,主座之上的莫無塵就已經站了起來,他只抬起手,場中頓時一靜。
“諸位遠道而來,老夫不甚榮幸,按常例,該先飲酒以為祝,但是此次鑒寶事關重大,只怕飲酒誤事,所以我改了章程,還請諸公見諒。”
此言一出場下頓時有了些許嘈雜,開始議論紛紛,
甚至就連莫無塵身后的莫曉秋都有些驚訝。
不是來交個孝敬,談吐風月的嗎?
怎么看個寶物,就到了事關重大的地步。
沒有理會眾人的言語,莫無塵便是拍了拍手,
卻是見到兩名戰修擐甲執兵拱衛著一位身著錦繡法袍的富態修士。
其人懷中正捧著一個六尺見方的寶盒,緩緩行到大廳正中。
莫無塵從位置離開,輕輕行到使者面前,來為大家做著介紹,只見場中燈火頓時黯淡了好些許。
“諸位,許尊使是從窮桑城遠道而來,他帶來了一件寶物,要與諸位一觀,今日這鑒寶會就是為此而開的。”
說著話語,莫長老便將腰牌摘下遞了過去,隨著腰牌扣在寶盒之上,一股肅殺銳氣瞬息在場面鋪開。
隨著寶箱開啟,一只金錐,一只通體流暢閃著柔和金光的五尺金錐瞬息映入眾人眼簾。
王管事頓時驚呆了下巴,他趕忙轉頭來看邊上的楚桓,輕輕扯了扯他的衣袖。
“主家,這是........”
楚桓沒有搭理,瞇起了眼睛,只將目光投向左右周遭的幾家大戶人家,來看他們幾家的表現,心中開始泛起了嘀咕。
“金光錐?這是又要起什么幺蛾子嗎?”
果然,在座眾人都是有見識的,無論是余林葉家還是衢山黃林二家,此刻都已經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金光錐是一件一階上品的寶物,乃是用金晶石煉制而成,銳利無比,十分適配金行道術。
但若是拿這件物件當做器物來使,那就是有些荒唐了,這件法器實際上是一件信物,代表著金光宗的一個人情。
持有此物的人可以到憑借此物到金光宗山門所在換取一項幫助,
比如說赦免刑罰,免除賦稅,再比如說請求金光宗賜予一枚筑基丹。
當然了,人情換人情,你得心中有數,要是貪得無厭便是自取其辱。
前世在窮桑城呆了許久,楚桓也曾擁有過一枚,可以說一枚金光錐足夠決定那些個練氣修行家族的興衰交替了。
只將這枚金光錐高高舉起讓場中眾人盡數能夠看到,莫無塵的聲浪陣陣,瞬息籠罩了整個正廳,壓住了所有的喧囂。
“此物喚作金光錐,在座的諸位都是本地修士,大家或多或少都該聽說過這件法器的用途,我就不做過多的贅述了。在這里,我只說為什么將這物件從窮桑城中請出來。”
“去年秋后,宗門廷議已經有了決議,癸亥年秋要征發修士,開鑿運河,也就是今年。”
“運河東起窮桑城,西至潮安城,連接兩郡水系,全長千余里,預計工期兩年,至少調度幾十萬人去做徭役。”
此話一出,場間所有人都怔住了,
除開莫無塵的聲響在正廳中回蕩,場間再無別的聲音。
莫無塵只在此處頓了頓,便繼續宣講下去,他將一根手指高高舉起,環視周遭。
“諸位都是寬窄鄉中有頭有臉的人物,運河修建事關宗門大計,修建與否不是我等可以在這臧否是非的,我身為宗門外門長老,只知道宗門給我的指標是要在寬窄鎮征發一萬丁口。”
“寬窄鄉的戶籍上攏共有四萬兩千八百六十二戶,其中練氣二層以上的修士一千七百二十五名。”
“昔日徭役的規矩是十戶抽一,被抽中的丁口免除徭役期間闔家的田租賦稅,若是練氣二層以上的本土修士,一人可抵十個丁口。”
“但饒是如此,按照往日的情形,寬窄鄉今年至多也就能出五千丁口不到,離宗門與我的指標還差了一半。”
話說到此處,酒宴之中的各家族長都有些面色發白了。
他們想過莫長老要做官面上的錦繡文章,還只當交些利錢份子便算數了,
哪未曾想到這錦繡文章卻是要拿他們的血肉來織!
靈糧靈谷生產的核心只在田畝與人力,抽調丁口無異于各家減產,損害他們的利益。
而且徭役不是那么好做的,低階修士大多秉持著人離鄉賤的樸素思想,只擔心自家性命在異域他鄉落不得好。
平白無故將他們從自家的靈田上驅使到別的去處,怕是不好相與。
各家族長的難看臉色都落在莫長老的眼中,他面上卻是不動聲色只繼續宣講。
“諸位都是宗門治下的良善之家,我委實不想做出強征的事情,思來想去便只能用一個認繳攤派的主意。”
“所謂認繳,就是在座的各位在面前的紙張上寫出一個今年秋后自家愿意派出的丁口數目,哪一家派出的人數最多,我就將這金光錐賜予他家,所有數目一絕于前,絕不瞞報。”
“當然了,并不一定要實際的丁口沖抵。往日的規矩也是作數的,四百法錢沖抵一丁,法錢換成靈石就是五枚靈石,有了靈石去窮桑城雇人也是一樣作數的。”
“若是自愿派出的數額超出了五千丁口,那就從原先征發的丁口中抽取減免。若是少了,那就往出丁少的各家攤派下去,就是這樣。”
“所有人都只在自家位次上坐好,諸位還有什么疑惑,可以當眾與我來問,省的在臺下嘀咕,禍亂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