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張家算計,明日放榜
- 攝政妖妃的赤膽忠臣
- 點子大王
- 2307字
- 2025-03-28 09:45:00
楚國京城歷史悠久,從前朝至今,多次擴建。
相比最初的城郭,已然大了數十倍。
如今,逐漸形成皇城,內城,外城的大體格局。
京城的內城和外城嚴格來說并無區別,但由于內城底蘊更厚,所居住者,大多都是皇親貴胄和達官顯貴。
因此,內城地價堪稱寸土寸金。
張府便屹立內城之中,門庭占地廣闊,其中不但樓宇如林,甚至還有空閑地方栽種果林,挖池做榭。
可以說豪橫無比。
“大哥!爹呢!”
張不凡下了鄭管家的馬車,一路不停,快步跑到中堂議事廳,結果還是晚來一步,沒趕上家族會議。
議事廳人去樓空。
無奈之下,只能去找他哥,張權長子,張府大少張不器。
張不器年約四十,相比二十出頭的弟弟張不凡更加老成穩重。
“爹剛剛吃過午飯,回去歇了。”解釋完,張不器皺眉道:“不凡,你昨夜又去哪了?最近家中有變,你安分些,別再給爹添亂。”
“哥,我沒有。昨天朋友家舉行文會,我湊熱鬧去了。晚上太晚就先睡外面,沒回來。”
張不凡撒謊不眨眼。
張不器點了點頭:“少添亂,這段時間正值科舉,魏黨那邊蠢蠢欲動……”
張不凡缺乏耐心:“哥,你有話直說,咱家到底咋了?爹有貴妃娘娘庇護,還有誰敢在咱家頭上動土!?”
張不器冷哼一聲:
“自是些賣主求榮之輩。兵器堂有個七品押司,叫什么‘何書墨’是爹的下屬,沒事找事去查倉庫兵甲……我張家為娘娘辦事,這么多年一直忠心耿耿,一時挪用些兵甲,也是為了集中力量,對付魏黨……但那人卻小題大做,抓住爹的錯處不放,讓爹在娘娘面前丟盡臉面……娘娘讓爹兩天內湊齊銀子,填補兵器堂虧空,爹正為這事發愁。”
雖然令張權丟臉,讓張家湊錢填補窟窿,都是厲元淑的命令。
但無論是張權,張不器,還是弟弟張不凡,都不敢對穩坐高臺的貴妃娘娘心生不滿。
于是,張不凡當即將所有怒火傾瀉在“何押司”頭上:
“好一個何書墨!他到底是什么來頭!敢和我張家作對!”
“沒什么背景。其父是外地散商,其母倒有點來頭,謝姓支脈的庶女,跟你嫂嫂沾親帶故,不過是遠房,無足輕重。兩年前,這何家才搬來京城,他家在京城的跟腳一清二白。”
“原來是個臭外地的,來我京城要飯來了!”張不凡氣道:“哥,咱們就這么受欺負?不還手?這事就這么算了?”
張不器知道弟弟性格,警告道:“你別沖動,這事不用你管。”
“我就是不服!我張家祖上跟著先帝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他一個臭外地吃現成的,也敢騎在老子頭上拉屎?”
張不器看弟弟的樣子,忽然有些后悔跟他透露太多。
但事已至此,只好環顧四周,低聲道:
“不凡,你別沖動,先聽哥說。娘娘已經發話了,我張家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快些湊出銀子,把虧空補上。只要補上了虧空,便可以幫娘娘反將找事的魏黨一軍。娘娘贏了魏黨,再念爹的勞苦功高,也不至于和我張家過不去。
“至于害張家大出血的無恥小人,他跑不了。等這陣風頭過去,爹和大哥騰出手來,定叫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張不凡同仇敵愾,恨不得活剝某人:“大哥,那我呢?什么忙也幫不上?”
“倒是有一件事,只能由你去做。”
張不凡眼睛一亮:“什么事?”
“你也年紀不小了,是該說一門親事了。若是爹的手里能多一門親家相助,那我張家這一劫,必然可以安然渡過。”
張不凡自信滿滿:“尋常人家我可不要,至少得是五姓主脈嫡出的貴女。”
張不器嘴角抽搐,心道:白日做夢,五姓嫡女也是你配娶的?就連你嫂嫂也不過才是庶出……
忽然,張不器想到什么:“你嫂嫂有個本家晚輩要修行劍氣,過段時日,她要來京城問劍修行。到時,我讓你嫂嫂寫信,請她來府上做客。”
“嫂嫂本家,修行劍氣,莫不是五姓之一的謝家?主脈,還是支脈?”
“主脈,嫡女,家里排行十一。”
謝姓嫡女!
張不凡聽完瞬間激動。
要知道,他們張家上次有本事娶到五姓嫡女,還是他爺爺的爺爺那個年代。
如果他此番能把這位謝十一娘騙到手,那可真就立了天功!
一位尚未出閣的五姓嫡女,便是鼻孔朝天的老京城人,都甘愿趨之若鶩的存在!
這一門親事,足以讓張家再次偉大!
到時,也好叫老頭子知道,我張不凡平日只是懶得出手,不是什么不中用的廢物!
……
皇宮門口,何書墨坐上車架,拍了拍發呆的馬夫。
“走啦,去內城東門。”
馬夫回過神來,見自家少爺全須全尾地從皇宮出來,驚訝道:“少爺,你就這么出來了?”
“嗯,不然我一個人進宮,三個人出來?左手牽一個大的,右手抱一個小的?別廢話了,去內城東門,明日科舉放榜,我先過去踩踩點。”
馬車車廂,何書墨雙手抱胸,分析眼下局面。
事到如今,他順利投靠女反派,成為女反派棋盤上的一枚棋子。但女反派最大的敵人,其實并非魏淳,而是即將穿越的原書主角林浩。
主角這種生物說開掛就開掛,毫不講理,必須提前扼殺掉。
“林兄,我何書墨沒什么大理想,只想簡簡單單活到老死。咱們穿越者也有基本法,要講究先來后到。我既然先來到大楚,就只能請你換個世界去當主角了。最近《人在都市,加載玄幻系統》這種書也挺流行的。你在大楚只會靠系統裝逼,去都市當歪嘴龍王一樣專業對口。不算兄弟虧待你。”
……
楚國的科舉分為三關,第一關乃是地方考試,稱之為“鄉試”,過了鄉試的考生,可稱為“舉人”。
舉人有資格參加禮部主導的“會試”。通過“會試”,便可稱為“貢士”。
貢士有資格參加皇帝主導的“殿試”。“殿試”不會淘汰,其中優異者,稱為“進士”。最優者,稱為“狀元”。一般人說的“科舉狀元”,便是殿試最優者。
不過,由于楚帝龜息延壽,長眠不醒,因此楚國殿試也是由禮部主導。
內城東門的放榜,細說起來,乃是“會試”放榜。
取三千舉人中的二百,放于榜上,稱“貢士”。
這二百貢士的最終排名,還得等后續的殿試結果。
東門門前,何書墨走下馬車,看向沒榜的空蕩城墻摸起下巴。
“三千舉人參加考試,僅有二百人上榜,而原書主角林浩,是落榜的兩千八百分之一。”
“我一個人,一雙眼,怎么盯得住兩千八百人?不讓其中之一上吊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