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心里還有點打工人的班味,想要討好上級,升職加薪,現在恐怕一摸后腦就是多出一塊“反骨”。
這里面的升價應該是自己的才對!
那當然,林遠山可是盯著怡和的倉庫薅了,“燒了”兩倉庫茶葉、一倉庫絲綢,反正都是你們的,換個箱子誰知道?
也是因為碼頭上的損失,那些洋行才會配合曾維施壓葉名琛,可以說是一環套一環。
按照規矩直接將貨放倉庫,約翰也會用貨填滿倉庫,都不用見面,一直都是這樣。
只不過林遠山今天來香港卻是為了另一件事:“能不能搞到蒸汽沖壓機?不需要新的嗎,墨西哥、西班牙或者英國退役的也行。”
“沒問題,有消息會聯系你。”約翰對此并沒有問太多,而是直接答應下來,反正這又不是什么違禁品,直接去訂幾套都行,難在運過來的花銷而已,有錢什么搞不到?
林遠山想過了,沒有什么能比錢更讓人喜歡,印象深刻了,所以他打算鑄幣,但是核心部件沖壓機在亞洲根本上沒有,現在只能先籌備起來。
等到這邊事了,林遠山終于回到了他忠誠的深屈灣。
穿過漁船遍布的外圍,以及暗哨望風的隘口這兩道把守,顯出一彎馬蹄形海灣。
外面看不出什么,但是進入內灣之后才能感受到巨大的變樣,那半個月前的漁村同樣村子的規模也翻了一倍。
岸邊新起的房舍用蠔殼、稻草、爛漁網混著泥土砌墻,曬鹽場的葦席曬架上白花花堆著小山,幾個赤膊漢子正拿木耙翻動鹽粒,汗珠墜在結霜似的鹽垛上摔得粉碎。
本來只有一條木搭的引堤,而如今橫著五條木堤,上面停靠著那條還釘著修補的船板正是挨過怡和躉船的火炮,后面搶修回來的顛地洋行旗下的廣船。
至于其他的五艘新船則在海灣之中操練了起來,林遠山去香港找過一些退役英國海軍士兵,大概了解過怎么訓練海軍。
英國能夠成為日不落帝國,在海上橫行霸道,自然是有一整套完整的培養機制,為其源源不斷提供合格的海軍士兵。
從十四五歲開始就通過選拔進入訓練船,前六個月學習基礎航海技能(如旗語、帆索操作),后十八個月專攻火炮操控與戰術協同。
在這其中還夾雜著大量的體能訓練,以及文化課程,每隔一段時間會考核計分,最后兩年培訓流程下來進行畢業技能考核(如火炮操作、航海儀器使用)和體能測試(如泅水、攀桅)。
通過系列的計分,以及最后的畢業考核,其中綜合表現優異者可進入軍官預備班,再加大概三個月的軍官培訓。
可以說要兩三年時間才能訓練出一批合格的海軍,而他找到的還是前幾年的,香港有不少從海軍退役的士兵就是因為不懂維護蒸汽輪機而退出的,可想而知鬼佬的海軍還在不斷進步。
反觀我帶清天下無敵的水師呢?
帶清的水師還在搞舊時這一套,所謂水師跟明朝的時候差不多,根本就沒有進步。
船不行,炮不行,人更不行,以至于近海連海盜都打不過,得靠著割讓香港才能借鬼佬的威風叫上幾聲“大勝”,門口都出不去更別提遠洋征伐。
林遠山知曉,所以他已經在開始培養屬于自己的海軍士兵,為此更是收集資料,翻譯那些需要用到的英文操作手冊。
他不能等兩年來慢慢培養,所以簡化了那些復雜的流程,寫成了一本訓練手冊。
翻開第一頁就是大綱。
【核心技能】
航海技術:掌握六分儀測位、羅盤導航、潮汐計算,要求學員能在無星夜條件下完成航線規劃。
火炮操作:包括火槍裝填(每分鐘3發)、火炮精準射擊、舷側齊射協同(誤差控制在30秒內)、炮膛清潔與維護。
生存訓練:學習游泳、海上漂浮、泅渡。
【戰術協同】
編隊機動:通過旗語和火把(夜間)進行多艦協同,模擬攔截敵艦、封鎖航道等場景。
損害管制:設置甲板起火、船艙進水等突發狀況,考核損管隊快速修復能力。
【文化教育】
學員需完成基礎讀寫算課程,以提升戰術決策素養。
可以說大綱基本上就囊括了需要的項目,不需要搞明白為什么,只需要知道怎么操作就完事了,剩下的就是按照那些詳細資料,拆分步驟實際操作訓練。
船上操練的還是控制船只,而在岸上有隊伍在練槍,忽然傳來一聲“放”!
緊接著幾聲炮響撕裂寧靜的海灣,能看到一處炸起大團的煙霧,原來是訓練火炮的人手。
林遠山也從那些躉船上搶回來不少的火炮,不過都是落后的短炮,但是能夠用來訓練,通常七八個人圍著一門炮演練半天才有機會打上一炮,畢竟這些都是新手,需要基礎裝填熟練之后再追求精準。
現在英軍的火炮雖然還是前裝,但已經也用上了定裝的藥包,雖然還沒有到銅殼的程度,但也是極其先進,甚至還有射表的存在,所以他們的炮彈非常精準。
至于林遠山現在這些士兵…先玩著吧,起碼短時間內海戰還是要跳幫,別想著火炮對射了。
現在不是傍晚,漁民還沒回來,那些孩子還沒有放學,林遠山踩著灘涂的碎貝殼往學堂走。
新建的竹寮挨著幾棵大樹,棕櫚葉鋪的屋頂下擺著十張簡易拼湊的方桌,甚至都沒有墻壁圍擋,只是掛著竹簾,相當于半露天。
臺上是一塊拆下的船板涂上黑漆,被木架支起,上面用燒白的蠔殼碾碎做成的粉筆寫著字。
“大寫壹貳叁,小寫一二三,數字123,念三遍!”
下面坐著幾十個孩子,年齡都在十四往下,都跟著老師大聲喊著,立即炸開參差不齊的童聲。
之前林遠山開始救濟難民之后就出手,趁機幾乎將廣州大大小小的丐幫全都暗中打掉,將解救的孩子挑選一番,一部分送到這里。
同樣那些難民之中也有不少的孤兒,基本全都送到了這里,開始了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