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撈過界
- 從收破爛開始的古玩人生
- 愛吃包子的大胖
- 2160字
- 2025-03-30 18:00:00
還沒等陸安繼續問,樓上的朱家阿婆就突然縮了回去。
與此同時,從過道那頭傳來了一陣腳步聲。
很快,一樓的阿婆抱著兩個喜字罐,從里面走了出來。
陸安的眼睛一亮,這種喜字罐他那天在東臺路古玩街,別人店里看到過。
應該也算是個古董之類的。
阿婆走到他面前,將東西放在了桌子上,“弟弟,這東西要伐?”
“要!要!”陸安連連點頭。
阿婆看他那急迫的樣子,臉上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
“你看一千塊一個怎么樣?”
陸安頓時瞪大了眼睛。
不對,這阿婆之前還那么好說話,現在怎么獅子大開口了?
陸安直接搖頭拒絕了這個價格,“阿婆,這個價錢太高了吧。我買一個新的也不要那么貴吧?”
阿婆氣定神閑的將手按在了罐子上,似乎像是吃定了陸安。
“不貴,一點也不貴。這東西越大就越貴。買一個新的都要好幾十,還不一定能買得到。”
“拉倒吧。”陸安有點生氣了,這老阿婆明顯就是故意開的高價。
“阿婆,你再這樣,這些碗我都不要了。”
阿婆頓時瞪起了眼睛,“不要就不要,我算是知道了。你這東西拿出去就可以賣大價錢。”
說完,她直接將陸安之前給的三十塊錢,甩在了桌上。
陸安皺起了眉頭,聽她這話,應是她到后面去的時候,有人給她嚼舌根了。
陸安也不慣著她,“這些廢品我也不要了,你把錢退給我!”
“不行。”阿婆果斷地拒絕,“我們之前都已經說好了。錢是不可能還給你的,有本事你東西別拿。”
“哼!”陸安冷哼了一聲,“那些碗我們剛剛可也是說好的!”
阿婆翻了個白眼,“阿拉媳婦剛剛告訴我,這些東西都是古董,值老鼻子錢了。你花幾塊錢就想收走,真是捏鼻頭做夢了。”
“好!你厲害!”
陸安氣憤的伸手指了指她,然后拎起地上的廢品,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出門后,他直接站在門前啐了一口,然后指著大門開始罵起了山門。
“老太婆,做人要講誠信,說好的事再反悔,當心被人戳背脊骨。”
四周的鄰居,紛紛探出頭來看這難得一見的西洋鏡。
陸安見人多了,也頓時來了興致,將事情的經過大聲宣揚起來。
一樓阿婆聞言后,叉著腰走出來反駁起來。
“大家評評理,這小赤佬要用一塊錢一個收我家的古董。”
陸安怒吼道,“屁的古董,你家那幾個破碗,什么時候成古董了?”
這時,對門的一個老爺子揶揄地笑了起來,“劉家姆媽,你家里的破碗都什么樣子了,送給人家都嫌占地方。小阿弟能花錢收,你還不知足呢?”
劉家阿婆一手叉腰,一手指著老爺子罵道,“老棺材,關你什么事?他想那么便宜收我的碗,就是不行。”
隔壁的中年阿姨聞言后,一臉的譏諷地笑了起來,“是的呀!劉家阿婆,你那碗那么好,是不要賣掉啊?正好動遷后帶到新房子里繼續用。”
伴隨著眾人的冷嘲熱諷,陸安算是看出來了。
這個老太婆的人品,在這條弄堂里似乎并不怎么樣。
周圍鄰居,居然沒有一個人幫她說話。
隨著眾人的嘲弄,劉家阿婆也沒臉繼續和陸安爭辯,捂著臉跑回了屋子里。
陸安見狀,向四周的鄰居點頭感謝了一聲,“多謝各位了,我是收廢品的,家里有不要的東西可以拿到弄堂口來找我,上午我會一直在這里。”
“小阿弟,正好家里有點東西,我一會兒整理一下拿出去給你。”對門的老爺子立馬響應。
陸安感激地朝他點了點頭,“老物件我也收,你們也可以拿出來我看看,價錢要是合適你們就賣。不合適我也不會說什么。”
隔壁的中年阿姨也應了一聲,“小阿弟,他家那種碗我們家也有。比他們家的好多了。你要的話一會兒我讓阿拉老公搬出來。正好換了錢買套新的。”
陸安二話不說答應了下來,順便還氣了氣劉家阿婆。
“不管什么樣的,我在給劉家阿婆的價格上多加你一塊。”
中年阿姨喜滋滋地答應了下來,“好的,我這就讓阿拉老公理出來。”
四周的鄰居見狀,也紛紛回去,整理起各自需要賣的東西。
陸安見狀,也拎著那一包收回來的廢品,走出了弄堂。
將東西扔進車斗里之后,他一屁股坐在了黃魚車上
還沒有等到里面的人出來,一個老人騎著黃魚車靠了過來。
他眼神不善地看了一眼陸安,“小赤佬,你撈過界了吧?”
陸安連忙站了起來,伸手從兜里掏出一包上海煙,遞上了一根,“爺叔,我主要是來收老物件的,下午就走。”
老人接過煙,但依舊是一臉不滿地指了指車斗里的廢品,“這也是老物件?”
陸安尷尬地一笑,“順便收的,人家硬要賣給我,我也沒辦法。你要的話,我原價轉給你。”
老人用火柴點上了煙,然后揮揮手熄滅火柴,“你都收了,那就算是你的。我也做不出搶小輩東西的事。不過你以后可要注意了,千萬別撈過界了。”
“嗯嗯。”陸安連連點頭,“我最近改收老東西了。這不是牌子還沒做好嘛,所以讓你誤會了。”
老人抽了口煙,悠悠的說了一句。
“正好,我那里倒有不少老東西,你要去看看伐?”
陸安眼睛一亮,但是想到系統任務的事,他便有些猶豫了起來。
“阿爺,我答應弄堂里的人了。他們馬上就要出來了。到時候廢品歸你,老東西歸我。你看怎么樣?”
“可以。”老人點了點頭,看上去十分滿意,“你個小鬼頭,還算拎得清。”
說完,老人將車靠在陸安旁邊,然后挨著他坐了下來。
陸安見狀,也和對方攀談了起來。
老人名叫汪阿毛,解放前從中原逃難過來的。
一家老小都是以收廢品為生,家里還開著一個小型廢品回收站。
他們家主要的范圍就是東昌路以南,到楊家渡這塊地方。
之所以他說陸安過界,是因為陸安平時活動的范圍,一般都是在東昌路以北,到復興東路隧道的這片區域。
原先,這片區域原本也有收廢品的一幫人。
只是人家看陸安可憐,才讓出一些份額給他。
陸安也靠著這份收入,勉強能混個溫飽,還能稍微存下一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