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銅匭
- 武則天的專利情人
- 墨知雪白
- 2045字
- 2025-05-16 00:01:05
李青云看著紙上的字回憶一下,家臣有很多種,比如義子,家將,幕僚,管事的。
蘇百萬不想再去做生意,選擇當管事,不入賤籍的那種。
用血,書面盟誓生死不負,也算堵上了其他路。
他以后身邊需要很多可信的人,古人重諾,特別是唐朝以前。
管家有背叛的,但是有這張紙在,背叛就是死,他不動手別人都會殺,不允許家臣出現叛徒。
了解蘇百萬的人品以后,他選擇收下這張紙。
蘇百萬夫妻倆見此,馬上拉著兒子磕頭。
“起來起來!”李青云親自扶起他們,拿起簡易桌子上的銀子和地契吩咐道。
“明日找人做塊牌匾,把院子收拾干凈,給每人做套新衣服,新被褥。”
蘇嫂接過一百兩銀子忐忑道:“家主用不了這么多,我們有衣服穿。”
“不需要為此破費。”
“拿著按家主說的辦!”蘇百萬瞪她一眼,有些事可以提醒家主,有些事要照做。
如今是官員府邸,門面必須有,他們也不能穿的太寒酸。
李青云讓她收著,人家拜了家主,日常花銷自然由他出
還有答應過給小九買新被子肯定要做到。
今天值得慶祝,讓三人破例和他一起吃頓便飯。
隨后讓蘇嫂把燈籠貼上李字。
他身邊沒仆役,上朝要讓蘇百萬提燈籠牽馬,不是為了裝。
要讓蘇百萬去跟其他官員的仆役等混個臉熟,等酒樓開業,免得有些人在不知情下找茬。
知情還來的話,他也就不講情面了。
有武曌當靠山,他現在連來俊臣都不懼。
結交的人不一樣,地位變化的速度也天差地別。
小九目送道長和父親離開以后,他雙手叉腰看向南市方向得意道。
“從今日起!九爺不好惹了!”
以前他在南市被富商家的孩子瞧不起過,被收稅的官吏呵斥過。
現在有官老爺撐腰,還是六品大官!
他要在這南市橫著走。
家主說昨夜沒休息好今日不做生意,可是他高興的睡不著。
他爹蘇百萬同樣精神抖擻,牽馬提著燈籠走到上善坊看著那些高門大院露出羨慕神色。
家里最富裕的時候也蓋不起這么大的宅子,更不敢蓋。
這還是他第一次來到上善坊附近。
平民百姓會下意識的遠離貴族區域。
今天他敢挺胸抬頭走了,只因為他家主是騎著馬的官員,有資格來到這里。
后面有不少同樣官服騎驢的要下來走路。
沒有類似的規矩,他們只是敬畏公侯宰相皇親國戚的權勢。
亭臺樓閣假山流水,幾千平的高門大院里有丫鬟仆人伺候著。
李青云淡笑道:“這里的宅子不錯。”
蘇百萬恭敬道:“此地未來必然有家主庭院。”
并不是恭維,因為靠山是皇帝了,以后搬這里來,他真是水漲船高了。
沒看見那大院里伺候老爺出門的仆人,驅趕要上前獻媚的官員么。
在那些仆人眼里都沒瞧得起這些小官。
人家都下驢步行,偏偏他這位家主大搖大擺的騎馬過去,絲毫沒有給高官先行的覺悟。
家主有意如此,他不敢說也不敢問,加快腳步牽馬過橋。
李青云坐在馬上望向宮門口,他住的遠走的早,這會宮門附近的官員并不多。
算上仆役有百人,靜悄悄的讓他想笑。
在那些紫紅官服中夾雜著幾件綠袍,也只有這幾個御史言官敢竊竊私語。
仿佛做賊一樣四處偷瞄,其他官員仆役當然是在防“賊”了。
他騎馬直接來到造成一切原因的地方。
在這皇宮正門口不遠處擺放一個銅箱,有一個令武周官員談之色變的名字——銅匭!
武周的官不好當,一切都是因為它。
皇宮四個門口各擺放一個。
高一米左右的銅制方匣,四色分區,象征四方:東青、南丹、西白、北黑。
跟意見箱差不多,所得到的結果完全不同。
頂部設可投不可出的開口,防止告密信被篡改。
由“知匭使”專職管理,每日匯總投書,直報武則天。
表面為“廣開言路”,實為打破官僚壟斷、打擊異己,尤其是針對李唐宗室與反對派勢力。
告密者由朝廷保護,說是誣告會反坐,其實告密內容只要關系到武則天的政敵。
證據不重要,如果告密者有能力“提供”證據,或者“完善”內容。
那么封官!
比如酷吏集團那幫人,最出名的就是來俊臣,靠告密當官,靠誣告令人色變。
李青云圍著銅匭打量,也就武曌能想出來這損招,壞處不少,當官的越來越多了。
黃巢如果生在這時期,當官就容易了。
好處也有不少,寒門平民有出路,選出來了幾個好官。
此物是他接下來對付世家的利器。
附近官員對于這個穿綠袍的家伙,不屑有之,疑惑有之,防備者居多。
就是沒人敢惹。
誰也不知道他是個什么官,這么大搖大擺的擺弄銅匭,會不會是不是來俊臣的人?
這世上不缺猛人,有些高官為了彰顯身份會晚來一會,會帶隨從甚至儀仗。
李青云的戰馬有點不聽話,它轉圈屁股朝外,正好把人家轎子的前路擋住了。
仆役不管是誰的馬,直接開口呵斥,蘇百萬不停認錯,可是這馬就是不動。
轎子上下來一老者,捋著胡須不悅道:“汝是誰家的這么不懂規矩?”
官員從宮門前到后,由高到低,仆役送完人要去遠處等著。
連他都要在此處下轎,這馬居然跑中間來了,看見那幾個綠袍在,難怪沒人來驅趕。
李青云走過來打量此人,身材高大面容古板神情倨傲,仿佛隨時都要發火。
穿著紅色官服,能坐四人抬的轎子來,仆役也帶了不少,燈籠上寫著李字。
他猜到是誰了,快步上前認真行禮道:“下官第一次來洛陽不懂規矩。”
“請明公勿怪。”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老者剛上來的火氣馬上熄滅了,甚至帶有一絲自得。
明公是什么稱呼!
這是對聲望名氣的認可,不是誰都敢接下的。
此處很安靜,剛才恭維之聲不小,他雖然目不斜視,卻用余光觀察其他人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