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閱讀進階訓練:高階(真詮初中專項突破系列)
- 張興東主編
- 1777字
- 2025-04-21 19:57:11
5.(A-)彩色的西海固
黃文山
①西海固,都說你是苦瘠甲天下之地。但你不缺厚土,拿一把鐵鍬輕輕松松便能挖下十幾米的土層;你不缺歷史,絲綢之路從你身上穿過,彎彎腰就會拾到幾枚古文明遺落的碎片,那蒙古和西夏鐵騎的廝殺聲似乎依然在空曠的原野上回響;你不缺勤勞,那高高的山梁上一道道黃綠相間的莊稼和焦黃的土地上一間間明亮的瓦房便是例證。你唯一缺少的只是水,寬闊的河床上沒有水,深寂的老井里沒有水,屋里的瓦缸中沒有水。
②沒有水的西海固在苦苦地企盼著水,于是山梁上的村莊取了“喊叫水”的名字,于是飽受苦旱的同心縣城搬遷到了河灣里。然而即便讓一條大河穿過城區,依舊和水無緣。這條河枉叫“清水河”,寬闊的河床里卻不見一線涓涓細流,干裂的河底朝向高遠的天空,死去一般沉寂。
③都說西海固的夏天看一眼便讓人心焦,而我們偏偏在七月盛夏,在熱辣辣的烈日下來到這里。天上沒有一朵云彩,陽光無遮無攔,曬在身上有一種燒灼感。天空藍得有些發灰,幾乎每一座房屋的屋頂上都覆蓋著厚厚的一層黃土,連宏偉的清真寺也不例外。極目所至,就是混沌一片的土黃,這是生命的本色,卻讓人感到生命的苦難。
④清真寺便矗立在河灣上,寺門朝北,門前有一座仿木結構的磚砌照壁,照壁中央,是一塊精美的磚雕,一輪明月隱隱約約,藏于松枝柏葉之間。與照壁相對的寺門上方則刻著一句“忍心忍耐”的匾額。一塊匾額用了兩個“忍”字,頗讓人回味。正在這時,從高敞的寺殿里走出幾十位老者,他們神色安詳、步態從容。盡管各人服飾不同,但都戴著白帽子,好幾位還蓄著山羊胡子。對已經燃燒了半年多的天空,沒有一個人表現出焦慮的神情。一時我竟覺得,這一群飄逸的白帽子便是西海固焦灼的天空中一朵朵安詳的云彩。
⑤我們還去城郊看了移民新村。這是寧夏實施扶貧工程的重要項目,村民們新蓋起了一幢幢明亮的大瓦房。這時,三個孩子走入我的鏡頭,夏天的太陽,把他們的臉烤得紅撲撲的。他們的背后是一塊綠油油的玉米地,在一派天地渾黃中,這片剛剛抽穗的玉米顯得格外鮮綠。孩子們還處在不知道生活艱辛的日子里,那一種掩藏不住的稚氣的笑,和這片帶著對新生活憧憬的鮮綠疊印在一起,定格在我的鏡頭中,讓人心生感動。
⑥越往南行,山頭上的色彩就越豐富。從金黃、嫩綠、淡紫到黛青,一層一層,一塊一塊,一坡一坡,鮮麗得如同精工繡在山坡上的織錦。真不知道這些莊稼是怎樣種上去的。要知道,在這片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而蒸發量卻達2000多毫米的土地上,農作物不要說生長,連生存都十分困難。況且,這里不僅僅缺水,氣候還特別惡劣,常常是收獲在望時,忽然平地起驚雷,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雹便將一季的辛勞化為烏有。可是,即便如此,打井也罷,開渠也罷,挑水也罷,人們硬是把油菜、胡麻、玉米、蕎麥、馬鈴薯從平川一直種到了山梁上。
⑦當我們驅車趕往西吉時,還趕上了麥收的動人場面。一臺臺收割機在廣袤的田野上來回奔突,金黃的麥浪如退潮般翻卷,好像有誰對著麥子們輕輕耳語,于是它們一排排馴順地躺下。它們曾頑強地經受住干旱的考驗,并僥幸地躲過冰雹的襲擊。對它們來說,這是生命中最輝煌的一刻,于是,它們將自己飽滿的身軀化作一幅豐收的景象。縱目所至,十里平川,金黃的麥草成堆成垛,把一個收獲的季節渲染得如此熱烈。無論是誰,看到這樣的場面都會受到強烈的震撼。
⑧這時,一首高亢、奔放且帶著點秦腔韻味的“花兒”從車廂后座響起,這是陪同我們的一位西海固作家情不自禁地為家鄉而歌。我第一次聽到“花兒”原來不是唱出來而竟是這樣從心坎間吼將出來的:“一把把胡麻撒上天,心中的花兒嘛萬千;六盤山漫到南海邊,轉回來還漫它三年……”激越奔放的旋律在車廂里回蕩沖撞,撩動著每個人的心田,強烈直率,五彩斑斕,讓人感受到生活的歡樂、苦澀和蒼涼。
⑨西海固,在你的山梁上,我沒有看到嬌嫩欲滴的鮮花,沒有看到宛轉潺湲的流水,甚至,連青翠的樹木也難得看到幾棵。但你卻擁有自己鮮麗而豐富的色彩,而那正是生命與自然抗爭的顏色。
⑩西海固,彩色的西海固!
(摘編自黃文山《旅枕無塵》)
1.文章描寫了作者在西海固見到的景象及當時的心情。閱讀第②~⑦段,填寫下面的表格。(4分)

2.閱讀文章,簡要分析第①~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⑨段寫道:“但你卻擁有自己鮮麗而豐富的色彩,而那正是生命與自然抗爭的顏色。”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不超過150字)(7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