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言一

《手彩魔術剪紙:中國生肖》《手彩魔術剪紙:中國節慶》《手彩魔術剪紙:中國詩詞》及《手彩魔術剪紙:中國祝福》正式出版了!這是青年剪紙藝術家劉立宏多年來剪紙創作的積累,代表了他在普及剪紙藝術工作中積極而有益的探索。

中國民間剪紙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利用薄片材料,以雕、鏤、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絹帛,甚至在樹葉上剪刻紋樣。1967年,新疆吐魯番盆地高昌遺址出土了五幅南北朝時期的團花剪紙殘片,反映出當時團花剪紙技術已相當成熟。到了唐代,剪紙技術大為發展,已有“剪紙為小幡”的記載。宋代,我國造紙技術已成熟,紙張種類繁多,促進了剪紙藝術的發展。明清時期,隨著城市及商業的發展,不少文人也加入了剪紙藝術的創作隊伍,民間剪紙藝術水平也達到鼎盛時期。

2003年,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第32屆大會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4年,我國正式加入該公約。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民間剪紙藝術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十余年來,在國家的倡導和扶植下,全國各地對民間剪紙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工作非常重視,不但完成了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確立工作,還使民間剪紙藝術得到了很好的總結和發展。這項工作也吸引了很多受過專業美術訓練的年輕人,他們成為剪紙創作隊伍里充滿活力的新鮮血液。

劉立宏老師就是這支隊伍里頗有創新意識的一員。這些年來,他不僅每年根據當年的生肖舉辦剪紙藝術專題展覽,還配合奧運會、冬奧會等大型賽事和活動,策劃了多次大眾參與的剪紙創作活動,并有針對性地組織了多種培訓。

劉立宏老師不斷摸索和創新剪紙培訓的方法,他善于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讓人們在“玩”中了解中國民間剪紙的文化精髓,從一把剪刀、一張紙入門,體驗剪紙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掌握剪紙的方法。他從前人的經驗中受到了啟發。清代《畫林新詠》載:“南宋時有人能于袖中剪字,與古人名跡無異。”清代《保定府志》載:“名女……有巧思,與人接談,袖中細剪春花秋菊、細草垂楊,罔不入神……”劉立宏老師想,現在雖不可能在長袖中剪花草,但卻可以用手彩形式,喚起學員的興趣及好奇心,于是運用于培訓教學的手彩魔術剪紙應運而生。

要達到手彩的目的,剪紙造型就必須簡潔,而且易于剪制。劉立宏老師在研讀先輩徐威老師為孩子們創作的剪紙作品中得到啟發:造型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習慣,要有創新;剪制方法要便于初學者練習和掌握,因此大多數作品應用了“開口剪”的設計,避免了難以掌握的“挖剪”。

這四本剪紙書中的內容,不僅抓住了中國民間剪紙的精髓——祈福,將最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生肖、節慶、祝福各列一冊,給予了剪紙充分的表現空間,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民間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及在現代文化沖擊下的一股清流。劉立宏老師還頗具匠心地將中國詩詞單列一冊,其創作的手彩魔術詩詞剪紙,完全突破了以往直接采用文字剪制的方法,而改為用剪紙紋樣將詩詞中有畫面感的詩句表現出來,同時特別注意了能用對折方式的就用對折方式,當然也盡量設計成“開口剪”,體現了簡潔、易剪的特點,大大方便了初學者及自學者。

愿這套剪紙書的出版能進一步推動民間剪紙的普及工作,給廣大剪紙愛好者帶來新的體驗。

感謝劉立宏老師的辛勤付出!

國家圖書館藝術培訓剪紙班創始人 馬博華

2023年6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屏县| 景德镇市| 普兰县| 得荣县| 和平区| 固阳县| 鄂托克前旗| 黄梅县| 张家口市| 霍林郭勒市| 新绛县| 卢湾区| 友谊县| 文水县| 丰原市| 临武县| 蓝山县| 孝义市| 香格里拉县| 饶平县| 兰西县| 祁阳县| 高碑店市| 丁青县| 平果县| 门源| 越西县| 霸州市| 获嘉县| 化隆| 曲麻莱县| 会宁县| 沾化县| 渭南市| 积石山| 新闻| 依兰县| 中牟县| 石门县| 巴林左旗| 大渡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