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不起的中國·古代科技卷:天文地理
- 派糖童書編繪
- 491字
- 2025-04-16 14:51:15
中國最早的觀象臺
據記述“三皇五帝”時期重要事件的古書《尚書·堯典》記載,堯帝命令羲氏與和氏官員恭敬地遵從上天的旨意,按照日月的運行規律編制歷法,使民眾可以按時勞作。所謂“歷法”,是指依照日月等星體運轉的自然規律,來計算時間、預告季節變化和判斷氣候變化的一種法則。頒布歷法就是“授時”,歷法在我國古代始終是由帝王頒布的,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帝制社會結束。
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堯都陶寺遺址發現了一座古觀象臺遺跡,定名為“陶寺古觀象臺”。這個遺跡距今約4700年,屬于“三皇五帝”傳說時代。
陶寺古觀象臺由13根夯土柱子組成,從空中看,這些柱子排列成一個半圓形。考古工作者在原址制作了一個模型,通過這13根土柱之間的縫隙看太陽升起的具體方位。進行測試后他們發現,在冬至那天可以從第2個縫隙里看到日出,夏至那天可以在第12個縫隙里看到日出,從第7個縫隙里看到日出的那天不是春分就是秋分。這些觀測結果可以幫人們確定季節和節氣,以此安排農耕。
古觀象臺的發現印證了古籍的記載。據考古專家和天文學家推算,陶寺古觀象臺比英國巨石陣(約建于公元前2300年)的出現還要早近400年。

陶寺古觀象臺遺跡

陶寺古觀象臺復原圖

英國巨石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