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筆花鳥畫入門技法教程
- 楊玉紅編著
- 2131字
- 2025-04-22 13:54:45
第一章 工筆花鳥繪畫概述


五代·西蜀 黃筌 《寫生珍禽圖》
中國畫是我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按題材分為山水、人物和花鳥,按表現形式分為工筆與寫意。工筆畫講究寫實,以白描線條勾勒造型,設色以固有色為基準,具有細膩、嚴謹、色調雅致,以及講究意境、追求靈動之美的特點。工筆花鳥畫開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時期,在兩宋達到繁榮。五代有“黃家富貴、徐熙野逸”之說。特別是兩宋期間,因宋徽宗趙佶的倡導與喜愛,工筆花鳥畫盛極一時,成就了“宣和畫院”的鼎盛時代。兩宋期間的花鳥畫用筆細膩,造型生動、逼真,惟妙惟肖,眾多經典作品流傳至今,展現出的極致風采不由得讓人贊嘆。
“學不師古,如夜行無燭”,工筆花鳥畫的學習與創作亦如此,一般都是從臨摹開始的,在臨摹的過程中深入體會前輩們在創作中的立意、構思、構圖、用色、用筆等技法,力爭達到對臨作品的形神之妙。只有通過臨摹、學習,才能從前人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臨摹的過程實際上是與前輩交流的過程,讓自己獲得更多的經驗,便于日后創作。臨摹工筆花鳥畫一般先從宋人花鳥畫小品入手。宋人花鳥畫小品畫題材和繪畫技法多樣,形象逼真,構圖完美,設色細膩精到,意境空靈雅致。例如《出水芙蓉圖》《海棠蛺蝶圖》《碧桃圖》《竹雀圖》《白頭叢竹圖》《枇杷山鳥圖》《牡丹圖》等,眾多優秀的宋人花鳥畫都是我們臨摹的好資源。

宋 吳炳 《出水芙蓉圖》

宋 傳趙昌 《寫生蛺蝶圖》
工筆花鳥畫素有寫生的傳統。北宋花鳥畫家趙昌“對花寫照”,亦有“寫生趙昌”的贊譽,他既能畫出花瓣的薄度,又能描繪出花朵迎風搖曳的美妙姿態;另一位北宋畫家易元吉為畫猿猴曾深入山里,長期仔細觀察猿猴的生活,并創作出一個個生動的猿猴形象。清朝畫家鄒一桂也曾提出:“以萬物為師,以生機為運,見一花一萼,諦視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則韻致風采,自然生動,而造物在我矣。”
在寫生之前,除了臨摹,還要多看前人的優秀作品,學習優秀作品的繪畫技法和構圖。速寫能鍛煉線的造型能力,掌握了線的造型能力,寫生還是不難的。初學寫生時,要耐心細致地觀察并描寫。因為工筆花鳥畫的寫生資料要求結構清晰,見細節,這樣才能更好地展現它的姿態,創作時才會得心應手。例如,寫生花卉時,不要急于動筆,首先要仔細地觀察對象的基本形態特征,然后再開始畫。畫兩朵以上的花卉,姿態不要雷同,要有變化。如果花都類似,可以用手改變一下,扭動花朵或花瓣,目的就是避免雷同。寫生一般畫原大小,葉多大,花多大,按實際比例去寫生。表現結構時也是這樣的。寫生時,可以在外面對著實物寫生,也可以采回來,插到水瓶里,或者拿在手里,仔細地觀察摹寫。北方四季鮮明,一年之中,從春天到秋天會有不同的鮮花,姿態各異,甚是好看,是花鳥畫愛好者的無盡寶藏。

清 鄒一桂 《花卉八開》之一
寫生時,我一般用鉛筆,這樣畫得不理想的地方可以用橡皮擦掉重畫。每次都要將鉛筆削得尖尖的,削鉛筆的時間還可以用來休息和思考,爭取將形象畫得準確,這樣將寫生稿用于創作時無須做太大的改動。畫花卉時,還要選擇適宜入畫的角度。有些花俯視才能看到花蕊,例如荷花、玉蘭;有些花適宜正面或者半側面畫,例如牽牛花,比較容易畫出筒的深度。畫大花朵時,一般先確定外部輪廓和花心的位置,然后從中心開始向外部畫。初接觸寫生時,盡量按自然的形態畫,不要自己隨意改動,這樣才能掌握花卉的特征,畫起來才能得心應手。畫葉子時,可以先畫主葉脈,再畫葉子的外形,這樣容易把握葉子的整體動態。畫面上可以標注顏色,這樣方便記憶,染色時容易整理。平時隨身攜帶速寫本與數碼相機,看到想畫的事物隨時畫下來、拍下來,為將來的創作積累素材。
寫生稿的整理是工筆花鳥畫創作的開端。寫生稿要及時整理,可以將幾個寫生稿融到一幅作品當中,也可以將一個寫生稿單獨整理成一幅作品,要有取舍。在一幅工筆花鳥畫的創作過程中,構圖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借鑒前人花鳥畫的優秀構圖。從構圖上檢查是否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如果未達到,還得增添一些枝葉或花朵。因為沒完成時不顯空,等完成后,就會覺得層次不夠。以折枝花卉為例,就相當于在一叢花中選一枝特寫,單獨構成一幅畫,折枝要畫得栩栩如生。畫兩枝以上的花兒時,互相要有聯系,要顧盼生情、相互呼應。如果畫木本花卉,當樹枝較多時,要有粗細不同和曲直的變化,花朵要有不同的姿態,有盛開的、未開的、半開的,線條宜用優美的曲線,要錯落有致,要有疏密變化。

宋 李迪 《紅芙蓉圖》
繪制一幅工筆花鳥畫,首先要知道應該使用哪些繪畫技法,在了解這些知識的基礎上聯系自身的情感開始創作。寫生是我們密切聯系自然、描繪自然最好的手段。我們通過繪畫觀察生活中每一片花瓣及每一片葉子的形態,研究如何靈活使用線條與色彩表現它的空間意境。當在自然中看到能觸動自己內心的景象時,就會遷想妙得、寄物思情,把現實中的自然景象重新結合、整理,發揮想象進行創作,將“情”與自然的“美”完美融合。繪制工筆花鳥畫的過程是畫家內在情感與自然景象融為一體的過程。無自然則無靈感,無畫家主觀情意的參與,也就沒有富含靈性的作品展現,它將客觀景象與人類情感合二為一。可以說工筆花鳥畫創作是在借助自然的形態,來表達人為的內涵。
創作是一種繪畫實踐,更是一種創新,只有勇于實踐創新,藝術之花才會開得更加爛漫。

宋 李迪 《白芙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