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現場5S管理操作實務
- 姚水洪編著
- 12字
- 2025-04-22 12:56:02
第一章 企業現場與現場管理
一、現場與現場管理
1.現場與現場管理的界定
日本人對現場非常重視,把企業的現場管理做到了極致。日語中的“現場”指的是“實地”,即實際發生行動的場地。對企業來說,是能滿足顧客要求的活動場所。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現場隨處可見:賓館的大廳、飯店的餐廳、銀行的柜臺以及各種辦公室,都是工作現場。因此,現場涵蓋了多種層面的辦公及管理部門。我國的工業企業習慣把生產現場稱為車間、工廠或生產第一線。
現場是指從事產品生產、制造或提供服務的場所,包括生產現場、經營現場、辦公現場、商務現場等。企業的現場基本包括了從原材料投入前的準備到產品產出(服務提供)的全過程,時刻都要按照企業的經營決策計劃來對人員、設備、材料、工藝規程、場地、信息等組成的生產系統進行操作和控制,使人與物、技術與管理之間保持有機的結合,保證以最安全的方式、最低成本生產出具有特定質量水平的產品與提供服務。
現場涉及兩個方面。
①輸入輸出集中的場所——要素與產品(包括中間品)。
②輸入輸出轉換的場所——過程。
現場管理是指運用科學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對現場的各種生產要素,即人(操作者、管理者)、機(設備、工用具)、料(材料、配件等)、法(地測方法、開采工藝、檢測方法)、環(環境)、信(信息)等,進行合理配置和優化組合,通過計劃、組織、控制、協調、激勵等管理職能,保證現場按預定的目標,實現優質、高效、低耗、均衡、安全、經濟的生產作業和系統運行。
20世紀初,美國管理專家泰勒就把生產作業現場的管理當作企業科學管理的重點,此后的發達國家對現場管理的研究與對現場實際提升、改善問題的研究、實踐從來沒有中斷過,我國在對企業整頓過程中提出的文明生產、建設文明的生產現場,也是我國企業在現場管理方面的實踐。
現場管理涉及三個方面。
①現場是否存在與價值創造無關的要素——要素合理。
②現場價值創造要素位置與數量的要求——要素有序。
③現場價值創造要素狀態與要素的結合——要素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