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佛與道,沒有早晚,只有強弱
- 直播:紫袍天師?挖的就是你的墓
- 銘劍boy
- 2128字
- 2025-03-31 00:01:00
【封于墓中的記憶?這么魔幻嗎?記憶還有被封在墓中的?】
【在玄幻小說里,是有將記憶封存于某種物體內(nèi)的橋段,可封存于墓中?沒見過啊?】
【其實,這東西和小說真沒什么關(guān)系,墓中本身就有墓主生前的陪葬品,錢幣,竹簡等等,考古就是依靠這些東西,來判斷當(dāng)時的文化和傳承!或許主播只是想看看當(dāng)時的東西呢?】
【主播都轉(zhuǎn)世了,也知道自己前世是誰,為什么還要去挖自己的墓呢?我總感覺墓主有點倒反天罡,他是不想讓自己好活啊!】
【見過癲的,沒見過這么癲的,自己挖自己的墓!主播,你是懂得如何吸引人的!】
【哇,你們知道嗎?我發(fā)在抖抖上的視頻爆了!特別是返老還童的視頻,點贊已經(jīng)超過1萬了,另一個天雷視頻也過6000了!】
【才一萬,你高興個DER啊!】
【我才發(fā)上去不到10分鐘好嗎?】
【十分鐘破萬贊,那確實厲害!】
程竹看到這條彈幕,嘴角微微一翹,怪不得這十分鐘內(nèi)沒見幾個有緣人進來,身上的修為卻是增加了不少。
看來,通過其他媒體將視頻發(fā)出去,自己的修為也可以增加啊!
這倒是個好事。
“前輩,你剛剛說的輪回篇,怎么和佛家經(jīng)書上對于輪回的解釋,極其相似啊!特別是心輪和身輪的注解,簡直是一模一樣!這《祭》學(xué)……真的是上古道門的……著作嗎?”
張嵐的話,立即將絕大多數(shù)人的注意力拉了回來。
在場連線的兩個人中,張嵐是西江道家協(xié)會的會長,對于道門和佛學(xué)都有很深的研究,所以在程竹解釋完輪回后,他便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問題。
程竹折扇輕輕一揮,沒有解釋,反而問道:“你是覺得貧道在盜用佛家的語錄和經(jīng)書?”
“不敢!晚輩絕對沒有這個意思,只是……”
張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然后解釋道:“只是這些年,佛學(xué)和道學(xué)經(jīng)常有思想上的碰撞,歷史上更是出現(xiàn)過數(shù)次佛道之爭。”
“光是御前論道,就至少有三次!”
“可次次,道家皆敗!”
“綜合歷史上有過記載的佛道之爭,道家亦是敗多勝少。”
“佛教之所以能數(shù)次戰(zhàn)勝道教,皆因道家缺乏古早的經(jīng)典傳世,這才一敗涂地。”
“剛剛前輩說這輪回的注解,來自上古道門《祭》學(xué)中的輪回篇。”
“所以,晚輩此時迫切的想要知道這些佛家中經(jīng)典語錄,是否來自上古道門?”
“好讓道學(xué),扳回一城!”
程竹聞言,淡淡的說道:“你這個問題,愚蠢!”
啊?
愚蠢?
張嵐一臉懵,這是他最為關(guān)心的話題,也是困擾了佛道兩教數(shù)千年的話題,怎么會是愚蠢呢?
“前輩!晚輩不解,請前輩明示。”
“貧道問你,你口中的佛道之爭,對長生有幫助嗎?”
張嵐搖搖頭!
“對內(nèi)視周身,引炁入竅有幫助嗎?”
張嵐再次搖頭。
“那對神游周天、靈閱寰宇,有幫助嗎?”
張嵐無奈苦笑,還是搖頭。
程竹繼續(xù)說道:“你知道貧道為什么說你天資不足,無法入道嗎?”
張嵐下意識的問道:“為什么?”
“小雅,你來回答你爺爺。”
張雅聞言,有些尷尬的解釋道:“爺爺,前輩的意思,是你舍本逐末了!那些虛名對于修道之人而言,除了浪費時間外,毫無意義!”
“這……”
張嵐聞言,只能苦笑。
原來,自己追求了這么多年的“道”,竟然不是真正的“道”,而是毫無意義的“名”而已。
而真正的修道者,根本不會在乎這些事情。
程竹見張嵐一臉落寞,全身的精氣好像被抽走一般,便緩緩的問道:“佛教,何時入的中原?”
“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
“那佛教的經(jīng)書中,有無天文與地理?”
“有,但不多!”
程竹輕輕彈指,兩本現(xiàn)代裝印的書籍出現(xiàn)在了他的手中。
“這兩本書,一本叫甘石星經(jīng),一本叫山海經(jīng)。”
“甘石星經(jīng),是戰(zhàn)國之前的著作,由甘德的《天文星占》八卷與石申的《天文》八卷共同組成!”
“這上面記載了120只金烏……也就是太陽的位置,以及圍繞金烏運轉(zhuǎn)的太白星(金星)、歲星(木星)、熒惑星(火星)、辰星(水星)和鎮(zhèn)星(土星)的運轉(zhuǎn)規(guī)律!”
“其中,還記載了歲星的那幾顆衛(wèi)星!”
“至于山海經(jīng),則是最早的記載藍星生物和地理的圖冊!”
“這些東西,你覺得一個普通人,能寫出來嗎?肉眼能看到那些天外的星星嗎?能站在一個地方,發(fā)現(xiàn)那些星體運轉(zhuǎn)的規(guī)律嗎?”
張嵐下意識的搖搖頭:“不能!”
程竹點點頭,將一杯水懸于空中,而后丟進去了一只螞蟻。
“一只出生在杯中的螞蟻,受困于水中,是永遠看不到杯子全貌的。”
“想要看清杯子全貌,只有跳出杯子!”
“古時,能神游天際者,無不出道也!”
“你說,道在先?還是佛在先?”
張嵐一聽瞬間就悟了。
佛教關(guān)于天文地理的記載很少,而中原大地上卻有不少。
這些人本就是修道之人,只是被后人遺忘了而已,或者說,他們道人的身份,被人隱藏了。
原來歷史早就有了答案,只是自己“看不見”而已。
“前輩,晚輩受教了!”
程竹見狀,滿意的點點頭:“你需記住,在道者眼中,教派誕生的早與晚,沒有任何的意義。”
“因為只有弱者才會去爭早晚,而強者只分強弱。”
“在這片大地上,道先于佛,卻要進行佛道之爭,就已證明道家式微。”
“既如此,輸贏早已是定局,何必強求?”
“想振道,先修身。”
“當(dāng)修道者如過江之鯽,入門者如天上繁星,何人敢問‘早晚’,又何人敢定勝負(fù)。”
張嵐一聽大喜,再次叩首:“多謝前輩教誨,晚輩悟了!”
這一刻,他才明白佛道之爭,不是道弱了,而是修道的人弱了,這才會被佛家壓著打。
只要修道的人強了、多了,那些念經(jīng)吃齋的,敢放個屁嗎?
這時,張雅弱弱的問道:“前輩,您說墓主是您前世,他是大宋國師,天下道門魁首,千年第一人,那您當(dāng)時一定是壓著佛門打吧?”
此話一出,程竹雙眸一凝,當(dāng)即變了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