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郭嘉的條件!
- 呂布,天降一本三國志
- 杰克樂福
- 2060字
- 2025-05-18 20:00:00
呂布這借口,其實自己已經想了不少時候了。
當初自己殺丁原…說白了就是看董卓夠強,給的利益也足夠。
和眼下自己說的…那是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但自打看過自己的“結局”,尤其是那句…“君不見丁原、董卓呼”之后,呂布就更加關注自己原來這做法了。
而呂布此言,叫郭嘉也微微動容,但仍不動聲色:“溫侯今日來此,究竟為何?”
呂布深吸一口氣,突然朗聲道:“請先生出山相助!”
郭嘉頓時一驚!
“先生,”呂布繼續道,“布自知勇猛有余而謀略不足,這些年來雖能得勝幾陣,然每見百姓流離失所,田園荒蕪,心中如刀絞般疼痛!”
他走到郭嘉面前,認真拜道:“先生大才,若能指點迷津,必以禮相待!天下紛亂,正需先生這般人物匡扶正義!”
郭嘉愣了愣,卻道:“嘉不過一介書生,何德何能...”
呂布早有準備,激動地說:“先生過謙了!布雖愚鈍,也聽聞先生能耐,對天下大勢洞若觀火。若得先生相助,必能還百姓一個太平世道!”
郭嘉凝視著呂布剛毅的面容,那雙虎目中閃爍的不僅是野心,更有一種他未曾預料到的赤誠。
良久,郭嘉輕嘆一聲:“溫侯可知,嘉為何避世于此?”
呂布搖頭。
“因我看透了那些諸侯的虛偽。”郭嘉走到書架前,取下一卷竹簡,“他們口口聲聲為了黎民,卻終究只是為了一己私欲!”
呂布聽得那是一陣點頭。
看上去倒是一副很懂郭嘉的樣子,實際上心里想的卻是人家說的對啊!
為一己私欲,也是為了天下黎民。
自己都管不好,哪里還能管上天下百姓呢?
只是看郭嘉如此,呂布自然不能把話說歪了,卻還是點頭道:“正是如此!故而請先生出山相助。”
然郭嘉卻依舊搖了搖頭道:“溫侯,若是吾出山,敢問這第一件差事,是什么?”
此言一出,便是呂布再傻,也知道考驗來了。
這問題要是回答的不好,那估計也只能把郭嘉給綁走了!
呂布心下一頓,卻忽然心頭靈光一閃。
什么任務,都比不上為國為民的任務!
就說對匈奴的時候,不是荀彧那家伙,也完全沒有話說了。
甚至還開始為了自己考慮了!
而確實...一直有一件差事,還沒有合適的人選!
既然如此...那就正好交給郭嘉!
...
茶香裊裊,呂布直視郭嘉的眼睛:“先生快人快語,布也不繞彎子。涇陽一戰,先生可知?”
聽到涇陽一戰,郭嘉也面色一正。
卻道:“溫侯驅除外敵,自然叫人知曉!”
事實上涇陽一戰還是給呂布刷了一波名望的,對付外敵...便是什么年代,都是大功勛。
是以呂布現在張口閉口,是為朝廷,還是有些人相信的。
畢竟光從對付外敵的角度來看,呂布確實厲害!
呂布似乎并不自以為功績,反而嘆息一句,才接著道:“我軍大勝,但蔡邕蔡中郎被匈奴擄走。朝廷無人愿去營救,布想請先生出使匈奴,將蔡中郎帶回中原。”
郭嘉手中的茶盞微微一頓,隨即輕笑:“溫侯高看我了。郭嘉不過一介書生,何德何能擔此重任?況且...”
他抬眼看向呂布,“蔡中郎乃天下名士,為何朝廷無人營救?想必其中另有隱情吧?”
呂布沉默片刻,終于嘆道:“先生明鑒。相國...不喜蔡中郎。”
郭嘉聞言立刻道:“聽聞...是溫侯與那蔡中郎,有些矛盾可是?”
呂布面色難看的點了點頭,卻道:“確實如此,然也不是因此而能不救蔡中郎的...”
郭嘉凝視呂布良久,忽然問道:“溫侯可知,為何匈奴人在敗退之際,還要擄走蔡中郎?”
呂布一愣:“這...布確實不解。”
“因為蔡中郎精通胡語,熟悉塞外地理,更掌握朝廷邊防虛實。”郭嘉輕叩桌面,“匈奴人想從他口中撬出情報,為下次南下做準備。”
嘶...
還有這一層道理呢?
呂布臉色大變:“如此說來...那蔡中郎豈不危矣!”
“未必。”郭嘉搖頭,“蔡中郎乃當世大儒,匈奴人若殺他,必遭天下人唾罵。他們更可能以禮相待,試圖勸降。”
“那先生更應盡快前往!”呂布急切道。
郭嘉卻忽然轉變話題:“溫侯可知天下大勢?”
呂布皺眉:“先生何意?”
“董卓暴虐,群雄并起,漢室傾頹在即。”郭嘉聲音平靜,卻字字如雷,“溫侯勇冠三軍,卻屈居董卓之下,甘心否?”
嗯?
這家伙...聽著是要我殺董卓?
到了今天這份上,呂布是不可能殺董卓的!
知道歷史的他,知道董卓只要死在自己手里,那這輩子就屬于是徹底翻不了身了!
于是呂布勃然變色,手按劍柄:“先生此言,是要陷我于不義?”
郭嘉不為所動:“溫侯若要殺我,易如反掌,但請聽我一言!”
“天下將亂,英雄當有所為。蔡中郎之事,不過小事耳。”
說罷,郭嘉也是緊緊盯著那呂布。
呂布厲聲道:“在布眼中,恩人性命,重于泰山!”
“相國對我恩重如山,不管別人如何說他,布都不能害他!”
說罷,兩人對視良久,郭嘉忽然笑了:“好一個‘恩人性命重于泰山’!溫侯果然重情重義。”
他站起身,負手望向院中:“我答應出使匈奴。”
呂布大喜:“先生大義!布必銘記于心!”
果然啊!
這說到了匈奴人的時候,誰都拒絕不了!
“但我有條件。”呂布正是心里暗自得意,把曹操的謀士挖來了一個時候,卻見郭嘉轉身,目光如電。
“第一,我需要溫侯親筆書信給匈奴單于,表明此乃你個人請求,與朝廷無關。第二,我要十名精銳騎兵隨行。第三...”他頓了頓,“若我成功帶回蔡中郎,溫侯需答應我一件事。”
這三個條件,第二個可以理解,第一個雖然有些奇怪,但倒是也無妨,反正只要郭嘉給自己辦事就成了!
至于最后一個...應答也無妨!
于是呂布毫不猶豫:“只要不違忠義,布無不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