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盤活(求追讀)
- 劉辯:從把袁家滿門抄斬開始
- 五花肉肉肉肉肉
- 2155字
- 2025-04-24 10:00:00
信上說的內(nèi)容很簡單,就是讓孫靜拋棄掉手下的兵力,立刻和朱治兩人前往葉縣,與孫賁匯合。
孫賁是何人?
是孫堅的侄子,是在孫氏一家當中,目前孫堅帶出來征戰(zhàn)的這一批人里面,除了孫靜以外,地位最高的人。
地位不可謂不重。
然而呢。
信上為什么會讓孫靜去和孫賁匯合呢?
孫堅自己呢?
孫堅自己就在葉縣。
既然讓孫靜和朱治前往葉縣,那直接讓他們跟自己匯合就行了。
完全沒有必要再多冒出孫賁這么一個人來。
除非是故意給自己放假消息。
但可能性不大。
可如果消息是真的,那就只能說明一點,孫堅此時不在葉縣。
那孫堅能去哪呢?
瞧了眼旁邊眼神熱切的朱儁,劉辯將信遞了過去。
忙不迭地接過,旁邊荀彧等人跟著湊了上去。
連之前還和朱儁斗嘴爭吵的呂布,此刻也厚著臉皮湊了上去。
將信上的內(nèi)容看完,朱儁的眉頭同樣逐漸拱了起來。
“陛下,臣以為孫堅恐怕早就知道了,陛下親臨魯陽之事。其中應(yīng)該是孫靜等人將劫殺天使一事,先行派人稟報給了孫堅。”
朱儁首先分析的,是孫堅為什么會寫這樣一封信。
以及為什么讓孫靜和朱治兩個人,立刻離開洛陽。
這番話倒是點醒了劉辯。
光悶頭想孫堅可能去哪沒意義。
思考孫堅為什么離開葉縣才是重要的。
按朱儁所說,孫堅要是已經(jīng)知道自己在魯陽,或者說知道自己已經(jīng)盯上了魯陽,那對于孫堅而言,就必須要對自己的出招做出應(yīng)對。
“劫殺郟縣?”
劉辯冷不丁地提出了這么一個可能。
經(jīng)典偷襲換家。
“回陛下,臣以為可能性不大。”
朱儁認真分析道:“孫堅最多知道陛下在郟縣,但并不知道陛下何時啟程,更不知道陛下會在什么時候抵達魯陽。”
“與其偷襲郟縣,臣以為孫堅更可能的是向東,和袁家合兵一處,攻殺董卓!”
向東……
董卓!
朱儁這番話讓聽著的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袁家打出的名號是誅殺國賊董卓,孫堅經(jīng)營南陽數(shù)月,遲遲沒有動手,最大的原因可能也是因為,他并不想直接扯旗造反。
跟在袁家后面,一起把矛頭對準董卓,對于孫堅而言才是利益最大化的行為。
畢竟如今單憑孫堅自己的實力,做不成什么大事。
“確應(yīng)如此。”
荀彧將早就準備好的輿圖鋪在地上。
“若真如此,我等只需要派兵截殺孫堅后路,同時遣人于前將軍處,讓其提防西側(cè)來敵的孫堅。”
“若是能僥幸將孫堅堵住,陛下率軍追擊,說不定可一股全殲孫堅所部!”
荀彧將自己的分析說出口。
然而他這番話,卻并沒有得到其他人的認同。
即便是劉辯都是一臉凝重地看著輿圖,默不發(fā)言。
誠然,荀彧描繪出來的情景相當美如畫。
董卓在自己的右側(cè)拉好防線,等著孫堅迎頭撞上。
然后在兩邊戰(zhàn)斗最焦灼的時候,劉辯率領(lǐng)的生力軍從孫堅后方殺出。
到時候前后夾擊,孫堅直接死翹翹。
可問題就在于,這副情景,實在是太理想了。
哪怕就是第一個現(xiàn)實的問題,孫堅的目的是哪一座城,走的是哪一條路,對于劉辯而言,此時都是一無所知。
按理來說,正常行軍肯定是沿河而行。
孫堅自己駐扎在葉縣,也適應(yīng)了此理。
葉縣臨近澧河,順流向東,直接通達汝南郡內(nèi)的郾縣。
郾縣位于平輿以北,確實是董卓的后路之一。
可問題在于,孫堅同樣可以沿著東北方向而行,攻破昆陽,甚至在往北,攻破穎陰。
同樣也是董卓的后路。
甚至人家可以沿著澧河東進,中途下船往南,直插吳房。
到時候無論是向東接應(yīng)袁家,還是向西退往荊州,也同樣是非常好的一步棋。
孫堅可以選擇的路太多了。
劉辯手中就這么點兵馬,不可能每一條路都照顧得到。
分兵太多,反倒是會被孫堅給各個擊破。
合兵一處,那純純就是碰運氣。
“西鄉(xiāng)侯,你之前不是和孫堅一起打過仗嗎?你應(yīng)該了解,你覺得他會選擇哪條路。”呂布朝著朱儁問道。
有點想讓自己背鍋的意思。
朱儁很清楚呂布心中的小算計。
萬一自己猜錯了,放跑了孫堅,到時候他又可以在皇帝面前說自己是故意的。
是自己念及和孫堅的舊情,故意選擇了一條孫堅不會走的路。
這種小心思簡直不要太明顯。
朱儁當然不會順著呂布的話說。
而且這種決定接下來行進方向的大事,稍有不慎就會打亂整個棋盤。
朱儁一時間都很猶豫。
兵力實在是太少了。
當然,就地募兵也不失為一種解決方法。
可是就地募來的兵,哪有什么戰(zhàn)斗力可言?
而且募兵的話,怎么說也要在原地待上10天半個月的。
浪費時間。
孫堅不可能給他們這么多時間。
就在這時,劉辯忽然道:“孫堅所圖不過是和袁家匯合,為袁家解圍。文若,你即刻前往前將軍所部,告訴他孫堅東進的消息,允許他先收攏兵力。”
“朕允許他失城,但絕不允許他有太大傷亡。”
“呂卿家,你讓長沙兵將衣物全部換下,并從軍中選出1500精銳加上虎賁,全部穿上長沙兵的衣物,隨朕一起繞道前往新蔡。”
“既然孫堅想和袁家匯合,我們就把他的向南退路徹底斷掉。”
“西鄉(xiāng)侯,你率領(lǐng)剩余兵力全速趕往江陵,奉孝,你配合西鄉(xiāng)侯將江陵控制住,穩(wěn)住江陵之后兵發(fā)吳房,斷掉孫堅和袁家退往荊州的路。”
“既然孫堅想和袁家會合,那便讓他們走到一起,正好省的朕派兵一個一個打了。”
劉辯語速極快。
但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聽得真切。
而且等他們聽完,看著輿圖,仔細思索著劉辯的話,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孫堅既然想去給袁家解圍,與其阻斷孫堅去袁家的路,不如干脆就放任兩方合為一起。
先抽掉兵馬,斷掉袁家向南和向西的退路。
加上北面和東面都已經(jīng)被董卓切割完畢。
到時候即便孫堅和袁家匯合,也不過是甕中之鱉。
把本來左支右絀的局面,硬生生盤活了。
妙哉!
即便是朱儁,此時都很想出聲,給劉辯喝一聲彩。
但他卻說不出口。
因為他很清楚,如今這局面當中,有一環(huán)的兵力最為薄弱。
也最為兇險。
那便是新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