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屯田之民
- 劉辯:從把袁家滿門抄斬開始
- 五花肉肉肉肉肉
- 2104字
- 2025-04-19 10:00:00
郟縣城北。
“臣等不知陛下駕臨,有失遠迎,萬請陛下恕罪……”
郟縣縣令鄭舉帶著縣衙中一眾屬官拜倒。
皇帝御駕親征的消息,郡里面早已經有公文傳達下來。
這點他還是知道的。
可傳達下來的公文,沒說過皇帝要走他這條道。
更沒有讓他安排接駕的工作。
結果今日突然得知皇帝駕臨。
等他得到消息的時候,皇帝距離他所在的郟縣已經只有20里了。
這還了得?
鄭舉是緊趕慢趕,終于是在皇帝入城之前,提前帶著縣衙的一眾屬官,堵住了皇帝。
“起來吧,朕臨時更改行程,未來得及知會于你。何罪之有?”
劉辯瞧著目光遠處的那座縣城,城墻看起來還算堅固。
這讓他稍微安心地嗯了一聲。
“大軍在后面,晚些時候便會到。”
瞧著鄭舉那微微有些僵硬的身子,劉辯輕笑了一聲,道:“朕的大軍不會入城,就在城外扎營。糧草輜重自有后方供應,不勞你操心。”
這話聽在耳朵里,鄭舉頓時長松了口氣。
雖然對皇帝的行程不了解,但對于皇帝此行帶出來的人馬,他還是知道的。
2萬余人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若是把整個潁川郡加在一起,想要供應2萬人馬的軍需,那自然不算困難。
但要是讓他郟縣一個縣去負擔。
把他全身都切成片來,他也負擔不起。
整個郟縣在潁川郡,雖然算是個中等以上的縣,他這個縣令也有600石的品秩。
但由于此前黃巾之亂導致的波及,全縣的人口加起來也不足5萬人。
如果只算居住在縣城里的人,那更是不足1萬。
連1萬人口都不到的小城,怎么可能容納得了2萬兵馬的入城?
那場景,想想都要頭大。
何況哪怕是黃巾之亂以前,郟縣的人口也就5萬出頭。
無論如何都是負擔不起的。
皇帝能替他這個縣令著想,不為難他,著實是讓他松了口氣。
“臣遵旨!”
“你先別急著應,朕的大軍雖然不進城,但朕要交給你一個任務。”
只要大軍不進城,別說一個任務了。
就算是10個任務,那也不在話下。
“陛下請言,臣必為陛下分憂。”
“朕這一次在來的路上,剿滅了一小股黃巾賊,收降流寇2000余人。不過這些人不好隨大軍出征,所以朕打算將其安置在你處,你意下如何?”
不是,在我這安置降卒?
鄭舉頓時覺得頭大。
自古以來,如何處理降兵,都是一件能把人折騰到夭壽的麻煩事。
一群殺人見過血的悍匪,又是造過反的一群人,天生就是不安分子。
更別說許多人還有的同鄉情誼,到時候拉幫結派,搞不好甚至能跟官府頂著干。
順著這些人,官府的威嚴無處安放。
把這些人惹急了,官府今年的政績就別想要了。
就算是費心費力,把事情做好了,朝廷那邊也不算你的功績。
屬于典型費力不討好的差事。
頭疼。
但這又是皇帝親自給你安排的任務,你不接還不行。
抗旨不尊啊,這么大個名頭壓下來,連一點轉圜的余地都沒有。
尤其是對于他這種,朝中無人撐腰的小縣令來說。
鄭舉愁眉苦臉的應聲而起,看的劉辯有些好笑。
面對這種麻煩事,頭疼很正常。
但是敢當著自己這個皇帝的面,把頭疼表現在臉上的,可不多見。
“行了,朕也不是為難你。那些人都是剛被裹挾起來的百姓,又不是什么悍匪大盜,待他們如普通百姓一般就是了。”
“而且這些人,朕不打算讓你隨意安置。你在郟縣給朕選一片無主之地,劃為屯田區,讓這些人在此耕作,官府給他們提供糧種和器具以及耕牛,收成方面,官府和他們五五分賬。”
“做的好了,朕有賞。做的不好,朕要罰。”
劉辯看著鄭舉道:“你聽得清楚嗎?”
鄭舉一時間還沒回過來神。
之前聽到這些人只是剛被裹挾起來的百姓,不是什么悍匪大盜的時候,他確實是挺開心的。
畢竟這意味著好管理,沒什么風險。
但隨著劉辯又開始說上那些屯田的事情,鄭舉感覺自己整個人都不好了。
屯田倒不是什么稀罕詞,朝廷之前也做過相對應的屯田。
最典型的,莫過于當初漢武帝開發西域時,在西域那邊進行了屯田之策。
只不過那時候是軍屯,現在這是叫民屯。
但無論是哪種屯田,對于郟縣來說,都是破天荒的頭一次。
唰——
目光一撇,見到那騎在馬背上的劉辯,好像從旁邊的人手中接過了什么東西,沖著自己這邊扔了下來,鄭舉眼疾手快的連忙接住。
東西拿到手里,下意識地摸了摸觸感,讓他臉色頓時一變。
低頭看去,確定這手中的東西真的是紙,鄭舉一時間都蒙了。
不知道皇帝玩的哪一出。
要說紙張雖然稀奇,但對于皇帝來說,作為賜給臣下的禮物,卻還是未免有些寒酸。
而且這紙張看起來也無甚什么出奇的地方,唯一與眾不同的,就是這封皮倒是厚重不少,還是個明黃色的。
一看,就讓人能聯想到皇家。
但除此之外,也就沒什么太大的特點了。
就算是為了嘉勉自己,這個東西的價值,怎么著也比不上幾匹錦緞啊。
“你既然不說話,朕就當你默認了。”劉辯雙手虛握著韁繩,道:“此物名為密折,關于屯田之事,如果有何情況,你可寫于密折之上,隨時加急呈報于朕。”
“密旨所奏之事,一路封袋傳遞,除了朕以外,其他人無權閱覽。”
“而且此地離洛陽不遠,600里加急,一日便達。”
說完,劉辯直了直腰,沖后方喊道:“徐愛卿。”
徐榮控馬上前,先是瞥了一眼還在低頭震驚著的鄭舉,隨后沖著劉辯拱手彎腰道:“臣在。”
“帶鄭縣令去領他的屯田之民。”
“其余人等,在此扎營!”
“喏。”
鄭舉的眼睛,死死盯著手中那本名為密折的物件,整個人的大腦接近于空白。
密折。
專呈于皇帝。
就這短短的7個字,卻代表著他一個小小的縣令,擁有了能直達天庭的能力。
這其中所蘊含的能量,是多少人夢寐以求,一輩子所不得之物。
自己有了?
自己就這么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