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親政
- 劉辯:從把袁家滿門抄斬開始
- 五花肉肉肉肉肉
- 2077字
- 2025-04-15 20:00:00
鄭玄?
聽到這兩個字,德陽殿上的眾多官員,登時面面相覷起來。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種不真實之感。
原因無他。
這兩個字的分量實在是太重了。
無論是當初先帝也好,還是之前袁隈和何進也好,都征辟過這位名家不止一次。
然而無一例外,沒有一個人成功。
甚至人家連來洛陽都懶得來。
朝廷還偏偏拿他無可奈何。
畢竟和其他士人養望不同。
任誰都能看出來,鄭玄此人根本就不在乎世俗名利。
拒絕征辟,也不是他用來養望的手段。
以人家的身位,其實也用不到這樣的手段。
連楊彪在最開始選擇征辟的對象時,也曾考慮過鄭玄。
但最后思慮再三,還是決定,不自己去討閉門羹吃了。
這才將原本征辟的對象,從鄭玄換成了荀爽。
現在這樣的名滿天下的名士,來洛陽了?
而且還是早已在宮外等候?
這每一個字大家聽的都得明白,怎么連起來就讓人有點聽不懂了呢?
隨著那殿門處,在所有人緊緊注視之下,一個素衣蒼老的身影緩緩出現。
殿內百官們一時間,紛紛屏住了自己的呼吸。
生怕自己錯漏了某些細節。
“草民鄭玄,叩見陛下。”
鄭玄走到德陽殿中央,目不斜視,沖著高坐在御座之上的劉辯,便行了一個跪拜之禮。
楊彪看著那伏在自己身前的脊背,只覺得整個人的手腳冰涼。
鄭玄!
竟然真的是他!
怎么會是他呢!?
這家伙不是從來不參與這些朝廷紛爭的嗎?
自己都從來沒有考慮過,鄭玄會參與進來啊!
尤其是看到鄭玄對劉辯竟然如此恭敬。
楊彪感覺自己心中的那片天塌了。
自己費了那么多代價,轉了那么多心機,才堪堪把當今朝野的士人,籠絡到自己身邊。
但鄭玄只有這么一拜。
自己之前所做的諸多努力,全部都要付諸東流。
馬融、陳球的得意門生,第五元先、張恭祖也對其稱贊有佳。
盧植是他同門,作為當初和他理念相爭的何休,最后都嘆服自己的這位對手,說下了那句著名的“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門下弟子更是不計其數。
鄭玄如果旗幟鮮明地支持陛下,旁人不說。
盧植這位如今在朝廷中影響力同樣非同一般之人,是絕對會站在鄭玄身邊的。
而盧植和鄭玄那諸多門下弟子,立場自不必再說。
馬融的地位倒是要高于鄭玄一些,但鄭玄作為人家的得意門生,野中甚至有傳言,說這兩人是亦師亦友的關系。
馬融會主動站出來反對鄭玄嗎?
不能說可能性完全沒有,但只能說是微乎其微。
楊彪就算是再蠢,也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這種虛無縹緲的可能之上。
恨!
明明只差一點。
就差一點!
太常出列,拿天象說事,只要皇帝和荀爽沒有辦法合理反駁,朝中百官就仍然會保持沉默。
自己就還是優勢。
但是現在……
看著劉辯那一臉欣喜的從御座之上走下,牽著鄭玄的手起身。
楊彪直感覺自己的眼前已經天地翻轉。
周圍好似還有他人在說話,但具體說的是什么,已經聽不真切了。
嗡嗡的。
真的是太吵了。
腦海中閃過這么最后一個念頭,楊彪便感覺自己的眼前一黑。
整個人再也聽不到外界的聲音了。
……
中平七年二月初一。
鄭玄入洛,言順天承運,奏請陛下念天下蒼生,及冠親政。
御史中丞楊彪當眾昏厥于德陽殿。
尚書令丁宮彈劾太常周元玩忽職守,劉辯開恩,特赦太常周元,著其免官歸家。
司隸校尉王允率先出列稱善,百官附和,并同奏請皇帝及冠。
二月初二,帝王服玄端禮服,立于阼階,宗正劉表執禮。
初加緇布冠,祝曰“棄爾幼志,順爾成德”;次加皮弁,配劍履,誓“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終加袞冕,十二章紋加身,誦“受天之慶,黃老無疆”,定天命所授。
帝酹酒祭天,行稽首禮。
禮成,更十二章紋龍袍,執玉圭,率百官祭告天地宗廟,昭告天下親政。
冠冕十二旒垂目,充耳懸玉,告天佑下民,作之君。
改元初平。
當日,御史中丞楊彪面圣,奏請辭官歸家,帝不允。
二月初三,擢封鄭玄為太傅。
御史中丞楊彪再奏辭官歸鄉,帝不允。
二月初四,尚書仆射周毖奏請糾察前任弊政,還典軍校尉曹操清白,帝允之,并念其有功,特擢尚書仆射周毖為御史中丞,統領御史臺。
御史中丞楊彪又奏請辭官歸鄉,帝不允,然御史中丞楊彪涕淚陳奏,帝動容,終允之。
二月初五,典軍校尉曹操回洛,面圣謝恩,同時彈劾召陵縣令謝誠等十二人于當地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等大罪九狀,帝大怒,著御史中丞周毖徹查此案。
原御史中丞楊彪偶感風寒,病于家中,不能成行。
帝率群臣親視之。
二月初六,帝念司空荀爽勤勉,賜其同參錄尚書事。
并調宗正劉表為太常。
二月十六,御史中丞周毖上呈召陵縣令謝誠等十二人罪狀,并牽連原太常周元等二十七人出使匈奴之貪墨罪,朝野震動。
帝著令廷尉府復審。
二月十八,廷尉府復審,認定召陵縣令謝誠及原太常周元等三十九人罪狀屬實。
帝大怒,罰抄沒其家。
同日,原太常周元及召陵縣令謝誠二人咬舌自裁于獄中。
次日,原定陵縣令山悅等三十七人,亦被發現自裁于獄中。
……
長樂宮。
“皇兒,三十九家……未免太狠了些吧?”
雖然古代有后宮不得干政的傳統,但這明顯不適用于大漢。
何況這次是整整39人,前后兩日被發現自裁于獄中。
這其中還有原太常周元這樣的高位。
太常啊,那可是九卿之首。
朝野之震動,即便是想瞞也瞞不住。
更何況劉辯干脆都沒瞞。
“唔……母后宮里的粥真好喝。”劉辯扒著碗道。
這段時間,他可是一抒前幾個月以來的悶氣。
連帶著氣色都好了不少。
何太后當然看出了,劉辯就是在故意岔開話題,不由得笑著彈了下他的腦門。
“討打,母后在跟你說正事!不許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