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將計就計
- 劉辯:從把袁家滿門抄斬開始
- 五花肉肉肉肉肉
- 2210字
- 2025-03-22 16:00:00
太傅府。
已經脫下戎裝的袁術輕聲走了進來。
而在堂內早已等候多時的袁紹,在袁術坐下之后,道:“公路可是讓叔父一頓好等,不說點什么嗎?”
“我可不像某些人,做完就能什么都不管不顧的走回來,也不怕被人瞧見了。”
袁紹呵呵笑道:“公路倒是硬氣,不知道的,還以為抄十常侍老家的信,是你袁公路寫的。”
“寫幾個字而已,得意什么?”
“沒有我袁本初寫的信,會有你今日之功?”
“……”
袁紹袁術兩兄弟斗嘴是常有的事情,袁隗早已習慣。
何況如今坐在首位上的袁隗心情大好,所以他并沒有立刻打攪袁術和袁紹的雅興,而是故意等了一會兒,讓他們多斗了兩次嘴之后,方才將他們打斷。
“公路,本初,你們二人的功勞,袁家不會忘記。只是如今還有外敵未凈,切莫在此生亂。”
“叔父教訓的是。”袁術率先道:“不過如今十常侍已經皆被我等誅殺,何進何苗兩兄弟業已慘死,不知如今還有誰可稱為是我袁家的外敵?”
“公路真是自信,不過自信是好事,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可就是大事了。”
袁紹對這位同族的弟弟并沒有好語氣,此刻更是毫不留情地譏諷道:“身為虎賁中郎將,竟然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讓幾個宦官帶著皇帝逃出了城去,這要是換作了我,真是連想都不敢想。”
袁術知道自己理虧,畢竟是在自己的職責管轄范圍之內,出了這么大的紕漏。
但面對的人既然是袁紹,他并不愿意就這么認輸,只是繼續嘴硬道:“少光說我一個人,當初你也在宮里,怎么不見你把那幾個宦官攔下?”
“何況誅殺宦官不是你的任務嗎?跑了個領頭的,自己都沒發現,還好意思怪我?”
袁紹挺身道:“我若是你的職位,斷不會讓宦官出逃的事情發生。”
袁術不甘示弱,同樣挺身道:“嘴上逞能一把好手,沒做到就是沒做到,盡往我身上潑臟水算什么能耐?”
袁隗倒是很樂得看見袁紹袁術兩兄弟自己在那里斗嘴,不過聽得多了也有些煩,何況還是在商量重要事情的時候。
“行了,你們兩個人消停消停。”
袁隗此時說話還是相當有分量的,一句話說出口,袁紹袁術兩個人頓時就停止了爭吵。
喝了口茶潤嗓子,袁隗繼續道:“情況我都了解,當時情形混亂,那些個宦官們本身又是精通這些個偽裝躲藏小道之人,不慎放漏了幾個也在情理之中。只是真正麻煩的地方在于顯陽苑。”
“顯陽苑?”
袁紹袁術兩兄弟,該斗嘴的時候斗嘴,但在不該斗嘴的時候還是相當識趣的。
尤其是顯陽苑這三個字一出,哪怕是神經大條如袁術,也都知道事情還遠沒有結束。
畢竟其他人他們都可以不放在眼里,但顯陽苑里如今駐扎著的,可是董卓和他麾下最為精銳的西涼兵。
“董卓那匹夫又有動作了?”袁術率先道。
袁隗點了點頭,輕聲說道:“剛剛我安排在顯陽苑附近的線人回報,說是今天夜里,董卓帶領了30余騎,直奔北方而去。”
只帶了30多名騎兵,不是傾巢出動,而是臨時有事。
不過看起來,這件臨時的事情一定事關緊急,緊急到董卓本人都要親自出馬,而且還在北邊……
袁紹袁術立刻想到了,今天夜里發生的最關鍵的一件事情——皇帝!
“叔父的意思是,董卓去找皇帝了?”
“不對,董卓哪里來的消息?他怎么知道皇帝往北邊跑了?”
如果說參與了今天夜里皇宮的事情的人,知道皇帝往北邊逃了,那尚且還是情理之中。
董卓一個都不在洛陽城中的人,是如何知曉皇帝這么緊要的事情的呢?
袁術目光一凝,“城中還有其他家給董卓通風報信?”
“可能性不大。”袁紹卻是搖了搖頭,道:“城中誰不知道董卓是我袁家的門生?如果是想拉攏董卓,光憑這么一條消息可不太夠。”
“畢竟找到皇帝的關鍵并不在于找到皇帝,而在于找到皇帝之后的事情。”
“何況以我對那些家族們的了解,若是他們得到了這樣的消息,與其把這條消息送給董卓,他們恐怕更想親自去把皇帝接到手中。”
袁隗聽到這話,頗為贊賞的點了點頭,道:“本初所言不錯,我已得到確切消息,崔烈帶著幾名朝中的公卿,第一時間便前往北面去接皇帝了,出發時間甚至還要早于董卓之前。”
聽到這話,袁術也跟著安靜了下來。
“要是這么說的話,莫不是和崔家不對付的那幾個家族?從而為了把我們袁家也拉下水來?”
袁隗頷首道:“大抵如此。只是具體是哪一家還是哪幾家,我尚不知曉。”
“管他是哪幾家,不過都是群只敢躲在別人后面的肖小之徒。”
袁術哼哼道:“既然反正皇宮里的事情已經結束,不如我們現在就派人去守著北面,把皇帝從他們手中接過來。”
“我就不信,他們真敢當面跟我們袁家鬧?”
袁隗對袁術的話并未做出評價,只是看向了另一邊沉默不語的袁紹,道:“本初可有何想法?”
“回叔父,侄兒以為,既然董卓愿意當這個刀子去接皇帝,不妨我們就順了董卓的愿。”
“詳細說說。”
袁紹繼續道:“董卓姓董,而且一直以來和董承關系匪淺,按照董卓的想法,他真正想攀的恐怕是董太后的親戚。”
“而董太后生前最喜歡的皇子便是劉協,若是我們能給董卓透些個口信過去,就說若是他愿意做大漢的忠臣,遵循先帝遺愿,立皇子協為皇帝,廢掉皇子辯,我們便可推保它為三公之一,許他榮華富貴。”
袁術微微一愣,頗為懷疑地看著袁紹,“你說的簡單,董卓會做這么傻的事情?冒天下之大不韙啊。”
“一個涼州匹夫,他知道什么彎彎繞繞?何況不過是效仿伊尹霍光之輩,連我們袁家都暗中表示支持,董卓沒有理由不嘗試一番。”
袁紹輕笑道:“當今皇帝年歲已經不小,而皇子協只有區區八歲,又能和他董家扯上些關系。他董卓若是想做個權臣,自然知道該選誰為皇帝。”
“至于我們,順水推舟靜觀其變即可。如果是天下皆反對,我們不過是損失一個董卓而已。”
說著,袁紹看向袁隗,語氣極具誘惑力地道:“但若是能成,那便證明漢數已盡,叔父何不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