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 劉辯:從把袁家滿門抄斬開始
- 五花肉肉肉肉肉
- 2026字
- 2025-04-09 10:00:00
尚書臺。
“回稟楊公、崔公、丁公,那曹操反應極大,口中一直呼喊著要找陛下評理。”
奉命回來的周毖,正在和楊彪三人訴說著曹操的反應。
“而且那曹操蠻橫無理之極,不僅不謝恩,反而還讓府中家奴把下官打了出去……”
瞧著周毖身上確實有些皺巴的官袍,以及那略顯凌亂的發髻,楊彪三人都不由得相信了周毖所說的話。
或者說,周毖所說的話,也正是他們心中對曹操的預計。
“你做事辛苦了。”楊彪隨意道:“去賬上支錢二緡,回家休沐半日吧。”
做了這種臟活累活,還平白無故挨了一頓打,不給點好處是不行的。
何況用是朝廷的錢,交的是自己的關系。
楊彪絲毫不心疼。
“謝楊公!”
周毖朝著楊彪三人躬身行了一禮,隨后慢步退了出去。
等周毖離開,崔烈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剛剛周毖回稟曹操反應的時候,他就已經在強壓著自己的嘴角了。
如今沒了外人,自是毫無顧忌。
“宦官之后就是如此粗鄙。”
“話說這毆打同袍,就該再參他一本!”
楊彪同樣嘴角翹起。
不過他明顯要比崔烈克制的多,沒有像崔烈那般毫無顧忌地放肆大笑。
“陛下用的人,還是要給陛下留些面子的。”楊彪輕聲說道。
“哈哈,他曹操作為陛下用的人,自己不給陛下爭面子,還敢自詡忠臣?我呸!”
崔烈言語之間,毫不掩飾著對曹操的鄙夷。
等笑的差不多了,崔烈語氣稍稍嚴肅了一些,道:“不過這曹操要是真去見了陛下,那該如何?”
劉辯如今不在深宮之內,雖然他們也多次請皇帝回宮,但皇帝每次都以考核沒有完成之說推辭。
這讓他們也無可奈何。
畢竟在尚書臺的權利都把握在他們手里了,要是還管皇帝該住在哪……
未免有些說不過去。
影響也不好。
畢竟他們現在,名義上還只是輔政。
并非是權臣。
而皇帝如今居住在顯陽苑的事,又不是什么隱秘。
曹操只要稍加打聽便能知道這件事情。
難道還要攔著曹操不讓他去嗎?
當街如此行事,影響也確實太惡劣了些。
畢竟那曹操怎么說,也是如今朝廷的大司農。
“崔公不是說了,那曹操毆打同袍嗎?”楊彪翻閱著手邊新的一封奏章,隨口說道。
崔烈先是一愣。
不過他很快就琢磨明白了楊彪口中說的意思,頓時兩眼放光,撫掌大笑。
“楊公說的在理,說的對啊!”
曹操作為大司農,九卿之一,朝廷自然不能隨隨便便就限制人家的出行。
但如果師出有名,事出有因呢?
何況還是曹操自己毆打同袍在先。
打的還是尚書臺的一名尚書。
簡直就是送上嘴邊的借口。
御史彈劾,廷尉調查。
楊彪這個御史中丞自不必多說。
廷尉那邊,恰好崔烈自己之前就是廷尉。
如今董卓不在洛陽的情況之下,剛好他可以把自己原先的影響力施加一二。
可謂是水到渠成。
“楊公覺得什么時候好?”
畢竟合理合規的章程,總是要由御史臺那邊先開頭。
崔烈得問問楊彪的意見。
好在楊彪也樂得給崔烈這個面子。
“宜早不宜遲,就明日吧。”
“哈哈,甚好!”
崔烈撫掌稱善。
就在兩人正開心的時候,就看到尚書臺的一名吏員快步走了進來。
這讓崔烈不由得正了正自己的身子。
“何事?”
“啟稟太尉,外面有人自稱是臨晉侯府的,有要事上呈。”
那吏員說著,便呈上了一份秘紙。
光是看書寫的材料,就知道事情不簡單。
崔烈正色看向旁邊的楊彪。
“拿來讓我看看。”
楊彪微微皺眉,伸手接過吏員手中的秘紙。
等他看過之后,揮手打發吏員道:“你先下去吧,告訴來人,事情我知道了。”
“喏。”
吏員低著頭拱手退出門外。
崔烈不由得詢問道:“楊公,可是什么要緊之事?”
“手下人來報,說是曹孟德已經入了顯陽苑。”
崔烈聞言,立時瞪圓了眼睛。
“怎么回事?竟然如此之快?”
崔烈本以為曹操最快,也得明天才能反應過來。
到時候搶在他之前把流程走完。
也不奢求把他關進牢獄。
畢竟曹操現在還擔任著,督運前線糧草轉運之事。
只要準他將功折罪,打發他離開洛陽,去往前線,繼續督辦糧草轉運一事就好了。
結果他們這邊才剛剛定下策略,曹操那邊已經到了顯陽苑?
這何止是比他們快了一步?
“恐怕這曹孟德在來洛陽之前,就已經備足了功課。”楊彪隨口道。
按照時間推算,曹操幾乎是在得了尚書臺這邊的批復之后,就立刻去了顯陽苑。
指不定曹操一開始,就沒指望著,尚書臺這邊能通過他的奏章。
想想也是,曹孟德能把前線糧草督運之事做的如此妥善,怎么說也是個人才。
不該會犯這種蠢病。
這叫什么?聲東擊西?
楊彪往深想了想,估摸著曹操是準備借著這件事情,來抨擊尚書臺的不作為。
呵……
楊彪心中不由得冷笑一聲。
看來小皇帝明顯是等不及了。
顯陽苑的日子到底還是不怎么好過。
把各大世家子弟捏在手里,捏了四個月,結果整個朝局紋絲不動。
直接讓小皇帝分化朝堂百官的計劃破產。
現在又叫回曹孟德。
難道憑他曹孟德一人,就能翻天了不成?
天真!
將秘紙重新折好,放進懷里,楊彪面色如常地道:“無非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當初楊某特地將駁斥曹孟德屯田一策的理由去了些,為的就是今日。”
“崔公丁公不必憂懷。”
“若是楊某所料不差的話,估計陛下要不了多久,就會傳旨前來,讓我等去覲見。”
“我等安坐就是。”
啊哈?
雖然不知道楊彪到底都做了些什么準備,但看到楊彪如此胸有成竹的樣子,崔烈也安心了不少。
畢竟他們現在還在一條船上。
沒有自己,他楊彪一個人也應付不了大局……
大概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