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子廉,你有大將之才(1/3)
- 劉辯:從把袁家滿門抄斬開始
- 五花肉肉肉肉肉
- 2019字
- 2025-04-08 10:00:00
曹洪在地上隨便撿了根樹枝,一臉興奮地指著輿圖上的汝陽所在。
“如今王師的兵力全部集中于汝南郡,若是袁紹派遣自己的親信繞過汝南,在后方舉事……呃,不對。”
曹洪說著,語氣不由得隨之一頓。
賈詡剛剛才說過,汝陽在前幾日遇襲。
董卓身經(jīng)百戰(zhàn),怎會不考慮到袁紹派兵,在后方襲擾的事情?
相反,這一路以來,董卓統(tǒng)兵可謂是穩(wěn)扎穩(wěn)打。
沿途絕不輕敵冒進(jìn)。
甚至如今,平輿就在眼前。
董卓還要派人,去調(diào)查一番平輿的虛實,再行計較。
分兵把守各條要道。
袁紹就算是派人僥幸突出封鎖,頂多能逃出個十幾二十人。
又有什么意義?
“不,不是不對!”
曹操卻在聽到曹洪所言之后,眼中猛地亮起。
如驚喜一般扭頭看著自己的這個從弟,曹操恨不得抱著他的臉,啃上一口。
“子廉,你有大將之才啊!”
“啊?我嗎?”曹洪抬手撓了撓自己的后腦勺,不知道曹操何出此言。
不過聽起來倒是讓人挺開心的。
要是真有那一天就好了。
曹操卻并不理會曹洪的思緒,而是又轉(zhuǎn)過頭來看著被攤在地上的那張輿圖,眼睛死死盯著,上面所寫著的汝陽二字。
憑心而論,董卓所作的一切可稱天衣無縫。
步步蠶食袁家的勢力范圍。
并且借著朝廷的名義,切斷所有和袁家有可能進(jìn)行往來的勢力。
袁家起兵本就倉促,加上這些新征募而來的兵卒,野戰(zhàn)能力完全不是董卓麾下精銳的對手。
除非再來一遍天降隕石之類的故事,否則袁家敗亡是遲早的事。
但董卓千算萬算,卻獨(dú)獨(dú)算漏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袁家的名望。
當(dāng)然,這也不能怪董卓短視。
畢竟這種高門大族的名望,是董卓這輩子都沒經(jīng)歷過的。
而且這種高門大族的名望,也不是隨便一個族望,就能做成事的。
但董卓的對手偏偏是汝南袁氏。
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
而袁紹又是袁家名氣最顯的那一位。
這就代表著,袁家和那些普通的族望不同。
對于普通的豪門大族而言,他們的影響力僅限于在當(dāng)?shù)亍?
出了家族所在的郡治,影響力便是銳減。
甚至近乎于無。
然而袁家不同。
只要有一個足夠份量的人,加上一些口舌之才,或是一點其他的什么利益。
袁家便可以在其他一個,除去汝南之外的地方,也能造出如同汝南一般的聲勢來。
換句話說。
袁紹一個人,便是一支千軍萬馬。
根本不需要如同董卓和曹洪所想的那樣,非要有個數(shù)百上千人突破封鎖,繞至后方才能造出聲勢來。
只要他能把自己的身份運(yùn)用得當(dāng),袁紹一個人就足以做到這些。
而憑借袁紹的能耐,曹操毫不懷疑的相信,袁紹一定能把自己的身份利用到極致。
所以前幾日的汝陽,根本不是袁家的垂死掙扎。
而是袁家最關(guān)鍵的破局所在!
那一千多人,根本不是為了打下汝陽城去的。
而是為了送袁紹一個人突圍!
當(dāng)然,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猜測。
但曹操敢肯定,這絕對是那袁本初所做的謀劃。
何況對于袁本初而言,他歸根結(jié)底也只是一個小婢所生之子。
在袁家,類似袁術(shù)這般出身,意圖和袁紹爭權(quán)奪利的人,恐怕絕不是個少數(shù)。
逃出汝南。
對于袁本初而言,反倒是從此以后如同龍出升天,魚入大海,再也不受羈絆。
絕對如此!
“好你個袁本初!”
曹操猛地錘了下手,突然出聲。
把旁邊的曹洪嚇了一跳。
不知道這事,怎么又跟袁本初扯上了關(guān)系。
剛剛不是還夸我來著呢嗎?
“兄長?”瞧著滿臉后怕的曹操,曹洪不由得低聲試探了一句。
“子廉,備馬,我要回洛陽!”
……
“無稽之談,無稽之談嘛!”
尚書臺。
手捧著一卷由大司農(nóng)曹操所寫,事關(guān)屯田一策的奏章。
崔烈微微后仰著身子,一邊粗略地瞧著,一邊忍不住嗤笑。
也不知道那曹孟德發(fā)了什么瘋。
竟然說要在關(guān)中地區(qū)進(jìn)行屯田之策。
還說什么,袁本初已然潛逃出了汝南。
豫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乃至揚(yáng)州,未來皆有可能因此而生亂。
朝廷需早做準(zhǔn)備。
于關(guān)中地區(qū)進(jìn)行屯田,充盈國庫,以備不時之需。
看的讓人直想笑。
讓你這個帝黨,當(dāng)了大司農(nóng)還不夠。
現(xiàn)在還想插手軍政?
而且把這屯田之策,還就如此正大光明地送到了尚書臺。
不是……
崔烈甚至想把曹操那小子拽過來,扒開他的腦殼,好好瞧一瞧,腦子里邊都裝了些什么東西。
“楊公,你也看看罷……”
笑了好一會,崔烈才把那奏章合了起來,遞給旁邊的楊彪。
楊彪早就好奇,這讓崔烈笑的如此開懷的奏章,到底上面寫了何事。
拿過之后,立時仔細(xì)看了起來。
不過才看了兩三行,楊彪嘴角便也有些壓不住了。
遭笑。
確實太遭笑了。
“崔公以為如何?”
“大司農(nóng)不知朝廷艱難,合該狠狠駁斥一番。”崔烈道。
還要駁斥一番?
楊彪對崔烈這手殺人誅心,微微訝然。
曹操是鐵桿的帝黨。
現(xiàn)在對曹操的奏章,用圣諭狠狠駁斥。
不得不說,確實有一種另類的喜感。
換做是楊彪自己,絕不愿意將此事做的如此之絕。
不過要是崔烈所提嘛。
樂見其成就是了。
“崔公所言甚妥。”
楊彪附和了一句,隨后轉(zhuǎn)頭看向另一邊的丁宮道:“丁公,你來執(zhí)筆如何?”
看奏章的時候沒我份。
現(xiàn)在想起來還有我這么個人了?
丁宮直想罵娘。
這段時間在尚書臺待著的,是越來越憋屈。
最開始,自己還算是能勉強(qiáng)參與進(jìn)去朝廷決策。
崔烈和楊彪也會給自己一點薄面。
但隨著時日漸長,自己剩下來的這點薄面,也開始為人所忽視了。
好歹我也是個尚書令。
之前幫著何進(jìn)和袁隈打工的時候,也沒這么慘過。
真是欺人太甚。
丁宮心中怒火中燒。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