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令尊安好?
- 劉辯:從把袁家滿門抄斬開始
- 五花肉肉肉肉肉
- 2045字
- 2025-05-12 10:00:00
30人!
王慎回家的路上,一直緊鎖著眉頭。
雖然魯芳最后還是改了口,把原來給大家分配的100名青壯,改成了30人。
但話又說回來。
對于他們各家來說,30名青壯同樣是一個極其肉疼的數字。
畢竟他們各自家中絕大多數的家產以及人口,都不在城中。
大量的良田都是在城外。
也就是之前察覺到風向有些不對,為了能夠積存力量,他們才從城外的各自田莊當中,調出了一部分人手進城,來保衛他們自己的家。
眼下葛陵的城門都已經完全關閉,他們自然也不可能再出城去增調人手,所以所有的人手,都是要從他們現在在城里的,這些人手當中去選。
所以魯芳如果之前還是咬著,他所定下來的100那個數字,不是他們想不想的問題,而是他們真的拿不出這么多人手。
之前所說的那些話也并非全都是在搪塞,而是如果真的要定這些人手的話,家族當中所有男女老幼,真就得全都一起上了。
眼下人數變成了30,倒是讓大家稍稍喘了一口氣,但也僅限于,不至于讓大家把自家的嫡系子孫扔上前線。
而他們之前從城外所調集進城的那些人手,都是要被魯芳征調的。
早知道,這些人可都是他們家族當中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好手,專門用來當各自家族當中的底牌。
也是最為關鍵且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現在就要這樣把這些人都交出去,這怎么能讓他覺得舒心呢?
只是魯芳現在擺明的是一點情面都不留,他們也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
王慎苦著一張臉回府,剛一進大門,就有耳房過來稟報,并且遞上來了一副名帖。
這是高門大族之間,互相登門拜訪時的關鍵禮數。
王慎并不陌生,但他只是覺得稍微有些奇怪,畢竟都到這個時候了,大家都早就應該互相回家,頭疼眼下的麻煩事兒了。
怎么還有人有功夫閑逛,而且還單獨要來拜訪他家?
而且就算是想要拜訪的話,也完全可以在大家剛出縣衙的時候就提前打個招呼,沒必要還非得遞上名帖。
王慎一邊疑惑著,一邊從耳房那邊把名帖接過,結果仔細打開,看到了最后的落款之后,不由得臉色一變。
弘農楊修!
楊修這個名字他并未聽過,但前面加了弘農兩個字,指向性就未免太過明確了。
弘農楊氏!
這可是當今整個天下,也算是數一數二的有名望族了。
聽說前段時間在朝堂之上只手遮天的楊彪,便是弘農楊氏。
只不過這家伙并沒有得意太長時間,就被皇帝以雷厲風行的手段直接干掉了。
但這家伙事后并未遭到清算,而是還跟皇帝上演了一通三辭三讓之理,算是完美抽身。
楊家即便是在朝堂上已經處于頹勢,但也不是他們這一個小地方的王家,可以相比擬的。
而且最關鍵的是,他從未聽過有楊家的子弟,到他們葛陵這邊游學。
楊修!
王慎在心中反復琢磨著這個名字,不知道這個家伙此行的來意,到底是看的哪一邊。
尤其是根據傳言當中的楊彪,雖然他之前是和皇帝并不對付的,但最后能以一個還算體面的方式下場,很難說,是不是跟皇帝達成了某種妥協和合作。
但也不排除是因為楊家勢力過大,以至于皇帝即便打倒了楊彪,卻仍然不敢清算整個楊家。
而楊家仍然心存不滿,想要借此重新掌握權力。
哪種都有可能。
王慎越想越覺得自己手腳有些發涼,感覺自己平白無故的,被卷入了一場極大的政治漩渦當中。
沉吟片刻之后,他朝著身邊的耳房問道:“前來送名帖的人,現在在嗎?”
“回家主的話,此人就在耳房候著呢。”
“來多久了?”
“就在家主剛剛離去之后不久,此人便登門拜訪,并且自稱是弘農楊修。”
在自己剛剛離去之后不久。
那就是自己之前去縣衙赴會的事情了。
所以是早有預謀還是僥幸恰好?
王慎的目光一陣忽明忽暗。
眼下賊兵大軍壓境,整個葛陵風雨飄搖,此刻城內又冒出來這么一個不安定的信號,這很難不讓他多想那么幾步。
“把他帶到書房,一路上不要讓其他人見到,我在書房等他。”王慎很快做了決定。
畢竟是弘農楊氏出身,人家能主動登門給自己送上名帖,那便是代表著抬了自家一下。
高門大族之間,這種你抬一手我抬一手的事情是很重要的。
甚至要比整個家族的興衰存亡,還要重要一些。
無論如何,人家既然愿意給自己這個面子,那自己人就必須得見上一見,何況對于楊修這號人物,王慎隱隱約約地覺得,很有可能會成為眼下復雜局面的破局點。
最起碼也要先看看這家伙的立場是什么。
王慎在下人的服侍下換了一身常服,隨后先到了書房。
很快就有耳房帶著一個少年人的身影走了進來。
朝著王慎躬身行了一禮之后,那個耳房一句話也不說,把人帶到位之后,就直接緩緩退了出去,隨后將書房的門關好,自己一個人守在了外面。
“弘農人氏楊修楊德祖,見過王家家主。”
楊修率先朝著王慎躬身行禮。
此刻的楊修只是很普通的一身衣裳,和尋常百姓沒有太大區別。
若不是這家伙自稱是弘農楊氏,王慎還真的很難在人群當中一眼發現他的不凡之處。
看眼下仔細打量,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和清秀的面孔,尤其是這一番極具禮節的做派,確實不是普通百姓家能培養出來的子弟。
“令尊安好?”王慎用著平淡的聲音問道。
“我已離家許久,不曾知道家父現狀。”
楊修的話,將王慎頓時干的沉默了。
老話說得好,父母在,不遠游,尤其是這種不知家父現狀的話,放在眼下的時節,可是相當不孝的一件事情。
楊修身為弘農楊家子弟,不可能不知道這點道理。
但他仍然這么說了。
那就只能說明一點。
這家伙,不是跟他父親同一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