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忠心
- 劉辯:從把袁家滿門抄斬開始
- 五花肉肉肉肉肉
- 2013字
- 2025-05-10 10:00:00
劉辯看著傲然出列,慷慨激昂的楊修,沒說話。
片刻之后,他才緩緩點頭,“既然你愿意毛遂自薦,那朕就允了你這份差事。”
“如果是你能成功勸說葛陵令獻城投降,朕定有重賞!”
這話聽在耳中,楊修的眼底,不由得升起一絲火來。
要的就是這番話!
之前他給徐榮提計策,讓徐琨帶人先潛伏到城堡的后軍當中,然后趁機攪亂陣型。
雖然最后計策成功了,但也同樣因為徐琨打得太好,出乎了他的意料,以至于他在這件事中的光彩,被遮蓋了不少。
皇帝得知此事是他提出的計策之后,也單獨召見了他,并嘉獎了幾句。
但也只是嘉獎了幾句而已。
毫無疑問,這并不是楊修想要達到的效果。
楊修的目光是和荀彧,郭嘉兩人平起平坐,甚至要比那兩人還要高上一頭的。
眼下自己立的這份功勞,顯然在皇帝眼中沒那么大分量。
所以還需要一些新的功勞,在上面添磚加瓦。
不過好在就眼下這情況,想要立功并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
汝南戰事還遠遠并未結束,袁家依舊高坐在平輿城中。
往后的功勞,能被自己選的地方不要太多。
甚至就如同眼下這般,功勞不就自己撞到懷里來了嗎?
當然,想要勸說葛陵令獻城投降,確實有難度。
但也就是因為這種有難度的事情,才能更彰顯出自己的實力。
才能更容易讓自己獲得皇帝的青睞。
“你有何想法?可需要朕做些什么?”
劉辯并不是一個只會把任務分配下去,然后就什么都不管的主。
想要勸說葛陵令投降,很好的口才固然是重要的。
但同樣也需要一些其他的助力因素。
無論是金銀財帛還是美女,亦或是其他的什么。
當初高祖離間霸王和范雎,同樣也是用大筆的金銀開路。
“回陛下,臣不求其他,只求陛下能將孫家這些賊人的賊首,在葛陵城下高懸示眾。”
楊修躬身回禮道:“如此,臣便有把握可以說服葛陵獻城投降。”
竟然不要金銀的嗎?
劉辯不由得多瞧了一眼楊修。
楊修此時還年少,臉上仍然殘留著一絲稚氣。
但那幅堅定的語氣,仿佛讓劉辯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藏在身體中的那顆,想要立下蓋世功名的心。
片刻之后,他緩緩點頭,朝著身邊的呂布吩咐道:“呂卿家,你領一隊精銳將賊首砍下,前往葛陵城下示眾。”
“喏!”呂布抱拳應道。
“楊德祖。”劉辯說完目光重新看向楊修,一臉地嚴肅道:“朕會親率大軍在葛陵城下扎營,為你鼓噪聲勢。”
“臣謝過陛下!”
……
等到呂布和楊修兩人一同離開之后,劉辯便率領大軍準備向葛陵開拔。
無論到時候楊修能否做成,葛陵都是極為重要的一個關鍵節點。
能做成自然最好,要是做不成,那也只有強攻這一個選擇了。
所以大軍當然不可能離開,更不可能直接回新蔡。
當然,眼下的戰場還沒打掃完,所以還要多等一會。
在等的過程當中,劉辯不由得看向徐榮。
“玄平,朕看你似乎有話想說。”
剛剛在楊修走出來,提議自己作為使者,勸說葛陵令投降的時候,徐榮臉色不由得變了變,似乎是想反駁,但最后沒說出口。
眼下楊修已經離開,劉辯還是想聽聽徐榮的想法。
“回陛下,臣以為楊修……不是很可信。”
嗯?
劉辯很是詫異地瞧了一眼徐榮。
以他對徐榮性格的了解,這不像是從徐榮的嘴里能說出來的話。
尤其是在別人背后說別人壞話,還是對那個人的上司,說這個人的壞話,這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職場的大忌。
雖然說現在楊修是徐榮的下屬。
但他們的身份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都是天子門生。
真要是論起來,再把各自的家世加進去,不見得誰比誰高貴。
“陛下請恕臣多嘴,只是楊修此人確有才華,但畢竟是楊彪之子。”徐榮當然知道自己這番話,會讓皇帝對自己產生一些不好的想。但他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將自己的判斷說出來。
畢竟為君分憂。
哪怕是說些逆耳的忠言,該說還是要說。
徐榮繼續道:“楊彪雖然告老歸鄉,但臣心中總覺得不踏實。”
“哈……”劉辯失笑地搖了搖頭。
果然,徐榮還是自己想象中的那個老樣子。
做事情有點死板,類似于一根筋。
想事情的時候也是。
“玄平,你只看到了楊修是楊彪之子,但卻沒有看到他們兩個是兩個人。”
劉辯很是淡然地朝著遠邊望去,語氣悠悠地道:“你和楊彪共事這么長時間,你可察覺得出此人是個什么樣的人?”
什么樣的人?
徐榮不由得歪頭皺眉,認真想了想。
“臣以為楊彪是個很有想法的人。”
劉辯笑著點了點頭,算是表示認可。
“說的不錯,但還不完全。”
劉辯目光在周圍其他人的身上掃了一圈,悠悠道:“論才學這些人都所差無幾,論想法,楊修能想到的事情,難道其他人就想不到嗎?”
“但這么多人當中,只有楊修一個人敢站出來,擔這份重任,敢站出來為朕分憂,玄平,你可知道這是為何?”
徐榮低下頭道:“臣不知。”
“那是因為楊修心中有志向,有抱負。”劉辯輕輕揮了下馬鞭,語氣似是長嘆道:“而他愿意站出來,那是因為他把朕看做了,是他實現自身抱負志向的,一條通天之路。”
“楊修這種聰明人,沒有什么事情在他們的心中比自己的志向和抱負更為寶貴。哪怕是自己的父親。”
“只要他還把朕,看作是他實現志向和抱負的,一條通天之路,那么莫說是一個楊彪,就算是10個楊彪加起來,也撼動不了他對朕的忠心。”
“至于其他人。或許他們要比楊修對朕更為忠心。”
“但是這天下災荒連年不斷。”
“難道是一顆忠心就能解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