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飛石比斗
- 水滸之我乃人間太歲神
- 半囚居主人
- 2320字
- 2025-06-13 02:50:34
翌日一早,張清出了酒肆,往東走了一二里,瞧瞧左右無人,踅進一處無人巷弄。
巷子里有一株合抱粗的槐樹,正對著一座院落,院門緊閉著。
張清上前拉住門環,三輕兩重,連續叩擊兩次。
“吱呀”一聲,一個伶俐小廝探出頭來,見是張清,將其讓了進去。
“統領要的馬匹,已經準備妥當,喂了好幾日精料,刷洗得干干凈凈,保管那郡主見了就歡喜。”
說著話,另一個探子就牽了一匹馬兒過來。
張清見時,果然好馬。
就見那馬兒渾身雪白,油光水亮,渾身上下無一根雜毛。昂首奮蹄,嘶鳴不止。配上金轡玉鞍,映日生輝。端的是千里龍駒,追風逐電。
張清去撫它鬃毛,那馬兒打個響鼻,揚蹄欲踏。張清一把揪住它的鬃毛,翻身上馬,那馬兒踢踏個不停,上竄下跳,直將院落翻過來。
鬧騰個半晌,那馬兒“希律律”一聲嘶鳴,跳過矮墻,奪路狂奔。
張清在控制住方向,穩穩伏在馬上,一路奔出了東門。
此時正時二月中天氣,柳樹抽芽,青草冒尖,春風拂面,馳馬于鄉間小道,愜意非常。
這一路行了怕不下七八里,那馬兒漸漸去了野性,變得馴服起來。
張清持轡緩行,四顧望去,只見山高林密,卻不知那瓊英郡主在那里打獵,不由暗暗叫苦。
沿著密林又行得一陣,耳畔傳來吆喝之聲。張清手搭涼棚,往山下看去,只見山下一塊平地里,十七八騎,往來馳騁,呼嘯著將獵物趕到一處,山坳里頓時烏飛兔走。
當中一騎紅鬃馬上,坐著個少年美貌的女將,約莫十四五歲年紀。只見她打馬疾馳,飛馳間左手帶住畫戟,右手拈石子,將柳腰扭轉,星眼斜脧,望空中一打,一只大雁發出一聲哀鳴,便被打將下來。
眾軍將見了齊齊喝彩。
那女將正是瓊英,她聽了眾人喝彩也暗自得意,瞧見一只野雞力竭落在樹梢,又伸手到錦袋里去取石子。
“住手!”張清自山岡上縱馬而下,話還未及出口,瓊英那石子已經打出。
張清本就有意顯露頭角,也好搭話,當下更不遲疑,也將一顆石子應手飛出,只聽的一聲響亮,正打中瓊英飛出的石子,兩個石子碰得粉碎,如雪片般落將下來。
一眾軍將猜疑來人是奸細,紛紛圍攏過來,用刀槍將張清抵住。
此時瓊英在后端坐馬上,看見張清面貌,心下驚疑道:“卻像那里曾廝見過的。”
當即喝退軍將,打馬上前問道:“你是何人?”
張清馬上拱手,笑道:“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盼母歸。在下全羽,見將軍也不是個疏于衣食之人,何苦因一時興致,犯此殺戮之孽?”
瓊英見張清眉目清俊,錦衣繡襖,加之出口不凡,心中早有了三分好感,便不想讓他覺得自己是個殘忍好殺之人。
當即出口解釋道:“我要練飛石之技,只打死物,怎得精進?不打飛禽,難道要我去打活人嗎?”
張清道:“還未請教女將軍高姓大名?”
一旁軍將喝道:“此乃晉王欽封郡主。你是哪里來的撮鳥,就敢胡問?”
瓊英揮手喝止,“不得無禮!”
張清聽了,慌忙滾鞍下馬,拜道:“不知是郡主當面,是在下唐突了。”
說罷要走,瓊英急了,連聲阻止道:“慢著!我瞧你似乎也會飛石之技。你若勝得過我,我便聽你的話,不打這些飛禽了。”
張清心內暗喜,回轉馬身,說道:“在下微末伎倆,如何是郡主的對手?還是不比的好。”
瓊英哪里肯依,只是要比。
張清佯做為難,思索片刻道:“既然郡主執意要比,須得依我兩件事方好。”
瓊英不知是計,忙問,“哪兩件事?”
“其一就是比試之法,郡主與我縱馬上那山岡,各發三石,只消打中對方即為勝;其二我與郡主地位有云泥之別,若是郡主輸了可不許與我為難。”
瓊英秀眉一蹙,心中生出一絲惱意來,“這廝推三阻四,原來是怕我依多取勝,也忒小看了我。哼,既然如此,倒也不能輕易放過了他。”
瞧他坐下白馬神俊,瓊英便道:“無論輸贏,我都放你離去,絕不為難。只是你若輸了,便將坐下白馬做個彩頭如何?”
張清笑道:“郡主雅量,全羽何惜一馬?請!”
二人說著就要比試。
有軍將勸阻道:“郡主,此人來歷不明,恐防有詐。還請允許我等護衛左右。”
張清見這樣說,連忙說道:“還是不比的好。若是在下僥幸贏了,他們護主心切,只怕性命都難保哩。”
瓊英惱怒,呵斥那軍將道:“這半年里我來這里也不下十遭了,怕他什么?”
轉頭又對張清道:“你也少啰嗦!這就開始吧。”
張清說了聲“好”。
二人一夾馬腹,爭先恐后往山岡奔去。
瓊英搶先一步,拈取石子,回身覷定張清肋下空處,只一石子飛來。
張清早已瞧得真切,將右手一綽,輕輕的接在手中。
瓊英見他接了石子,心下十分驚異,再取第二個石子飛來。張清見瓊英手起,也將手中接的石子應手飛去。
兩顆石子自空中碰得火星四濺,跌落塵埃。
山岡不過二三十丈高,眼看即將登頂,二人各取一顆石子在手,朝著對方打去,動作如出一轍。
瓊英打來的石子,被張清伏鞍躲過。張清飛石卻不是去打瓊英,而是瞄準馬眼去的。
這一下打得正著,那馬兒吃痛,發起狂性,將瓊英掀翻在地。
瓊英一聲嬌喝,嚇得花容失色。
張清早就回轉馬身,輕舒猿臂,將瓊英撈個正著,拉住她的手,扯到馬上。
肌膚相親,瓊英羞不可抑,一張粉面,燒得通紅。
張清翻身下馬請罪,道:“郡主容稟,在下實有機密事告知。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將郡主請來此地。”
聞聽此言,瓊英也不知是錯愕還是惱怒,怔怔的不知作何言語。
張清當即將真實姓名相告,又把瓊英身世來歷,一一說知備細,“郡主若不信時,如今鄔國舅麾下總管葉清和他夫人安氏可為佐證。”
瓊英自幼得安氏照顧,聽張清說起她來,早信了大半,不由心亂如麻。
張清叮囑道:“我主吩咐,郡主欲報父母之仇,目下須按兵不動,靜待時機。這匹馬是在下特意尋來,原本打算假做在此地馴馬,以便親近郡主。現在也用不上了,就將它送與郡主,權當賠罪!告辭!”
說罷張清轉入樹林,頃刻間就不見了蹤影。
瓊英聽了這個消息,如萬箭攢心,只是消息還須佐證。當即掩了悲戚,騎上張清之馬下山,與眾軍將道:“原來是個中看不中用的樣子貨,被我贏了一陣,羞慚跑了。卻將這寶馬輸給了我。”
眾將紛紛起哄恭維,大笑著簇擁瓊英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