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你是這樣的大師兄?
- 綜武:我武當宋青書,執掌神爐
- 俺乃一劍
- 2214字
- 2025-03-23 07:00:00
武當山。
這天天氣不錯,也是武當派的喜慶日子。
張三豐百年壽誕,廣發請柬,請各路門派及江湖豪杰前來祝壽。
此消息在江湖上引起軒然大波。
張三豐何許人也?
那堪稱是中原江湖的神話級人物。
三歲出家,七歲修道,九歲自創武學,青年就可痛擊江湖宿老。
更不論甲子蕩魔,只一人,便殺的江湖血雨腥風,魔道巨擘紛紛授首。
可以說,張三豐獨領風騷了一代。
而如今,雖早已不問世事,一心修道,可依然是各門派心頭的一座大山。
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
這樣的人物百年壽誕,各路江湖門派勢力都不會,也不敢缺席,也就導致武當山此次祝壽成了江湖最為隆重的大事。
這天,聚集在武當山的江湖人士,除了明教派代表參與,幾乎代表整個中原江湖的絕大部分力量。
然而,除此之外。
還有一部分人是為了另外一個人而來。
金毛獅王,屠龍刀的掌控者,絕技七傷拳,明教四大法王之一,謝遜。
傳言張翠山夫婦與金毛獅王謝遜流落海外多年,屠龍刀銷聲匿跡多年。
如今張翠山夫婦平安返回中原,瞬間激起了大部分江湖人的心思。
有仇的報仇,沒仇的覬覦屠龍寶刀。
有些門派甚至起了逼宮的心思,在宴席上逼迫張翠山夫婦說出金毛獅王的下落,甚至有人在暗中推動這一切。
若是張翠山不說,那么這些矛盾正好轉嫁到武當派身上。
縱然張三豐如何神話,如此多江湖中人,也能螞蟻咬死象,讓武當山實力大損。
是非恩怨都在這場百年壽誕宴席上展開。
......
武當山大殿內。
剛開始其樂融融,各自落座,各門派送上給張三豐精心準備的賀禮。
但當少林寺詢問金毛獅王謝遜的下落,圓真和尚從中不斷挑撥,各門派便紛紛坐不住了。
當年揚刀大會,謝遜殺戮眾多正道門派人士,更以獅吼功震破了眾多江湖人的心神,使其成了癡傻的癲子。
在場眾多門派中人,或多或少都遭受謝遜的迫害,可以說是有血海深仇。
此時聽聞金毛獅王謝遜的消息,哪里還坐得住,紛紛站起身來逼迫張翠山夫婦現身。
“快點讓張翠山夫婦出來,給我們一個交代!”
“還以為武當有多么厲害,我們人多,優勢在我們!”.
“對,快點說出來謝遜的下落。”
“若是不說,也叫他看看我的九環刀鋒利否。”
“不讓張翠山給一個交代,我們誓不罷休!”
宋遠橋身為武當掌門人,此刻挺身站出來,面對眾多逼迫的聲音,鎮定自若地應對。
“各位,金毛獅王謝遜乃是魔教之人,我五弟也被其擄走,有不共戴天之仇,怎會包庇!”
“依我看,決計是金毛獅王丟棄了我五弟夫婦,使其流落荒島,不然何以不說出來呢?”
此話一出,眾人愣了一下。
仔細一想,好像是這個道理。
張翠山乃是武當派正道人士,遲遲不說出來,必定也是被逼迫所致。
“我武當一向仁義為先,面對魔教賊子勢必除惡務盡,七大門派的各位,怎能憑空污蔑人清白,當我武當可欺不成!!”
說話間,宋遠橋聲音一沉,多了幾分泰山壓頂的威勢。
一時間震懾住眾人。
就在這時,少林寺中一個和尚站出來說道:“宋道長,此事你空口無憑,不如讓張五俠親自出來解釋,他始終不出來,難道是你武當存著別的心思?”
“你放屁,我武當有什么心思!”
莫聲谷聞言大怒,站出來粗口朝那和尚罵道。
那和尚聞言也不惱,反而陰惻惻地退至空聞大師身后,又保持一副身外人的姿態。
“師弟,稍安勿躁。”
宋遠橋伸手攔住,掃視了一圈,見眾人一副質疑臉色,心知不妙。
這些門派中人一向以最大的惡意揣測他人,此刻是擔心他武當知道了金毛獅王謝遜的下落,獨自去外海尋找屠龍寶刀。
看來不讓五弟出來是不行了。
僵持間,張翠山攜著殷素素進入場內。
武當眾人齊出,唯有俞岱巖還在恢復期尚未現身。
兩人一現身,各門派群情激奮,各種逼迫的聲音齊出。
宋遠橋揮手止住,腦子靈機一動,方才高聲道:“各位想聽我五弟說出金毛獅王謝遜的下落,可大家也看到了,我五弟和五弟妹這些年流落荒島,被那謝遜賊子所害,身體都消瘦了不少,又怎會與其為伍?五弟你給在場的眾英雄說說,你是如何從金毛獅王那魔頭的手底下僥幸逃脫的?”
話畢,宋遠橋朝張翠山暗暗使了一個眼色。
張翠山心中奇怪,咋一向古板嚴肅的大師兄,怎變得如此油滑?
這還是自己那個愛之深、嚴之切的大師兄?
他卻不知宋遠橋這些變化都來自宋青書。
自從宋青書變得過于優秀后,宋遠橋每日都像喝醉了酒似的,開心的不得了。
更何況宋青書治好了俞岱巖的腿傷,有這么大的功勞,下一代掌門人已經是板上釘釘。
武當派也算是后繼有人了。
以前都是他獨自撐著這份家業,如今兒子成龍了,他也就少了許多負擔。
可以說,有些飄了。
我兒有掌門之姿啊!
張翠山雖覺奇怪,但并未放在心上,此刻當著眾門派的逼迫,絲毫不相讓。
“我與謝遜乃是兄弟之交,義兄如今流落荒島不問世事,你們何必再做糾纏?讓我說出義兄下落,是置我張翠山情義于不顧,我是決計不能說的。”
此話一出,群情激奮。
宋遠橋懵了一下,他不是使眼色了,咋五師弟沒看懂?
這么剛!
此刻,那個少林寺的和尚又站了出來,附和道:“大家瞧瞧,武當張五俠俠義為先,寧死不愿說出金毛獅王謝遜的下落,如此有情有義之人配的上江湖正道君子!”
話畢,那和尚又隱進空聞大師的身后,一副看戲的摸樣。
此話雖是夸贊,可不易于給張翠山拉仇恨,不知有多少江湖宿老氣得雙目冒火了。
“好啊,你與魔教做兄弟,是要墮入魔教了。”
.“那我等今日就除魔衛道,除掉你這個魔教賊子!”
一時間,刀槍劍戟哐當齊出,冒著獵獵寒光,肅殺之氣席卷大殿。
張翠山見自己無法保護妻兒,更要連累宗門,萬念俱灰之下,拔劍挺身而出,淚如滿面道:“所有罪孽,全因我張翠山而起,今日愿以一死,請各位放過義兄,化消干戈。”
說著,就要揮劍自刎。
“翠山,不要。”
“五弟,不要。”
就在這時。
一顆石子激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