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生意準備
- 穿成農家小嬌娘,糙漢寵妻如命
- 榆米
- 2004字
- 2025-05-20 22:24:03
見了大家都這樣,用亮晶晶的眼睛看著自己。
無奈的搖搖頭,也帶著笑意道:“好,今年冬天一定做上一次。”
大家更是開心,笑得更開懷了。
楊谷自覺收拾碗筷,把這些都搬進去洗刷。
楊衣這才想起來了,又轉頭和大哥說起來。
“大哥,你上街的時候幫我問問油紙的價格,看看便不便宜。”
楊石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價格不貴,可要買些?”
楊衣點點頭,表示,不貴就買一些,到時候可以裁剪著用。
商量好這些,一家人各自收拾東西回到房間去睡覺了。
冬天是越來越冷了,楊衣更是困覺。
今天早上差點沒起來,但想著楊石兩兄弟要吃點熱乎的,還是要做些。
一來大嫂懷著身子,楊母又歲數比較大了。
所以這些活就是楊衣來做,楊衣掙扎著起身,把衣服套在身上,往灶房走去。
今天早上天氣還行,沒有下雪,楊石和楊谷這時候還沒起。
想著吃面條比餅子之類的更管飽,楊衣便開始揉面團和面。
先要混合面粉:將雜糧粉和小麥面粉倒入一個大盆中,加入少許鹽,攪拌均勻。
加水揉面:慢慢倒入水,邊倒邊用筷子攪拌,將面粉攪拌成面絮狀。然后用手將面絮揉成面團,面團要揉得稍微硬一些,如果感覺太干可以適量再加點水,太濕則加點面粉。揉至面團表面光滑,蓋上濕布,將面醒著。
這時候,楊衣開始把火燒上,又切了一些白菜,當做面里的配菜。
等水差不多燒開,楊衣這才接過手開始搟面皮:將醒好的面團放在撒有面粉的案板上,再次揉勻。
用搟面杖將面團搟成薄片,盡量搟得薄厚均勻。在搟的過程中要不斷撒上面粉,防止面皮粘連。
折疊切面:將搟好的面皮折疊起來,折疊的寬度根據自己想要的面條寬度來定。然后用刀將折疊好的面皮切成均勻的面條,切好后將面條抖散,防止粘連。
鍋里的水已經差不多燒開了,放入切好的雜糧面,用筷子輕輕攪動,防止面條粘鍋。煮至面條熟透,一般需要5 - 8分鐘。
這時候楊石他們可算起床了,見著楊衣在灶房忙碌,還有些吃驚。
“姐,你咋起這么早?”
楊衣一邊把面條撈起來,一邊說道:“面條要管飽一些,我想著你們吃飽一些,免得冬天拉著一車炭沒力氣。”
楊谷立刻用他水汪汪的眼睛看著她,像一條大狗狗一樣。
楊衣立刻笑了出來,招呼著她們過來端面。
兩個碗都加入一些豬油,舀上一勺面湯,再把面條撈進去,再舀上一些白菜。
各自端著自己的碗筷去加入各種調料,灶房里是有這些的。
楊石與楊谷各自給自己放好調料,就坐在那門口吃起來。
楊衣這下也不困了,開始精神起來。
連之前做好的饃和餅子,也沒有了。
楊衣想著自己做的魚醬,反正也沒有賣出去,不如留一罐來自己吃。
做一些雜糧餅,來和饃饃換著吃。
將雜糧粉和面粉倒入盆中,加入酵母、白糖和鹽,攪拌均勻。
把雞蛋打入碗中,攪拌均勻后倒入面粉中,再慢慢加入溫水,邊加邊攪拌,直到面粉成絮狀。
用手將面團揉至光滑,蓋上保鮮膜,放在溫暖處發酵至兩倍大。
發酵好的面團揉勻排氣,搓成長條,分成大小均勻的小劑子。
將小劑子搓圓按扁,搟成薄餅,在表面刷一層水,撒上白芝麻,輕輕按壓。
把火的大小調整好,刷一層薄油,放入雜糧餅,小火慢煎,煎至兩面金黃。
在一面刷上魚醬,稍微烘烤兩下,差不多就可以出鍋了。
楊衣正做著餅,楊石兩人吃好了,收拾妥當,和楊衣說了一聲便出門去。
楊衣應一聲,跟出去瞧著他們上了大路,才把院門關上。
瞧著他們往前面走去,身影漸漸縮小。
楊衣想著賺錢的艱辛,又往屋內走去。
把所有的面餅都烙好之后,將鍋洗干凈,又加了一些水在下面。
把其他的餅,撿起來,收好。
放在常放的地方,又留了一些餅子在鍋里溫著,等楊老爹他們起來方便吃。
收拾好這些,楊衣便去準備做彩色方糕的材料。
紫薯地窖里面還有,干桂花是新買的,小米家里也有些,這小麥青汁還需要制作。
早就商量好了可以割一些長的不好的,有些營養不良的小麥葉。
楊衣收拾好鐮刀,背了個小背簍就出門了。
走出院門,踏上掃干凈凈的大道,沿著曲曲折折的小道,向著自家麥田走去。
綠綠的麥子被壓在厚厚的白雪下,楊衣瞧了瞧麥田的整體長勢。
整塊麥田高度都差不多,只有那樹林陰下的那里不怎么好。
楊衣順著田壟,慢慢的移過去,輕輕的割了一些,又把多撒的麥子,長在田邊的,全都割了下來。
這塊田割的差不多之后,又沿著道走,把霍成家長在田壁上的小麥,全都割了下來。
楊衣看了看背簍,居然有差不多半背簍了,覺得應該差不多了。
便把腳上的雪抖掉,朝著大道走去。
一路上遇見了不少嬸子,或是摘菜,或是想著去串門子。
楊衣笑瞇瞇的和他們打著招呼,往家里走去。
有的嬸子聽了楊母的話還來問楊衣。
“衣姐兒,聽說你要做那彩色方糕?可能用做年禮?”
楊衣點點頭,和嬸子詳細的說道:“就是想做年禮,才做這方糕的。今日我大哥會買些油紙回來,到時候一包扎,也能像樣的拿去拜年。”
這些嬸子聽了都是滿意的點點頭,這日子不輕松,自是怎么省著怎么過。
有的嬸子還想問問價格,倒是有相熟的嬸子幫著講話。
“價你就不要擔心了嘛。自是比街上要便宜的。”
楊衣點點頭,開口道:“自是便宜的,還是要知道油紙錢,加了這我才能確定價格。”
這些嬸子點點頭,表示理解。
見她背著背簍,怕是回去就要忙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