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三勝三敗
- 從部落開始的千年帝國
- 胖哥老李
- 2305字
- 2025-04-12 23:00:00
涿鹿城,一匹快馬飛奔而至。
馬上騎士身后背著一面紅色小旗,隨著快馬的疾奔獵獵飄舞。
這叫“負幡”,為了表明馭手的信使身份。快馬靠近城門,毫不停留,穿城門而過,直奔宮殿而去。
只有負幡騎手才有入城不下馬的資格,他們是負責傳遞緊急軍情的。
后來,負幡被倭國人學去了,不過他們沒學明白,不知道信使背幡的用途,認為這是天朝上國高大上的地方。
所以你看到了戰國時代,是個小兵都背個靠旗,表示我是學了天朝裝束的文明人。
這不算什么,最多是浪費。
倭人還學了漢人的跪坐,結果呢,漢人跪坐,袍子下面是有個小凳子的。
倭國使者不能掀人袍子啊,看不見不知道,學回去的跪坐至今沒凳子,非常不舒服。為了顯示高貴,愣是咬牙堅持了一千多年……
好吧,扯遠了。看城門的看負幡信使來了,互相交頭接耳,“難道前方出事了?黎貪的后人打過來了?唉,黎貪都戰敗十六年了,有熊氏怎么就能突然又死灰復燃呢?”
“我覺得大王當年辦事不地道,同為十二先祖后人,得饒人處且饒人,干嘛把有熊氏欺負得滅族啊?”
“得,這回人家打回來,咱們萬一戰敗,可就危險了,咱們會不會也被貶為奴隸,分到軒轅氏的各個部落里去啊?”
“噓,不能這么說,大王的統治還是很仁德的,大家都會為大王拼死作戰,咱們不會輸的。”
“可是咱們吃不飽飯。”
“那不是陳塘關子喜那個混蛋壓榨造成的么?”
“姬軒轅來了,咱們能吃飽飯么?”
“別瞎琢磨了,誰不一樣,得向殷人進貢?”
“我可聽說了,姬軒轅宣布,他若當政,絕不向殷人納貢。是不是到時候咱們就有飽飯吃了啊?”
“得了吧,有飽飯也是軒轅氏的臣民,你我多半要成為奴隸——”
“不對,我聽說軒轅氏說了,十二先祖后人人人平等,只要投軒轅氏,他保證人人吃飽穿暖,還不用向殷人低頭。”
“你從哪兒聽說的?”
“好像從市集那邊傳過來的,行商們都這么說。”
王城中的公孫鴻并不知道,大戰未起,姬軒轅的宣傳攻勢已經開始很久了,這是跟青丘結盟的好處。
此刻公孫鴻手拿信使背的石板上的情報,看著彎彎曲曲的象形文字搖頭,“咱們沒討伐叛匪,他們倒打上門來了。”
公孫鴻四大名臣,風后、力牧、常先、大鴻,大鴻正在負責籌措給陳塘關的貢賦不在,其他三位都陪侍在公孫鴻身邊。
力牧有點擔憂,“少昊聲稱,槍陣未成,至少要練三個月,這才兩個半月,豈不糟糕?”
風后微笑搖頭,“不見得糟糕。估計姬軒轅倉促發兵,也是為了你說的原因,盡量減少咱們熟悉槍陣的時間。”
“不過,姬軒轅貿然糾眾而來,不合兵法。我算大王有三勝,軒轅氏有三敗。”
“咱們的春播完畢了,秋收還早,中間的勞作甚輕,女子就可以勝任。”
“阪泉城一年兩熟,現在正應該開始夏收。姬軒轅這個時間征調壯丁耕牛打仗,夏收和馬上開始的夏播肯定要大打折扣。”
“良渚和鳳烏城一年三熟,一旦戰爭遷延日久,比如持續一個月以上,他們的第二次收成和播種肯定也會受影響。”
“姬軒轅為了減少咱們練兵時間,倒行逆施,這仗對他來說,就是一錘子買賣。一旦不能快速拿下咱們,后方立刻就會不穩。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很快就會敗亡,此我軍天時勝也。”
“他們五百里負糧而來,在哪里迎擊,戰場由咱們選,咱們占有地利優勢,補給容易,此我軍地利勝也。”
“大王經營日久,手下有九大部落,人丁興旺,團結一心。軒轅氏初創,剛剛征服了鳳烏城和姜氏,還沒有時間穩固統治,就急著攻打咱們,內部必然不合,有嫌隙,此我軍人和勝也。”
軍事二把手常先點點頭,“風后的智慧是可以信任的。”
“既然這樣,打仗的時候,咱們不著急,穩扎穩打。只要把戰爭拖下去,敵人后力不濟,就會敗亡,分崩離析,時間拖得越久對咱們越有利。”
“至于訓練時間,咱們有馬,為了防范他們,斥候撒出去五百里,他們一出阪泉城就被咱們發現了。”
“他們攜帶大批輜重,半個月能到涿鹿就是快的,所以,少昊要求的三個月時間,其實是夠的。”
三位重臣各自發表了看法,公孫鴻撫須靜聽,最后微笑決斷,“他們打過來也好,雙方終有一戰,咱們以逸待勞,還能節省軍糧。”
“常先卿,你負責勘察尋找跟敵軍決戰的有利地形,就按你說的穩扎穩打的辦法制定策略。”
“力牧卿,馬上調集附庸部落和后勤輔兵,按常先卿選擇的戰場先進行準備,安營扎寨。等少昊練的主力成軍,到達即可參戰。”
“風后卿,糧秣和軍械供給的調撥就交給你了。”
公孫氏總兵力大大超過軒轅氏,可是并沒有輕敵,以眾御寡,還謹慎地準備打持久戰。利用自己糧秣充足的優勢,準備拖死姬軒轅的討伐軍。
公孫鴻善納忠言,就這一點上,比袁紹可強多了。
他們君臣已經盡力了,按正常來說,姬軒轅贏面不大。
可是公孫氏君臣并不知道,姬軒轅勞師遠征,不過是出兵五百里而已。
曾有蠻夷出兵兩萬里,以劣勢兵力,大破僧格林沁京畿十三萬防御兵馬的故事。
雙方的器械、訓練的差距大到了一定程度,不是天時地利人和可以彌補的。
而且,天時地利人和,姬軒轅真的一條也不占么?
…………
軒轅2年6月23日,軒轅氏大軍經過二十天行軍,到達涿鹿。
姬軒轅的隊伍行軍速度比常先預料的還慢,日行二十五里。這是因為他帶的輜重太多,這個年代的道路也太爛。
尤其那些巨大的床弩,由特制的三牛大車拉著,行進非常費力。
大軍行進不是斥候,老哥一個啥也不用考慮,就是跑。
牛不能一直拉車,到地方還要適當放牧,否則就要吃精飼料,那是這個時代根本供應不起的,一天能行軍五個小時就相當了不起了。
與狼共舞騎著瑤姬的馬飛速而至,“報告,敵軍在離涿鹿十里的小山腳下扎營,軍隊已經全部到位。彼處依山傍水,遏制通往涿鹿的大路,乃險要之地。”
“少昊率一萬槍兵為主力,皆披甲。力牧率公孫氏部落聯盟下屬八大部落兩萬四千附庸為側翼,披甲率三成。王亥率騎兵二百機動,敵軍運糧草、輜重壯丁輔兵超過六萬人。”
姬軒轅算了算,“公孫鴻準備了十萬大軍啊,沒事,三萬對十萬,優勢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