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盧公,盧公
- 三國:開局劉辯,朕不想見毒酒
- 滄山不見君
- 2029字
- 2025-04-04 17:45:32
盧植不光是中樞重臣,而且自身又是四方大儒,
盧植的突然一拜,讓那幾位同僚驚忙間也皆紛紛躬身還禮道,
“盧公何出此言,為國家盡忠乃是漢臣本分,
盧公有何良策但說無妨,我等必庶竭駑鈍,肝腦涂地下亦在所不惜!”
而即便是聽到眾人如此說來后,但盧植依舊長揖不起,
緊接在俯首后說出一番讓眾人大驚失色的言語。
“如今我觀董卓其人狼子野心,必不會滿足于當下,
董卓這幾日應還欲借廢立天子之事來揚威于朝堂,
屆時其便可在獨握朝綱之際,蓄意而緩圖謀反,行亂臣賊子之事,終要壞我大漢三百年之天下!”
在座之人都是平日里盧植所熟識的忠純之士,在聽完盧植所說后,皆深以為然,
隨后當場之人無不怒而赤面,憤慨間人人都在出聲痛罵董卓匹夫簡直罪惡盈天,
且待到一人上前扶起盧植后,盧植眼看氣氛已成,便對著眾人開門見山道,
“之后董卓必廣邀群臣商議廢立之事,我欲當場手持利刃,趁其不備,手刃其頭顱。”
在場之人無不佩服盧植如此年紀仍血勇在身,伍瓊在其中當場便回道,
“盧公乃當世大儒,國家日后重擔都尚要靠盧公來為天子擔著,
盧公豈能行這種舍身而忘死之事,不如交給我這個粗人,即便事有不成,
某愿在此以我頭做保,此事必然不會牽扯到盧公身上。”
但盧植聞言卻緩緩搖頭,神色間只見堅定,
“你之好意,我自然知曉,但此事除我之外,諸君何人都無法替我行之,
且我剛才尚未言罷,我欲求諸君助我之事,乃是在我刺董卓之前,
你們便提前將此事告予董卓,讓其提防于我,也好讓董賊知你們有投效之意。”
盧植此話再次府內一陣群情憤慨,
“盧公今日我等隨你入府,哪個不是心懷死志,愿以死報國!”
“盧公你何故把我們當那袁隗枉為漢臣妄食漢祿之人,又何故出言如此折辱我等?”
盧植見狀也不急著出口,而是掃視了一眼周圍在場之人,
悲憤之色不似作偽后,方才再次緩緩開口道,
“并非如諸君所想那般,讓你等去做諂媚之輩,而是如此大事之下,
董卓必引重兵隨身護衛,我今日又聽聞其麾下收養了一義子呂布,
其人勇冠三軍,若以一夫之武勇怕只是徒添傷亡罷了。”
”那盧公既知如此為何又要以身刺之?”
周圍之人此時如墜云霧完全摸不到盧植到底欲要何為,
盧植也不再賣關子,語氣凌然道,
“今日諸君可知近日為何我要拜訪如此多戶重臣之家?為的便是在此危難之間,
我盧植便是要親眼看看到底袞袞諸公到底孰忠孰奸,
待我身死之后,你們便可以此取信于董卓,再對其諫言欲要安穩這天下,
須以高官厚爵籠絡士大夫,讓他們外放做官,遠離雒陽,
董卓近日之所行,便足以看出其實則外強而中干,懼怕士家久矣,如此一來必將采納諸君意見,
待到這些骨鯁之臣就任于各州郡時,便可用自家之威望,
盡起地方之兵聯合討董,以此大勢來將董卓麾下黨羽悉數覆滅。”
盧植話音剛落便從懷中取出一布帛,交與剛剛扶起自己的鄭泰,盧植平日最為欣賞這位素有急智的后輩。
鄭泰打開書信后只見上面赫然寫著張溫,劉岱,韓馥,孔伷等數位京中大臣之名,
但是鄭泰此時心中還有疑惑未解,
平日外表看似圓滑實則內心剛毅的鄭泰此時難掩哽咽的再次問道,
“盧公那非要如此嗎,若我等再詳細謀劃一番,或有保全盧公性命又能行盧公之策的兩全法。”
盧植聽完到這位后輩所說之后,罕見沒有肅容,反而面帶笑意溫和開口,
“我盧植自認在朝中也有些威望,倘使我若身死于董卓手上,
那些外封諸公即便是我看走了眼,也會因董卓殺我而怕會成為第二個盧子干而不得不起兵討賊,
而若再往深處,提些我的私心……那便是我大漢養士四百載,
怎能沒有一人仗義死節,我盧子干如今便欲要當這滿朝諸公第一人,即便身死后世史書也當留有我名!”
看著盧植這幅慷慨赴死模樣,堂下眾人還有何話可言?
應只唯有一句:
盧公當為千古!
……
雒陽何進昔日豪宅,
如今已被董卓所占,成了其私下議事的幕府。
董卓面色陰沉的把手中書信交予一旁李儒,這信是段煨臨死前派人送來軍中,今日方才交至董卓手中。
李儒在看到信后,神色也極為凝重,他想過少帝失蹤可能是會去右扶風,
但以其懦弱性格更有可能是被如今尚在逃竄的十常侍段珪趁夜擄走,
如此一來,之前與董卓的謀劃大半都已落空,在深思片刻后李儒便主動出言道,
“明公,若少帝真到了右扶風,知道我軍在雒陽行徑,必會以一檄文,傳令天下共伐明公,
屆時我軍已失大義,再加皇甫嵩兵扼三輔,我等就算欲退回涼州都是難事,
如今當務之急,便是逼迫朝中諸大臣,以少帝失德為由,廢少帝而立陳留王以為正統,
如此才能繼續以大義之名控朝廷而制天下,威赫當世。”
”那便依文優所言,過會咱就派人讓他們明日到府中議事。”
董卓仍是一臉憂色,頓了頓又低聲與李儒說道,
“文優咱和你說句心里話,其實這小皇帝投了誰咱都無甚所謂,
唯獨投了那皇甫嵩讓咱難免有些心慌。”
李儒聽到董卓這句話大感詫異,在他眼中董卓素來自信,可從未如此當著他的面對一人如此服軟過。
大感疑惑下李儒不由得開口問道,
“明公何出此言?”
聽到李儒所問,董卓又嘆了口氣道,
“咱自幼時從軍至今,大大小小戰役已經不下百場,向來勝多敗少,咱也自認是個帥才,
但直到當年涼州逆賊韓遂帶兵包圍陳倉,朝廷令咱在皇甫嵩麾下前往討賊之際你可知發生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