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白虎堂
- 三國:開局劉辯,朕不想見毒酒
- 滄山不見君
- 2003字
- 2025-03-31 21:10:37
但袁紹眼見曹操當下如此虞定,且說的在理,心中已然信了大半。
但仍然在此猶豫不決,畢竟袁氏家大業大,切不能冒險行事,
沉吟片刻后,袁紹仍然決定先避他鋒芒,再徐徐圖之。
曹操與袁紹相識多年,自然一看袁紹便知其又犯下了好謀無斷的老毛病,
當即便怒而拍桌出聲斥責道,
“袁本初,你豈忘了我輩皆漢臣之后?
昔年槐里宴飲,你執箸投誓日后當為司徒安天下,我曹操亦言之要做漢征東將軍以蕩寇虜,
你我二人之諾如今尚猶然在耳,然如今天子蒙塵于豺虎,社稷傾頹若累卵,
袁本初你擁如此重兵,卻在此坐觀成敗若市賈!此非誤國,孰為誤國?“
袁紹素來性格外示寬和,內實峻急,聽到曹操當下如此奚落自己,亦勃然大怒,
“曹吉利!汝不過閹豎遺丑,安敢如此辱我?”
眼見袁紹如此不堪,曹操當即便含怒揮袖而去,臨走之前只丟下一句,
“豎子不相與謀。”
……
而遠在右扶風,尚不知雒陽昨夜已然發生變故的劉辯一行,
經過半日行程,便抵達了右扶風郡中治所槐里縣,此處亦是皇甫嵩中軍大寨所在。
“皇甫將軍你如今麾下有哪些官吏?”
在快至營寨門口之時,劉辯看似漫不經心的隨口問道,
身旁的皇甫嵩只當陛下想熟悉軍情,便拱手答道,
“如今臣帳下有長史梁衍,中郎將段煨……”
“中郎將段煨,是那個出身自河西名門的段煨段忠明?”
一聽此人,劉辯便當即出言問道,
皇甫嵩在旁頷首稱是。
“段煨此人,若我所記無誤的話,應是軍中最為可能作為董卓內應之人。”
劉辯心中如今大抵有所敲定,因段煨在歷史上曾一度是董卓麾下宿將。
而之所以劉辯會記下這位并不太出名的武官,
便是因其曾與聞名后世的毒士賈詡有過往來,劉辯方才記下此人。
賈詡曾在董卓敗亡后,短暫投靠過這位武威同鄉,段煨當時也確實對其禮遇甚厚,
但賈詡那時就在涼州威望極高,多為段煨軍所敬服,以至于段煨手下士卒多愿聽從賈詡之言而非段煨軍令。
段煨性格也是個多疑之人,如此這般下,賈詡也發現若再長久以往下去,自己必為段煨所圖,
便又為圖自保轉身投了張繡,并故意與眾人言之,我若離去,段煨喜得外援,必厚待吾家,
段煨聽聞后這話后果然如賈詡所言非常善待賈詡的妻兒家眷。
而劉辯一路上其實已經想好如何應對董卓舊部的對策,當即又對著皇甫嵩言道,
“老將軍,先替朕備一營帳,朕一路勞頓有些困乏,
待朕修養片刻再與卿商議以后國事該當如何安排。”
劉辯此時并不打算讓皇甫嵩參與自己謀劃之中,
倒不是此時尚對皇甫嵩還有所存疑,而是恐其周圍或存在有心之人,
此事還須用自己那心腹二百士卒方更為保險。
而就在皇甫嵩領命正要告退之際,卻又被劉辯喊住,
“老將軍其實朕還有一事有些為難,之前朕曾在出雒陽之際,
便對手下將士承諾,若護朕至右扶風而無恙,便人人可升官一級,
而今朕麾下也無多余士卒可讓將士們做升遷之舉,但天子一諾,豈能許之做空言,
朕想一路,便覺得不如將朕手下這二百人安置于老將軍麾下,以為隊率,屯長等職。”
“老將軍認為朕如此安排是否妥當?”
劉辯此舉既意欲安撫好手下這二百心腹,確實將之前所承諾之事兌現,
又意在借此在皇甫嵩軍中安插心腹,用這二百人壟斷全部中低層軍職。
皇甫嵩聽此言后,卻不以為意,直接開門見山點道,
“臣之麾下士卒,皆為漢家兒郎,自然不是臣家的私軍,全憑陛下做主,此事無需與臣商議。”
皇甫嵩非但沒有因劉辯之言有所心寒,反倒是對陛下更為欣賞,
雖陛下尚還年少,但行事之間已有高祖遺風,如此看來日后何愁我大漢不興!
……
而在劉辯眼神示意下的何炯,于禁一道隨著劉辯入了帳中,
劉辯看著忠心耿耿的二人,在安排正事前還是決定先開口客套一句,
“兩位將軍在此行中,皆軍功卓著,且待朕在此稍作整頓,回到長安后,按君臣禮制來厚賞與你二人。”
兩人都且知道劉辯素來對有功之臣一向大方,
如今更是用上厚賞二字,可見劉辯是真把自己二人倚為心腹,
于禁,何炯激動下當場就要下跪謝恩,卻被劉辯扶住,
反而對著二人低聲道,
“我有要事如今須吩咐你二人去替朕為之,
于禁你素來謹慎,你且安排五十心腹,要趁著無人之際,再調來此帳中,俯在朕之左右,
之后便以朕摔杯為號,但聞杯碎之聲,便讓將士將朕所邀至帳內之人擒下。”
而在看向何炯那廝后,劉辯沉思片刻,稍稍調整了一下措辭道,
“何炯你……素來健談,且去軍中打探段煨平日行程,
待其身著戎裝之際便以皇甫將軍名義,召其至此帳內,
而你且待他入了帳內,便立即帶人去搜其所居營帳,
要務必留意有無往來書信等物,若沒有那便直接扣下其親兵等朕日后發落……”
“而接下來最為關鍵一事,何炯你當須牢牢謹記。”
劉辯頓了頓后,一字一句說道,
“之后你當在軍中傳朕旨意,中郎將段煨其人意欲謀反,
身披甲胄,手拿利刃未得傳召便兀自闖入朕之帳內,欲拿朕的頭顱不知獻于何人,
其親軍亦對其罪狀供認不諱,并供出其黨羽,但朕素愛士卒,決定不予問罪,
但話雖如此,今夜你當須辛苦一番,于帳外星夜把守,若有士卒乘機出逃,你可當場殺之,無需奏報。”
劉辯這計用的便是林教頭誤入白虎堂那策,
“可惜段煨并非是那林沖林教頭,朕也非那陸虞侯。”
在二人退下后,劉辯一人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