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百靈賽道,FIA2級別,全長6.02km,共計17個彎道,其中不少彎道都是假彎。
“感覺破破爛爛的。”吳軾見到賽道后,就開口說道。
“不是所有賽道都和大獎賽賽道一樣。”維斯塔潘扶了扶自己的鴨舌帽。
賽道大部分路線都是鋪設的水泥,只有些直道是柏油路,而且護欄也很淺,賽道空曠,二月份時空地上都是干枯的草,怎么看怎么荒涼。
“主要是太大了,卡丁車賽道也跟這種布置差不多,但因為小,護欄周邊再圍上人,看起來就不一樣了。”吳軾也戴著頂卡其色的鴨舌帽,寬大的墨鏡遮住了半張臉。
“這個系列賽是去年籌劃的,今年第一次開賽,所以沒什么名氣。”斯托羅爾上前說道,他參加KF1時和吳軾和維斯塔潘打過照面,也算是認識。
“沒什么名氣也收我九萬五千歐!”吳軾肉疼,按照現在大概一比八點五的匯率,報名費換算成RMB那就是八十萬!
要不是報名費里包含了車、工程師和機械師團隊,他絕對不愿意參加這種增加不了什么名氣的比賽。
“本系列賽旨在錦標賽、杯賽之外專門開創出具有新穎、開創性的訓練賽事,大家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強健自己、訓練車技、享受賽車!祝大家能夠快樂度過系列賽!”
在比賽正式開始前,佛州拉法車手學院的負責人上臺給各位車手再度介紹了下系列賽的精神,他的聲音渾厚,至少讓人不打瞌睡。
“好了,孩子們,去維修區準備吧!”
系列賽每站耗時三天,第一天是四節自由練習,每節一個小時;第二天上午兩場二十分鐘的排位賽后,進行第一場比賽。
第三天,再進行第二場、第三場比賽。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貼合訓練系列賽的名號,正賽采用三十分鐘加一圈的設定,這就意味著領先的車手不需要考慮帶開多少,只需要考慮盡可能的保持狀態。
車手學院提供的賽車型號是Tatuus FA10B,設計上和這個時代的低級方程式很像,細長的懸架和簡約卻顯得粗壯的車身,遠處乍一看,不懂行的就要驚呼一聲“筷子懸架!”了。
“你賽車服上還是這么多贊助?”維斯塔潘看到相當驚訝,他來阿美莉卡比賽,幾乎沒有什么贊助商贊助。
“你猜猜這個品牌給的出場費是多少?”吳軾指著左腰的一個輪胎logo問道。
“一萬歐元?”
“?”吳軾滿頭問號,直言:“看來你家挺有錢的,希望喬斯叔叔能給我個這樣的贊助。”
“哈哈哈,我以為讓你到處穿著的品牌怎么說都會給很多錢,不然為什么這么不舍得?”潘子大笑。
吳軾無語,心里暗道你以后還一年四季就一套紅牛隊服走天下呢!
換好賽車服后,各自上了各自的賽車。
今天是練習賽,讓大家熟悉適應下賽道。
吳軾和學院配給自己的工程師和機械師團隊打了個招呼,就開出了維修區。
賽百靈賽道對于Tatuus FA10B來說相當寬,因此很多彎道甚至都用不上借用路肩,就可以最短時間通過。
喬斯和希德在維修區里看著數據,和之前訓練的一樣,吳軾最開始時每圈的跑法差別都挺大,這是他在尋找最優跑法。
“我很好奇,他是怎么做到連續幾圈都產生些可控的微小差異。”喬斯開口。
話音剛落,TR里傳來聲音,“第一個計時段速度如何?”
“提升了0.12秒,干得不錯。”工程師告知數據。
“下一圈他又會優化,嘖嘖,真是神奇。”喬斯一邊說一邊感慨,而后看向希德,道:
“你不如讓他母親邀請那些拉法總部的人來看看,這樣一位天賦異稟的車手,他們竟然只給份成長的青訓合同。”
希德露出笑容,道:“我已經通知好了,他們說明天會來看第一場比賽,僅僅一場。”
“一場就足夠了。”喬斯頷首。
四個小時的練習賽分了上下午進行,不同時段的路面溫度也有著細微差別,吳軾將兩套新胎分別在上午下午使用,去感受了下不同溫度下輪胎的適應能力。
不過其中的一套新胎僅僅測試了會,就被換下。
因為在后面兩天的比賽,只有兩套新胎,和練習賽時的一套舊胎,以及一套雨胎,而這些輪胎要應付整整三場比賽,所以練習賽必然要留下一套磨損較小的舊胎。
整場測試下來,吳軾基本摸清楚了這條賽道的關鍵要點,要說有沒有可以優化的地方,當然是有的,只是時間不夠充足,就沒必要了。
“我感覺賽車開起來怪怪的。”一下車,潘子就抱怨道。
“你可以讓喬斯幫你調調車。”吳軾說道。
維斯塔潘直搖頭,說道:“最近我的訓練科目是賽車適應性,他不會讓我調好車的,只會讓我想方設法適應賽車,反正也沒多少可以調整的。”
“也是。”吳軾點頭,這種官方提供賽車的比賽,賽車是被嚴格限制的,不會讓你按照自己的風格進行多少改動。
“你不調車?”潘子反問。
“你知道嗎?有些企業在招聘的時候會讓面試者提供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以此來考驗面試者的水平。”吳軾說道。
“我沒參與過工作面試,并不清楚這種機制,這和你調不調車有什么關系?”潘子不解。
“因為最后面試者精心制作的解決方案直接被企業拿去用了,我們俗稱為空手套白狼。”吳軾解釋道。
“你的意思是說,你覺得你提供的調校指導會被拉法偷去?”潘子疑惑片刻后,開懷大笑:“哈哈哈哈!吳軾,我以前沒發現,你其實挺幽默的。”
“能夠領悟我的笑話就好。”
吳軾拍拍潘子的肩膀,他之前的話自然是在扯淡,即使他現在的調車技術確實應該挺牛逼的,不過也只有到了F1才有用武之地啊,拉法當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就饞他所謂的調車技術。
翌日上午九點,排位賽前,希德對坐在單體殼里的吳軾說道:“下午的比賽瑪蒂娜可能會邀請幾位高管過來,他們此時正在邁阿密。”
“OK,我會好好開的。”
吳軾打下護目鏡,比了個手勢,等到技師放心后,直接駛入維修區。
嗡嗡!
車輛引擎作響,第一場排位賽共計二十分鐘,車手個人的最快圈速將用于第一場比賽,而第二快圈速將用于第二場比賽。
因此需要在二十分鐘里,于長達六公里的賽道上作出兩個有效圈速,這意味著窗口機會并不多。
吳軾的耳機里不時傳來工程師的聲音,告知他路面情況:
“前面有三輛車,都已經開始飛馳,你與他們差距在五秒以上,可以開始你的飛馳。”
“copy.”
吳軾迅速左右打擺,讓輪胎溫度再上升一點,而后迅猛加速。
簌簌!
沖過方格線,開始嘗試飛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