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場點兵!”朱由崧扔下一句話,向著校場高臺走去。
看到皇帝離開,趙之龍一臉怒氣向著中軍大帳走去。
“咚!咚!咚!”
一盞茶的工夫后,校場就響起了急促鼓聲。
“這是抽什么風?”一名喝的滿臉通紅,赤著上身的士兵走出軍帳,向著校場點將臺看去,雖然不情愿,不過還是趕緊回軍帳披甲,因為這是緊急集合的鼓聲。
足足過了半個小時,軍營的士兵才勉強集合完畢,時不時還會有零星的士兵跑過來。
站在點將臺上的朱由崧掃視了一眼,只見這些士兵歪歪扭扭,瘦骨嶙峋,穿著不齊,一些忘記穿甲,一些忘記拿武器,甚至一些還沒有穿鞋,顯然是慌里慌張跑過來。還有就是裝備鎧甲都很破舊。
“哎!”朱由崧心中暗嘆一聲。
說句難聽的,還不如朱由崧那個時代的中學生做廣播體操站的標準,配上破爛的軍裝和萎靡的模樣,活脫脫像叫花子。
“咦!”朱由崧目光掃過東南角時,有些詫異。
在東南方向上,大約有一百多名士兵穿戴標準,手持武器,昂首挺胸,排列整齊,精神飽滿,站在眾軍隊里面,猶如鶴立雞群,或者用出淤泥而不染更確切。
單看著軍容,就給人一種精銳之感。最主要是這些人個個都很壯實,雖然軍裝和裝備有些破舊,但是勝在干凈和整齊。
“這是?”朱由崧看向身邊的總督趙之龍問道。
趙之龍一臉茫然,額頭直冒汗,因為點將臺上,竟然沒來一個將軍,作為總督的他,最多知道這個軍營的副總兵,其余的將領還不夠入他眼的資格。
明朝的京營軍官配置不同于其他軍鎮,一個總兵可以配置三個副總兵,其他軍鎮一般一個總兵配置一個副總兵,按照這個軍營大小標準,最高軍事長官應該是副總兵,還有一些參將和游擊。
現在看來,游擊以上的將軍全部不在。
“小林子,你去把那為首的小校叫過來!”朱由崧向曾林吩咐道。
幾分鐘后,一名身穿鎧甲,身材修長,長相英武的男子來到點將臺,雖然不認識朱由崧等人,但是看其穿著華麗,氣宇軒揚,能夠隨意出入軍營,想必來頭不小。
年輕的小校向著朱由崧幾人微微拱手說道:“虎賁營千總王文拜見大人!”
千總是明朝低級軍官,可以領導200左右士兵,相當于現在連長。
“你們營有多少人?”朱由崧問道。
“五千!”王文脫口而出。
朱由崧眉頭一皺,校場上不到兩千士兵,而且大多數裝備破舊。
“你們將軍呢?”朱由崧又問道。
這一次,王文臉上露出一絲遲疑之色,猶豫片刻才說道:“去吃飯!”
“哼!”朱由崧心中冷哼,軍營伙食雖然一般,不過將軍級別頓頓有肉,伙食并不差。
說是吃飯,恐怕帶領手下的參將和游擊一起去逛窯子。
“去查一下!”朱由崧轉頭看向身邊一個錦衣衛說道。
“是,陛下!”錦衣衛領命離開。
聽到“陛下”二字,王文面色大變,立刻跪下,一臉震驚看向朱由崧,根本不敢相信皇帝會親自到軍營來。
大明驅除韃虜,以武立國,朱元璋和朱棣都是用兵高手,不過自從土木堡之變后,文官徹底壓制武將。
在文官眼中,兵者,大兇。
皇帝想來軍營視察,都會被文官阻止,畢竟瓦剌留學生的例子就擺在那里。
“你手下有多少人。”朱由崧轉而看向王文問道。
“應到113人,實到109人,其中四人回家探親。”王文如實回道。
聞言,朱由崧眉頭緊皺,按照京營編制,王文手下是200人,現在卻只有一半,也就是一半人的軍餉被吃了。
看到皇帝皺眉,王文心中忐忑。
大明軍隊吃空餉、喝兵血幾乎是常態,所有大臣都知道,但是皇帝不知道啊。
好在朱由崧沒有追問,話鋒一轉吩咐道:“你去領軍操練一下!”
“遵命!”王文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心中卻有些莫名的失落,天子雖然屈尊巡視軍營,似乎什么不懂,就連軍隊人數編制也不明白,就像走過場。
王文雖然只是一個千總,卻能輕松通過旗語指揮兩千人。
“殺!”
“殺!”
“殺!”
校場上立刻響起一陣喊殺聲,站在點將臺上,朱由崧一覽無余。
看到王文熟練指揮軍隊演練,都督趙之龍懸著的心則才微微松了一些,原本以為游擊以上的將軍全部不在,一個千總指揮幾千人恐怕會鬧出笑話。
好在王文指揮得當,勉強維持一點軍隊的氣勢。
其中喊殺聲最為整齊和雄渾還是東南方向上的一百多人,動作整齊劃一,賞心悅目。
這一百多人竟然給人一種錯覺,就算對上其余兩千人,也有絕對碾壓的力量。
不僅如此,這一百人還給朱由崧展示了火繩槍的射擊,這讓朱由崧非常意外。
這一百人裝填火藥的速度非常熟練,唯一不足的是射擊準頭太差。
朱由崧不笨,瞬間就猜到這應該是平時資源很少,多數時間都在訓練裝填,射擊反而很少。
“果然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朱由崧心中暗暗感慨。
等到演練完畢,朱由崧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向王文問道:“練兵什么最重要?”
王文想了想,沒有直接回答,轉而說道:“卑職看來,判斷一支軍隊的強弱,勇武倒是其次,反而是令行禁止,只要能做到令行禁止,何愁戰陣不成!”
朱由崧點了點,經歷過知識大爆炸時代洗禮自然明白軍隊古代想要練成一支強軍就是令行禁止,現代軍隊疊被子、整理內務其實就是培養一種紀律,一種服從,本質還是令行禁止。
“要令行禁止,則需要給士兵以保障,,,,,,”王文開始滔滔不絕的講起練兵之道。
王文講的很多,歸根結底就是想要令行禁止,需要賞罰分明,待遇優厚,軍法從嚴等等,這些缺一不可,不然不僅練不成強軍,反而容易讓士兵心生怨念,甚至兵變。
世人都知道戚家軍軍紀嚴明,戰斗力強悍,但很少有人知道,戚家軍的待遇和明朝其他軍隊不一樣,工資是按斬敵人頭計算,戚家軍想要軍餉只能打仗,相當于沒有保底工資,但提成很高,上不封頂。
這也是遼東那支二次組建的戚家軍因為要軍餉,最后被朝廷一句“明日校場發餉勿著甲兵”給全滅,除了朝廷本來就缺錢戚家軍又是南方軍被排擠之外,還有就是戚家軍的提成太高了。
戚繼光組建的第一支戚家軍,自成軍以來,從南打到北,未嘗一敗,卻在渾河血戰中全軍覆沒。
饒是如此,戚家軍面對數倍的八旗軍重重包圍,血戰到底,雖然全軍覆沒,卻也讓八旗軍損失慘重,甚至打的野豬皮都有些懷疑人生。
要知道在戚家軍之前,野豬皮在遼東和明軍作戰上百次,往往都是以極小的代價全殲明軍,所向披靡,八旗軍以一當十,野戰一千八旗軍可以輕松擊潰上萬明軍。
正是因為戚家軍的勇猛,朝廷才會第二次組建“浙江兵”,因為兵源地和戚家軍一樣,加上戚家軍名號太響亮,這支浙江兵也被稱為戚家軍。
只不過這支戚家軍戰斗力已經遠遠不如戚繼光組建的,戚繼光組建的戚家軍屬于野戰軍團,可以和八旗軍野戰爭鋒,第二次組建的戚家軍屬于守城部隊,面對八旗軍只能“憑堅城,用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