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軍營,第八合成旅一個連隊兩百多人席地而坐,一排排很整齊,并且士兵抬頭挺胸,精神抖擻的看向前面一名有些書卷氣的男子。
眼前這么男子身材瘦弱,面白無須,嘴角帶笑,說話不緊不慢,給人一種很謙虛和藹的感覺。
男子叫李立,出生在江南一個小商人家庭,家境還算殷實,從小李立就很聰明,五歲就能完整背誦三字經(jīng),街坊鄰里都夸起事神童,父母寄予厚望,希望李立考取功名,走仕途,光宗耀祖。
李立父母雖然是小有錢財?shù)纳倘?,但是卻不希望李立也經(jīng)商。
無他士農(nóng)工商,三教九流的等級觀念深入人心,走南闖北的李立父親深深明白,在這種社會下,就算他再有錢,隨便一個九品芝麻官一句話就可以讓她們?nèi)f劫不復(fù),這才有破家縣令一說。
李立也不負眾望,年紀輕輕就考上秀才,學(xué)習(xí)同時也跟隨父親走南闖北做生意。
這也讓李立看到滿目瘡痍的中原大地,也理解了古詩上的“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并不是夸張句,也明白了“歲大饑,人相食”短短六個字背后的大恐怖!
李立第一次思考,考取功名到底是為什么?第一次懷疑“修身治國平天下”到底是不是自我標榜的噱頭,亦或者語言藝術(shù)!
就在李立迷茫時,榮耀軍大量招募讀書人。
看到招募軍士,絕大多數(shù)人的第一反應(yīng)都是好男不當兵,一般只有走投無路才會去,不過軍隊招募讀書人還是第一次,更讓李立驚訝是還要通過考核,只有考核合格才能加入榮耀軍。
最終讓李立決定加入榮耀軍的是這里特別的規(guī)定,比如見到上級和官員不用下跪,就連皇帝也不用,只需要用軍禮,而這個軍禮也很有意思,簡單直接。
李立入伍,遭到父母的強烈反對,不過李立最終還是加入了榮耀軍。
加入榮耀軍后,李立就接受嚴格的培訓(xùn),亦或者是思想洗禮,無數(shù)聞所未聞的思想涌入他的腦海,一個個驚世駭俗的詞語。
“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nèi)!”
“帝國的劍要為帝國的犁爭取土地!”
“國防國防,何為國防,就是防止外族的男人強健本族的婦女和搶奪我們財產(chǎn)土地!”
如果是在四海升平的盛世,這些話可能沒有什么市場,甚至叛經(jīng)離道。
現(xiàn)在卻是國破山河在,韃子北方肆虐,流寇如蝗蟲過境,百姓流離失所,被迫裹挾。
尤其是最后一句話,完全的詮釋了韃子的所作所為,講師每一次講話都讓十八歲的李立熱血沸騰,非常崇拜,猶如一位博學(xué)多才,不拘一格大儒,或者用救世主更加確切。
等到培訓(xùn)結(jié)束之后,李立才知道這位救世主,,,,,原來就是當今天子。
而李立也非常榮幸通過考核,成為一名連級指導(dǎo)員。
“兩軍交戰(zhàn),死人最多是什么時候?”李立掃視一眼手底下的士兵問道。
“沖鋒時候!”
“打敗仗的時候!”
“哈哈!”
“交戰(zhàn)時候!”
李立面帶笑容,輕輕搖了搖頭。
“是潰敗被掩殺時候!”一個臉上有刀疤的男人淡淡開口。
“對,就是被掩殺!”李立看向刀疤臉,然后說道:“這位士兵,你叫什么名字!”
“下山虎!”刀疤臉士兵站起身,敬禮回道。
這一刻,李立才看清這名士兵,身高超過一米九,虎背熊腰,站在那里就像一座小山,給人一種壓迫感。
“這是你的名字?”李立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是!這是以前將軍給我取的名字!”
下山虎目不識丁,因為從小體格健壯,力大如牛,父母就給他取名叫大牛,后來參軍后,因為作戰(zhàn)勇猛,取名為下山虎,刀疤士兵也覺得下山虎比大牛好聽多了,從此,就叫下山虎。
“哪位將軍?方便說一下嗎?”李立頓時來了興趣,榮耀軍招募非常嚴格,需要審查,主要招募身家清白,年齡適中的農(nóng)家子弟。
為了杜絕兵油子,老兵想要加入榮耀軍,審查更是嚴格,有過劣跡不行,甚至跟隨的將軍有劣跡也不行,比如左良玉這些,還有祖宗三代都要查一遍,因為是戰(zhàn)亂,查這些很難,如果查不出來,直接不要,只接受有據(jù)可查的老兵。
其次必須是精銳,經(jīng)過層層考核,難度遠遠超過農(nóng)家子弟。
“盧象升!”
“你是天雄軍?”李立有些敬佩的問道。
“嗯!”
下山虎跟隨盧象升征戰(zhàn)四方,打過流寇,戰(zhàn)過建虜,因為作戰(zhàn)勇猛,成為盧象升的親兵,還是親兵千總,這個含金量就很高,這可是親兵,也就是精銳中的精銳。
下山虎父親病重,想要見唯一兒子一面,托人把信送到天雄軍,下山虎隨即回到淮安老家。
恰好,韃子入關(guān),盧象升率天雄軍出征,最終被清軍包圍在賈莊,最終戰(zhàn)死,天雄軍幾乎全軍覆沒,又一效忠朝廷的精銳之師被消滅。
頓時,眾人肅然。
“下山虎兄弟能不能給我們講一講為什么說潰敗掩殺損失最大嗎?”
“當然可以!”
下山虎繼續(xù)說道:“天雄軍戰(zhàn)無不勝,死戰(zhàn)而亡,并非潰敗被掩殺。我只是看到大明其他軍隊遭遇建虜,一個回合就被沖散,大家四處奔跑,建虜騎兵可以從容從背后追殺過來,往往伏尸十幾里?!?
“一味逃跑,后背暴露,等于完全放棄抵抗,成為待宰羔羊,建虜基本沒有任何損失全殲一支我大明軍隊?!?
“逃跑的結(jié)果往往就是被全殲,我親眼看過,建虜三千人損失不到幾十人就全殲我們一支五千人的軍隊,就是掩殺。”
“我們天雄軍五千老弱被八萬建虜重重包圍,孤立無援,死戰(zhàn)不退,讓建虜付出同等的人數(shù),雖敗猶榮!”
天雄軍是盧象升一手組建的精銳軍隊,人數(shù)達到7萬之眾,無論和流寇,還是建虜作戰(zhàn),百戰(zhàn)百勝,因此上了皇太極的名單,是讓皇太極為數(shù)不多忌憚的大明軍隊。
然而朝廷內(nèi)斗,盧象升被打壓,7萬軍隊先是被高起潛帶走4萬,后又被權(quán)臣楊嗣昌帶走兩萬多人,帶走還都是青壯,只給盧象升留下不到五千老弱。
然就憑這五千老弱,卻在抵抗建虜入關(guān)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完全的詮釋了什么叫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最終明末第一猛人盧象升和他的天雄軍被皇太極一波帶走,崇禎身邊忠心且有能力的人又少了一個。
為什么朱由崧一直覺得崇禎不怎么樣,如果不是因為自掛東南枝,沒有做小丑,才讓他評價偏正面,否則,估計評價很難看。
明末其實不缺忠心的猛將,但是這猛將幾乎都沒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