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仗局提督太監雷陽在面圣時,也傳來了好消息,燧發槍已經研發成功,并且按照朱由崧的建議,配上了紙殼子彈,這樣可以定量火藥,不僅加快了速度,最重要是有效的防止炸膛。
聽到燧發槍已經研制成功,朱由崧急不可耐,立刻前往兵仗局,這讓正在面圣的雷陽有些始料未及,連忙陪同一起前往兵仗局。
好在兵仗局屬于內府,并不是太遠,一炷香的功夫就到了兵仗局。
一到兵仗局,朱由崧立刻要求親自觀摩試槍,這讓負責安保的卓明嚇了一跳,但是也知道皇帝的脾氣,不敢勸阻只能小心戒備。
兵仗局靶場上,一名錦衣衛一手拿槍,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握住紙殼子彈送到嘴邊,撕開油封,然后咬彈殼頂端。
豎起燧發槍擊捶,打開藥池,向里面倒入少許火藥。
用中指、無名指、小指合上火鐮,關閉藥池。
將紙盒內的火藥全部倒入槍膛,把麻油布包裹的鉛彈塞進槍膛,用通條將其推到底部,然后開始舉槍瞄準。
“砰!”
一聲沉悶的槍聲響,鉛彈射出,打在五十米開外的靶上。
“繼續!”朱由崧說道。
朱由崧心中估算了一下,這名錦衣衛整個操作流程差不多用了兩分鐘,這樣的速度甚至還比火繩槍慢。
試槍的錦衣衛不敢耽擱,立刻取出一顆紙盒子彈,開始重復剛才的動作。
“砰!”
又是一聲沉悶的槍聲響起。
這一次,速度比上一次快了不少,至少一倍左右,也就一分鐘裝填完成,這速度已經超過了火繩槍。
“繼續!朕沒喊停之前,不準停!”
“砰!”
“砰!”
“砰!”
隨著槍聲響起,每一次速度都在提升,不過第六槍以后,速度幾乎差不多,維持在40秒左右。
七八響之后,朱由崧才緩緩開口說道:“停!”
“你感覺這槍如何?”朱由崧向試槍的錦衣衛問道。
能夠試槍的錦衣衛自然不是普通人,名叫彭智,是以前神機營的王牌,對于火繩槍很是熟悉。
“裝填速度比以前快,最重要不受天氣影響!”彭智摸著手中的火繩槍有些愛不釋手。
參加和建虜戰斗的彭智深深明白,戰場上其實開槍的時間并不多,作為王牌槍手,使用火繩槍一般三分鐘最多打出兩發,其他戰斗基本兩分鐘一發。
戰場上彭智最多打出兩發,手中的火繩槍就會成為燒火棍,因為建虜已經沖到身前。
至于其他戰友,基本就打出一槍。
這把燧發槍彭智第一次使用,就可以做到兩分鐘打出三發,比起火繩槍速度提升不少,而且彭智相信如果讓他訓練一段時間,可以達到一分鐘兩發。
這樣的速度下,面對建虜的沖鋒,完全可以開三到五槍,這樣完全可以擊垮建虜的沖鋒。
更重要是,燧發槍不怕雨天,戰爭多變,一旦下雨,火繩槍就沒有用武之地,初期建虜畏懼明軍火力,往往趁雨天攻擊,打明軍一個措手不及。
現在有了燧發槍,可以全天候作戰。
彭智想了想繼續說道:“從槍管的振動感覺,應該比火繩槍安全!”
以前明軍用的火繩槍經常炸膛,除了鑄造槍膛的鐵比較差之外,就是火藥放入沒有標準,緊張的時候往往會超標。
在戰場上火繩槍一旦炸膛,持槍者非死即殘,對于士氣的影響是非常嚴重,身邊同樣使用火繩槍的戰友造成極其嚴重的心理陰影,甚至直接放棄使用火繩槍戰斗。
燧發槍使用定量的紙殼子彈就極大的減少了炸膛危險,紙殼子彈里面火藥是定量,就算在戰場上那種緊張氣氛下,也不可能多倒,或者少倒導致威力不足。
朱由崧點了點頭,看向身邊的雷陽說道:“連夜趕制100支燧發槍交給榮耀軍試用!”
“奴婢遵旨!”
“還有,你派一些工匠親自到榮耀軍陪同試槍,有什么改進意見及時調整!朕要最好最適用的燧發槍!”
這一款燧發槍雖然完全按照朱由崧后世理念設計出來,不過需要軍隊的檢驗,畢竟朱由崧不是圣人,期間或許有些遺漏不足,這就需要戰場上的反饋。
走出兵仗局,陽光明媚,燧發槍的成功研發讓朱由崧的心情非常好,負責研發的工匠幾十名工匠每人獎勵20兩白銀。
這個獎勵實在有些微不足道,甚至可以說是寒酸,這主要是大明匠戶的地位太低了,待遇更是差的可憐,老工匠一年的俸米折合成白銀不到十兩。
這點俸銀,僅僅夠基本生活,養家糊口都很難,生活非常清貧。
正是因為起點太低,深諳人性的朱由崧才一步步提高待遇,而不是一蹴而就,這樣讓匠人們沒有升級的快感,也就不能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的去工作,去創新。
離開兵仗局朱由崧又去了榮耀軍,這段時間,這兩個地方是朱由崧經常去。
榮耀軍駐地在城外五公里,不過從皇宮算起,至少有20公里距離,這個距離放在現在也就幾個油門距離,但是在沒有水泥路的古代,坐馬車也要一個時辰左右。
為了適應這種奔波的生活,而且軍營也很大,方便視察,朱由崧開始騎馬。
在現代社會就學過騎馬,朱由崧馬術雖然一般,不過一般的趕路問題不大。
騎馬速度就快了不少,半個時辰足以。
每一次來榮耀軍這里,朱由崧都會明顯的察覺到軍隊整體素質都在以肉眼可見的提高。
騎在馬上,林峰和閻應元兩人陪同,開始在軍營巡視。
朱由崧已經徹底把榮耀軍交給兩人負責,兩人的級別也都提升為旅長,在訓練過程中,一些優秀的苗子也被提拔上來,不斷充實著榮耀軍的組織架構。
騎馬走在軍營,路過一個個整齊的方隊,朱由崧有種閱兵的錯覺。
因為朱由崧經常巡視軍營,這里的大多數士兵也都認識皇帝,最開始看到皇帝騎馬巡視還會緊張,不過現在已經習以為常。
“萬歲!萬歲!萬歲!”
朱由崧騎馬路過最近一個方隊時,士兵們就會爆發出震天的吶喊聲,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吶喊。
“萬歲!萬歲!萬歲!”
朱由崧騎在馬上,向高呼的士兵揮手回應。
每一次來軍營,朱由崧都不是那種走馬觀花,或者直接去中軍大帳,而是完整巡視一圈,路過每一個方隊,幾乎讓三萬將士都能看見自己。
三萬人聽起來并不多,實際上已經非常多人,一個普通中學一般一千多人,廣播操時就是人山人海,更別說三萬人。
就算朱由崧騎在馬上巡視一圈,也要一個時辰多一些,折算成小時也就是三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