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征祥往來書簡
- 李學通主編
- 1333字
- 2025-04-08 18:10:18
曹汝霖[1]函
一
(1928年6月12日)
興老座右:
久違風采,時切遐思。今春劼甫內渡,奉到尊夫人紀念章,并詢諗起居無恙,深以為慰。比奉惠書,詳述歸依教宗,具見毅力宏愿,舍身救人,不勝佩敬。吾國古來大智慧、大英雄,或學貫人天,由入世而研究出世,或功成名就,舍名利而皈依三寶者,不乏其人,公聞之,當亦出之意外而為之憫慨也。
現在政局丕變,定都南京,北京由閻錫山與政治分會維持。各部均南遷,官商失□,不可勝計,從前欠薪更無從說起。惟我公人格久為南中要人所敬仰,況公捐作善舉,不為私有,尤為他人所不能。鄙意現值伍梯云、李石曾、王亮疇諸君均聯袂游歐,不妨由公將前后情形與伍、王、李諸君一談,請其向南京政府請托,或可特別辦理。尊意以為如何?弟自民九以后遷居津門,絕不預聞政事。甲子合肥再起,弟亦未參政議。上年張氏入京,強邀組閣,更決然謝絕,非鳴高也,實自顧菲才,絕非可以肩此巨任。況軍閥之行動舉措,實難以滿意,此次退出關外,途中遇炸彈,生死不明,則又不禁為之愴然。軍閥結果愈演愈慘,天道示人,可以發人猛省,要非有悲憫大愿、舍棄一切之大力不可。儒講為仁,佛講普濟,與西教博愛之旨如出一貫,可知古今中外其道一也。吾公將來布教全球,萬流宗仰,其成就功德豈有涯涘。頌祝無量。
國內情形,年遜一年。方奉手書之時,雨帥尚在北京,然已四面楚歌,知其決難持久,故對于尊屬一節,實覺無從啟齒。今則北伐告成,奉系率部出關,局面又為一變,國體雖未變更,然五色國旗業已改易青天白日矣。現在南北業已統一,希望從此停止內爭,從事建設,則吾民十數年之犧牲,或有收回代價之希望。蓋今年來各省因戰事影響,交通阻滯,商業凋敝,民間十室九空,困苦情形決非意想所能料到,與我輩當局時代相比,真不啻有霄壤之別。言念及此,為之惻然。我感于讓忍二字非何觀念,并愿吾公發大精進,成大愿力,得無上道,以方便法為眾生懺悔業行,祈禱安樂,本大慈悲,圓大功德,此則尤為俗世老友所馨香禱祝以期待于仁者也。肅此。順頌修祺。
弟曹汝霖頓首
六月十二日
二
(1928年6月17日)
子興道兄慧鑒:
前承賜圣史,歉為未及。藎臣歸國,承惠玉照并詢悉起居,熱忱毅力,同深欽佩,而一瞻道貌藹然,想見萬念皆空,一心救世,真眾生之福星也。中國古來居高位不能行其志,退而皈依佛法,發宏愿為眾生造福者不乏其人,人目為遁入空門,無補于世矣。愚則以為,修身治國平天下,世間法也;舍身普渡群生,出世間法也。消極的救世與積極的救世,初無二致,所謂博施濟眾,必也圣乎,中外立教之本旨其揆一也。我公悲天憫人,勇猛精進,將來之造就,詎有涯涘哉。方今人欲橫流,世道日下,生民涂炭,而當國者醉心武力,內爭不已,古昔相傳之禮讓為國、相忍為國之哲訓,更無人能記憶。爰將吾公出世修道之苦心及本篤派之教旨,公之《大公報》,非為公宣傳,實冀彼居高位者聞風興矣。
徐菊老、段芝老均住津門,健壯如常。范老上年厄大病,現已回復,周輯老時住大連,謝絕世事。同輩中錢幹老早歸道山,林長民、范靜生復先后辭世,黃陂亦于月前逝世。耆舊凋零,海外聞之,能不為之凄然乎。京津秩序,此次均未破壞,王聘老于青黃不接之時,維持北京治安,尤可佩也。拉雜,復頌善安。
弟曹汝霖頓首
六月十七日
[1] 曹汝霖,字潤田,曾任民國北京政府交通總長、外交總長、財政總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