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中國政府統計數據:理解與應用
- 許憲春
- 6字
- 2025-04-08 18:54:21
第一篇 基礎篇
第一章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是怎么核算出來的
21世紀初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統計局推出了一系列統計調查制度重大改革,包括經濟普查制度的建立,企業一套表聯網直報統計調查制度、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和城鄉住戶調查一體化改革等,這些改革對于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核算的改革與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為了適應經濟發展形勢的變化、滿足經濟分析和管理的需要,針對國際標準的變化和統計調查制度的改革,國家統計局不斷改進GDP的核算方法,規范資料來源。例如,改革研發支出核算方法、金融中介服務產出及其使用核算方法、現價和不變價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核算方法[1],針對經濟普查制度和常規年度統計調查制度的變化,不斷修訂和規范GDP核算的資料來源和計算方法等。經過國家統計局和整個政府統計系統多年的努力,中國GDP核算不斷完善,數據質量和國際可比性不斷提升。本章對促進中國GDP核算改革與發展的統計調查制度的重大改革進行梳理,對GDP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經過多年改革與發展后中國GDP核算的主要資料來源及具體計算方法進行詳細闡述,幫助讀者準確理解中國GDP核算和正確使用中國GDP數據。
針對經濟普查年度和常規年度資料來源的不同,中國分別建立了經濟普查年度GDP核算方法和常規年度GDP核算方法。本章以常規年度為例介紹中國GDP核算,因為從資料來源和計算方法角度看,常規年度GDP核算更具有普遍性。從核算頻率上看,中國GDP核算包括年度核算和季度核算,本章集中介紹年度核算,因為年度核算更具有基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