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巴綠色發展理論與實踐研究
- 楊晶
- 1262字
- 2025-04-08 19:47:30
四 對“人類與自然的和解”的設想
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思想是基于對資本主義的批判而闡發的。人與自然關系的錯誤定位、新陳代謝的斷裂以及生態危機的產生,其根源就在于資本主義制度。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家們無止境地追求剩余價值,無限擴大資本主義生產,必然會造成環境破壞,使人與自然走向對立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按照它的矛盾的、對立的性質,還把浪費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壓低工人的生存條件本身,看做不變資本使用上的節約,從而看做提高利潤率的手段。”[12]馬克思認為,導致生態危機的根源就是資本對自然的占有;“在資產階級看來,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不是為了金錢而存在的,連他們本身也不例外,因為他們活著就是為了賺錢,除了快快發財,他們不知道還有別的幸福,除了金錢的損失,不知道有別的痛苦”[13]。福斯特曾坦言,人類文明和地球生命的進程是否具有可持續性,不是取決于這些可怕發展趨勢能否放緩,而是取決于能否使這種趨勢發生逆轉。[14]因此,要徹底解決生態危機,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解”,其根本途徑就是要變革社會制度。
馬克思恩格斯不僅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反生態本質,還展望了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社會,即共產主義社會。馬克思認為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邏輯結果,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家們瘋狂的掠奪雖然極大地破壞了生態環境,但如此沒有底線的不斷生產,卻又在一定程度上為新的社會制度的建立創造了物質基礎,他在《資本論》中是這樣闡述的:“而只有這樣的條件,才能為一個更高級的、以每一個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建立現實基礎。”[15]馬克思在設想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藍圖時,是這樣描述人類與自然的和解的:“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于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一種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但是,這個領域始終是一個必然王國。在這個必然王國的彼岸,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發揮,真正的自由王國,就開始了。但是,這個自由王國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國的基礎上,才能繁榮起來。”[16]恩格斯同樣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導致社會危機和生態危機的根源,并認為消除這些危機的根本路徑就是走向共產主義:“資本主義方式的生產所生產出來的生存資料和發展資料遠比資本主義社會所能消費的多得多,因為這種生產人為地使廣大真正的生產者同這些生存資料和發展資料相隔絕;如果這個社會由于它自身的生存規律而不得不繼續擴大對它來說已經過大的生產,并從而周期性地每隔10年不僅毀滅大批產品,而且毀滅生產力本身,那么,‘生存斗爭’的空談還有什么意義呢?于是生存斗爭的含義只能是,生產者階級把生產和分配的領導權從迄今為止掌握這種領導權但現在已經無力領導的那個階級手中奪過來,而這就是社會主義革命。”[17]雖然馬克思恩格斯沒有對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如何進行綠色發展提供現成答案,但他們在展望未來共產主義社會時所提出的“人類與自然的和解”的設想對社會主義國家的綠色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