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一

王向遠

郭雪妮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據說她的祖輩也是老西安。她從陜西師范大學碩士畢業(yè)之后,考到北京師范大學,跟我攻讀中日比較文學博士學位。畢業(yè)后放棄了在京津地區(qū)就業(yè)的機會,又回到西安的母校就職。她是有著濃重的西安自豪感與故鄉(xiāng)眷戀的人。我們師生在聚會聊天中,經常會談到各自的家鄉(xiāng),當然也少不了談到西安。當然,跟雪妮談論西安,并不僅僅是輕松的閑聊,那時西安已經成為她所要研究的對象,因為在她入學之前,我就給她了出好了博士學位論文的題目——《日本文學與西安》。

《日本文學與西安》這個題目,是我那幾年設計的“日本文學與中國都市”系列博士學位論文選題之一。除了西安之外,那時還有大連、北京、天津、哈爾濱、延安等中國都市與日本文學的關系,也分別作為博士學位論文的選題付諸研究,或已完成研究。我覺得《日本文學與西安》由雪妮來寫最合適,或者不妨說,這個題目就是為她量身定制的。

按我的設想,《日本文學與西安》這個研究題目,是要梳理從古至今日本文學中的西安主題、西安題材、西安背景和西安想象,揭示西安之于日本文學的特殊價值與特殊作用,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呈現中日文化與文學之間的密切聯系。從“東方學”建構的角度來說,就是要揭示古代的“亞洲精神共同體”以及“亞洲審美共同體”的形成過程與形成機制。在我看來,包括東亞、東南亞、東北亞、中亞地區(qū)各民族在內的“亞洲精神共同體”,早在中國的唐代就已經初步形成,而唐朝的都城長安,無疑在古典時期的“亞洲精神共同體”中占據著核心地位。如果說漢代中國對周邊國家的影響主要依靠的是文功武略,那么唐朝則顯示出更多的文化包容力和感召力,它將亞洲的宗教哲學、文化藝術融為一爐,給周邊諸國諸民族——當然也給極東地區(qū)的日本人,以極大的文化吸引與審美魅惑。對日本人來說,除了遣唐使的“渡唐”,更有精神上的“渡唐”,長安成為不少日本人魂牽夢繞的地方,例如平安朝后期的長篇物語《浜松中納言物語》,寫主人公源中納言夢見亡父投胎于長安,轉生為“唐朝第三皇子”,于是下決心渡唐一看究竟。可見即使到了十一世紀,唐長安城盡管已經隨著唐帝國的滅亡而消失,但長安依然是日本人特別是貴族精英階層的精神原鄉(xiāng),也是日本人審美建構的依托、文學想象的異國烏托邦。

像“日本文學與西安”這樣一個有重大價值的課題,迄今我未見日本人有系統的研究。中國人義不容辭,應該來做,而且研究中可以體現中國人的文化優(yōu)勢與文化立場,而由郭雪妮來做,也可謂天時地利人也和。但是她也需要克服一些困難。作為中文系出身的學生,她的日語學習起步較晚,掌握不夠,于是她拼命補這個短板。博一時,郭雪妮在北京大學開設的日語強化班里,每天八小時封閉式強化訓練,堅持一年有半;博二時又獲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去日本留學。為了研究日本人如何“從長安到日本”,她也“從長安到日本”,跟隨日本著名都城史學家妹尾達彥教授學習,于文學之外,又接受了歷史學的專業(yè)訓練。博士畢業(yè)后,又繼續(xù)進入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歷史學博士后流動站深造,其間數次赴日訪學。如此頻繁來往于中日兩國、跨越于文史之間,學術視野自然隨之開闊。

對日本文學史上有關西安的文本進行搜集查閱的過程中,郭雪妮發(fā)現這方面的材料相當豐富,假如按當初設想,做從古到今的貫通研究,時間精力都不夠,最后與我商量決定,先做古代部分,至于中世至現當代部分,留待以后再說。于是,《日本文學與西安》中的“西安”,就改為“長安”。這個選擇是明智的。實際上,奈良、平安時代的日本與中國關系最為密切,西安與洛陽兩個中國的古都,在日本古代文學中經常作為中國及中華文明的象征,材料保存最為豐富。郭雪妮只就這一時段的“日本文學與長安”的研究,就寫出了近三十萬字。這個篇幅,無論是作為博士學位論文,抑或作為一部著作,都已經足夠厚重。出書之前,她已經陸續(xù)發(fā)表了二十多篇有分量的、言之有物的論文作為前期成果,最終出書時,定題為《從長安到日本——都城空間與文學考古》。

按我的理解,所謂“都城空間”,或曰“都市空間”,是以特殊空間為單位的研究取材方法;所謂“文學考古”,是表明文學研究借鑒考古學的方法,重在史料的發(fā)掘與呈現。同時,“考古”一詞,可以暗示所研究的時段是古代。全書大體上以日本平安王朝時代日本文學的長安書寫為研究對象,涉及漢詩、和歌、物語、日記等多種文學樣式,也延伸至繪卷圖像、口承說話、僧侶傳記等多種雜體文獻。起碼對于中國讀者而言,或者說是在中文語境下,許多史料是初次呈現,因此具有“考古”的效應。

現在,《從長安到日本——都城空間與文學考古》就要付梓了;當初日本人“從日本到長安”,是來學習唐朝的文化,如今郭雪妮再“從長安到日本”,是做關于日本文學與長安的“文學考古”研究。這既是開創(chuàng)性的學術研究,也是在繼續(xù)著自古及今中日文化的交流。我堅信,這樣的研究,不僅是一種系統的知識建構,也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通過學術研究,為東亞精神共同體、東亞審美共同體,所做的一種確認、一份貢獻。

2020年2月12日于北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象山县| 泰安市| 东乌珠穆沁旗| 噶尔县| 三穗县| 溆浦县| 广南县| 九龙县| 遵义县| 华池县| 麻栗坡县| 小金县| 潍坊市| 漳州市| 五常市| 龙江县| 丰宁| 射洪县| 衡阳市| 濮阳市| 枣强县| 简阳市| 滁州市| 阿拉善右旗| 改则县| 淮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尼勒克县| 建水县| 垣曲县| 潍坊市| 饶平县| 丹凤县| 黔东| 丽水市| 湖口县| 蒲城县| 民和| 平安县| 宽甸| 长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