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研究成果·潮州菜系列教材·潮菜工藝學
- 陳育楷 陳俊生編著
- 1576字
- 2025-06-04 10:35:57
第一節(jié) 烹飪原料的選用
一、烹飪原料的定義
烹飪原料,是指能供給人們營養(yǎng),維持人們生理機能并且能夠烹飪的食物。它必須具備以下三個要素:
1.可食性
為人們的生存提供一定的能量。
2.營養(yǎng)性
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成為人們攝取必需營養(yǎng)素的主要來源。
3.安全性
原料應為新鮮、優(yōu)質的,力求質地上乘,且符合衛(wèi)生安全標準。
二、烹飪原料的分類
常用的烹飪原料有數(shù)千種,來源廣泛,對原料進行分類有利于系統(tǒng)而有條理地了解某一類原料的共性知識和某一種原料的性質、特點。
1.按烹飪原料的自然屬性及來源劃分
可分為動物性原料(禽類、畜類、魚類等)、植物性原料(蔬菜、糧食、果品等)、礦物性原料(鹽、堿等)、人工合成原料(香料、色素等)四大類。
2.按加工情況劃分
可分為鮮活原料(鮮魚、鮮肉、鮮蔬果、活禽等)、干貨原料(魚肚、海參、干鮑魚等)、復制品原料(火腿、臘腸、罐頭食品等)三大類。
3.按原料在菜肴中的地位劃分
可分為主料、輔料(包括配料和料頭)和調味料三大類。
4.按原料的商品種類劃分
可分為糧食、蔬菜、肉類及肉制品、禽蛋品、水產(chǎn)品及水產(chǎn)制品、干貨及干貨制品、果品、調味品八大類。
三、烹飪原料的選用
(一)原料選用的要求
1.具有較高的品質
烹飪原料是烹調加工的物質基礎,烹飪原料品質的好壞對菜肴的質量有決定性的影響,高質量的菜肴必須以優(yōu)質的原料為基礎。
2.具有風味基礎(色、香、味、形等)
烹調前對烹飪原料的品質進行鑒別,正確選擇原料,以發(fā)揮原料的特點。
3.保障使用的安全
烹飪原料的好壞與人類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原料選用的基本原則
烹飪原料的選用是制作菜肴的第一道工序。原料的選用是否正確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整個菜肴的質量。我們選用原料時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隨菜選料原則
隨菜選料即根據(jù)菜肴的成菜要求,嚴格選擇質量優(yōu)良的主料、輔料和調料。
2.物盡其用原則
物盡其用是指根據(jù)菜肴的成菜要求,對原料盡可能地利用、不浪費,并減少它在烹飪過程中的損耗。
3.食用安全原則
嚴格把控食材品質,杜絕使用有毒的食材、腐敗變質的原料(發(fā)芽土豆、酸敗油脂、腐敗肉類等)。
(三)原料選用的注意事項
烹飪原料的選用,在遵循上述三條原則的基礎上,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1.注意原料的品種和產(chǎn)地
在眾多的烹飪原料中,不同種類的原料,性質明顯不同;就是同一種類的不同品種,性質上也有很大差別。例如,白菜類有大白菜、小白菜;鳊魚有長春鳊、三角鳊和團頭魴。它們在性質上的差異是十分明顯的,做不同的菜肴就需要選用不同的品種。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qū)的氣候、土壤、水質等條件差別較大。同一品種的原料,在不同的地區(qū),由于自然環(huán)境的不同,品質上也會出現(xiàn)一定的差異。如河蟹在我國分布較廣,卻以江蘇陽澄湖、河北勝芳所產(chǎn)的最有名。有時種植或飼養(yǎng)方法不同、加工方法不同,也會帶來品質上的差異。這些由于產(chǎn)地不同所引起的品質差異,在選料時也要引起注意。
2.注意原料的上市季節(jié)
各種動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長規(guī)律。在它們的生長過程中,只有某一個時期的食用性最好,這個時期便是該原料的上市季節(jié)。不同的原料有不同的上市季節(jié),尤以蔬菜和水產(chǎn)品的季節(jié)性最強。部分水產(chǎn)原料就有“春食鳊、夏鱔白、秋鯇鯉、冬鮭、立夏之鰣、白露之蟹”之說,其他地區(qū)則不完全一樣。廚師掌握各種原料的上市季節(jié)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3.注意原料各部位的性質
每種原料的不同部位,由于組織結構和化學組成的差異,性質上必然存在著一定的區(qū)別。如雞肉中,雞脯肉嫩,雞腿肉就相對比較粗老;豬肉中,里脊肉細嫩,五花肉肥瘦相間,腿肉則又有不同。選料時注意根據(jù)部位,該切絲的切絲、該剁塊的剁塊,這樣才能保證原料的物盡其用,菜肴的精美可口。
4.注意新型原料的利用
選料時不僅要注意常用原料,還要注意新型原料的開發(fā)。所謂新型原料是對某一地區(qū)而言的,凡是本地區(qū)市場上出現(xiàn)的以前沒有的原料都屬于此范圍。新型原料的開發(fā)利用有利于豐富本地區(qū)的菜肴和提高烹調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