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一世紀中醫(yī)學教材系列·女性常見疾病的中醫(yī)保健
- 秦佳佳主編
- 8字
- 2025-06-09 17:54:36
第二章 辨體調月經(jīng)
第一節(jié) 月經(jīng)先期
特點
期:周期提前7天以上,經(jīng)期正常,甚至10余日一行,連續(xù)2個周期以上。
量:經(jīng)量基本正常。
色:或淡或深。
質:或稀或稠或有血塊。
【病因及相關檢查】
本病類似于西醫(yī)學排卵型異常子宮出血的黃體不健或盆腔炎癥等引起的子宮出血。
(1)婦科檢查:內、外生殖器基本正常,或有子宮輕壓痛;或子宮兩側附件區(qū)增厚、壓痛;或有宮骶韌帶增粗、觸痛等盆腔炎癥表現(xiàn)。
(2)基礎體溫(BBT)測定:顯示基礎體溫為雙相,卵泡期短,僅7~8天;或黃體期短于10天;或體溫上升幅度不足0.5℃。
【鑒別他病】
經(jīng)間期出血:本病與經(jīng)間期出血均可出現(xiàn)出血周期縮短的現(xiàn)象。經(jīng)間期出血時間是在月經(jīng)周期的第12~16天,即排卵期。其出血持續(xù)時間短,數(shù)小時以至2~7天自行停止,出血量較月經(jīng)量少,表現(xiàn)為透明黏稠的白帶中夾有血絲,與正常月經(jīng)相對照,可有出血量一次多一次少的特征性出血現(xiàn)象,可結合BBT加以區(qū)別。
【辨體保健】
以月經(jīng)周期經(jīng)期正常,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連續(xù)2個周期以上,但經(jīng)期基本正常為辨證要點,結合經(jīng)色和經(jīng)質的變化及全身的證候可分為氣虛、血熱兩型。治療以補氣攝血、涼血止血為主,平時可辨證保健。
表2-1 月經(jīng)先期的辨證分型

一、氣虛證
(一)脾氣虛證
主要證候:經(jīng)期提前,或兼量多,色淡質稀,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小腹空墜,納食不佳;舌淡紅,苔薄白,脈緩弱。
治療法則:補脾益氣,攝血調經(jīng)。
1.中成藥
補中益氣丸,人參歸脾丸。
2.食療推薦
(1)黃芪當歸黑豆粥:當歸10g、黃芪20g、黑豆30g、大棗5枚、粳米100g、冰糖適量。把當歸、黃芪洗凈放入紗袋,大棗去核,粳米、黑豆洗凈,加水1000mL,武火燒開后加入藥材,轉文火慢熬成粥,取出紗袋,冰糖調味。服法:分1~2次空腹溫服,于經(jīng)凈后7天連服。
(2)黑豆黨參湯:黑豆、紅糖各20g,黨參10g。將黑豆、黨參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燉湯至黑豆熟透,加入紅糖溶化即成。服法:每日1次,連服6~7日。
選材推薦(非月經(jīng)期間選取下列食材1~2味服食即可):
藥材:黃芪、白術各5~15g,黨參、太子參各10~20g,人參、甘草各5~10g。
藥食兩用材料:大棗、山藥各10~30g,芡實、蓮子各10~20g。
食材:粳米、糯米、蘑菇、豬肉、葡萄、菱角、土豆、紅豆、桂圓等。
3.艾灸
非月經(jīng)期間,取穴氣海、關元、脾俞、足三里、三陰交。艾灸5~10分鐘,以穴位處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次,10天為1個療程。
4.推拿按摩
非月經(jīng)期間,可采取婦科基本按摩手法,具體如下:
(1)以關元穴為中心,實證順時針,虛證逆時針法按揉小腹部,以局部皮膚發(fā)紅透熱為度;
(2)用手掌從臍向下經(jīng)關元、氣海、中極穴直推至恥骨,以局部皮膚發(fā)紅透熱為度。
本證可在婦科基礎按摩手法上加用下法:
(1)以雙手掌橫擦、豎擦和拍打腰骶部,重點放在腎俞、命門、腰陽關、八!穴,以局部皮膚發(fā)紅透熱為度;
(2)揉摩上腹部,直擦背部督脈和膀胱經(jīng),以局部皮膚發(fā)紅透熱為度;
(3)按揉中脘、天樞、脾俞、胃俞、足三里穴各1分鐘。
(二)腎氣虛證
主要證候:經(jīng)期提前,量或多或少,色暗質稀,腰膝酸軟,耳鳴如蟬鳴,面色晦暗或有暗斑,夜尿頻多;舌淡暗,苔薄白,脈沉細。
治療法則:補腎益氣,固沖調經(jīng)。
1.中成藥
歸腎丸。
2.食療推薦
桂圓枸杞燉烏雞:取桂圓10g、枸杞子20g、烏雞半只。將備料洗凈后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后轉文火煲1.5小時,去渣調味。服法:分2次服完,每周1次。
選材推薦(非月經(jīng)期間選取下列食材1~2味服食即可):
藥材:女貞子、墨旱蓮、菟絲子、杜仲和續(xù)斷各10~15g。
藥食兩用材料:枸杞子和大棗各10~20g。
食材:黑豆、烏雞、番薯、粳米、糯米、木耳、銀耳、蘑菇、豬肉、帶魚等。
3.艾灸
非月經(jīng)期間,取穴氣海、關元、腎俞、足三里。艾灸5~10分鐘,以穴位處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次,10天為1個療程。
4.推拿按摩
非月經(jīng)期間,可采取婦科基本按摩手法,具體方法同前。本證可在婦科基礎按摩手法上加用下法:
(1)以雙手掌橫擦、豎擦和拍打腰骶部,重點放在腎俞、命門、腰陽關、八!穴,以局部皮膚發(fā)紅透熱為度;
(2)揉摩上腹部,直擦背部督脈和膀胱經(jīng),以局部皮膚發(fā)紅透熱為度;
(3)按揉氣海、脾俞、腎俞、命門、足三里、三陰交穴各1分鐘。
二、血熱證
(一)陰虛血熱證
主要證候:經(jīng)期提前,量或多或少,色紅質稠,兩顴潮紅,手足心熱,咽干口燥;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
治療法則:養(yǎng)陰清熱調經(jīng)。
1.中成藥
知柏地黃丸。
2.食療推薦
麥地烏龜湯:熟地黃20g、山茱萸10g、麥冬15g、香附6g、大棗9枚、生姜2片、烏龜1只(重約500g)。將備料洗凈后加適量清水,文火煲2~2.5小時,加鹽調味即可。服法:每日1次,可連續(xù)服用。
選材推薦(非月經(jīng)期間選取下列食材1~2味服食即可):
藥材:生地黃10~15g,麥冬、石斛、地骨皮、沙參各5~15g,鱉甲5~10g。
藥食兩用材料:百合5~15g、荷葉5~10g。
食材:梨、甘蔗、黑芝麻、豆?jié){、銀耳、鴨肉等。
3.推拿按摩
非月經(jīng)期間,可采取婦科基本按摩手法,具體方法同前。本證可在婦科基礎按摩手法上加用下法:
(1)用手掌搓摩兩脅部、膀胱經(jīng)和督脈,以局部皮膚發(fā)紅透熱為度;
(2)按揉曲池、三陰交、腎俞、太溪、期門、血海、太沖、隱白穴各1分鐘。
(二)陽盛血熱證
主要證候:經(jīng)期提前,色紅質稠,心胸煩熱,渴喜冷飲,大便干燥,小便短赤,面紅目赤;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治療法則:清熱涼血調經(jīng)。
1.中成藥
清經(jīng)丸。
2.食療推薦
(1)牡丹皮藕羹:牡丹皮15g、鮮藕100g。將牡丹皮洗凈,加適量清水煎汁,鮮藕切碎絞汁,與牡丹皮汁相合,加入適量的白糖,煨煮成羹。服法:每日1次,連服5日。
(2)芹菜藕節(jié)茅根飲:鮮芹菜、鮮藕節(jié)和鮮茅根各20g、紅糖適量。芹菜、藕節(jié)、茅根洗凈入鍋,加入適量清水,煎煮1小時,去渣加糖。服法:每日1次,連服5日。
選材推薦(非月經(jīng)期間選取下列食材1~2味服食即可):
藥材:蘆根和生地黃各10~15g、玄參和梔子各5~10g,赤芍、知母和牡丹皮各5~15g。
藥食兩用材料:百合5~15g、荷葉5~10g、赤小豆10~15g。
食材:西瓜、苦瓜、綠豆、藕、絲瓜、冬瓜等。
3.推拿按摩
非月經(jīng)期間,可采取婦科基本按摩手法,具體方法同前。本證可在婦科基礎按摩手法上加用下法:
(1)用手掌搓摩兩脅部、膀胱經(jīng)和督脈,以局部皮膚發(fā)紅透熱為度;
(2)按揉曲池、合谷、期門、血海、太沖、隱白穴各1分鐘。
(三)肝郁化熱證
主要證候:經(jīng)期提前,量多或少,色紅,有血塊,經(jīng)前乳房、胸脅、小腹脹痛,煩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治療法則:清肝解郁,涼血調經(jīng)。
1.中成藥
丹梔逍遙丸。
2.食療推薦
馬齒莧蛋花湯:鮮馬齒莧和水芹各10~20g、雞蛋1只。馬齒莧洗凈,水芹洗凈切段,雞蛋打勻。鍋中加水武火燒開,依次放入水芹和馬齒莧,待熟透后打入蛋花,調味即可。服法:每日1次,可連續(xù)服用。
選材推薦(非月經(jīng)期間選取下列食材1~2味服食即可):
藥材:牡丹皮5~15g、生地黃10~20g、玄參10~15g,赤芍、梔子、夏枯草各5~10g。
藥食兩用材料:百合和赤小豆各10~15g、荷葉5~10g。
食材:苦瓜、綠豆、西瓜、冬瓜、芹菜、荸薺等。
3.推拿按摩
非月經(jīng)期間,可采取婦科基本按摩手法,具體方法同前。本證可在婦科基礎按摩手法上加用下法:
(1)用手掌搓摩兩脅部,以局部皮膚發(fā)紅透熱為度;
(2)按揉曲池、合谷、章門、期門、肝俞、足三里、豐隆、三陰交、太沖穴各1分鐘。
注:月經(jīng)期間,不宜用藥或采用上述艾灸和推拿按摩的方法。
【轉歸及預后】
本病常因失血過多而終致氣血兩虛證發(fā)生,故應積極治療。若遷延日久,失治誤治,可發(fā)展為崩漏,使病情反復、難愈。
【預防及調攝】
(1)慎起居:注意月經(jīng)期衛(wèi)生保健。
(2)節(jié)飲食:選擇適宜的飲食,忌肥厚、辛辣之品。
(3)調情志: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志過極,五志化火。
(4)適勞逸:注意休息,不宜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平素應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增強體質。
(5)節(jié)房事:避免生育(含人工流產)過多、過頻,忌經(jīng)期、產褥期性生活。
課后習題
1.月經(jīng)先期的定義是什么?
2.月經(jīng)先期的辨體保健可分為幾種證型?
3.月經(jīng)先期與經(jīng)間期出血的鑒別要點有哪些?
4.簡述脾氣虛型月經(jīng)先期推拿按摩的保健選穴及方法。
5.簡述月經(jīng)先期的轉歸及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