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漢家的天,塌不了
- 朕未壯,壯即為變!
- 白刃不鄉(xiāng)饒
- 2281字
- 2025-04-02 04:21:57
說完,呂太后便自顧自邁動腳步,在殿室內(nèi)散起步來。
劉恭卻是微低下頭,思考起呂太后這番話的可信度。
——這一套說辭,著實出乎劉恭的意料。
偏偏還就說得通!
只是倘若果真如此,那……
“父皇,也曾被皇祖母‘雕琢’過嗎?”
“在‘雕琢’父皇之前,皇祖母也曾像今日這般,溫潤、蘊養(yǎng)于父皇?”
似是早就料到劉恭有此一問。
幾乎是在劉恭剛開口,吐出‘父皇’二字時,呂太后的臉上,便當即涌上一抹古怪笑意。
說不上苦澀;
談不上惆悵。
卻也肯定和高興不沾邊。
更像是無奈,又或是釋然的笑。
“朕,自認‘雕工’不錯。”
“怎奈一塊普通的石頭,就算再怎么溫潤,也實在是無從雕刻。”
“即便強行雕刻,最終所得之物,也難免差強人意。”
…
“朕知太子恭孝,于皇帝、皇后,皆情誼頗深。”
“但太子要明白:太子是太子,劉恭是劉恭,二者不可混為一談。”
“好比說:呂雉,本該、也愿意與兒女慈愛——但呂太后不行。”
“劉盈,本也可以儒弱謙恭——但天子盈不行。”
“自然,劉恭可以孝順父母,享天倫之樂——但太子恭,不行。”
言罷,呂太后便疲憊的回到了御榻前,雙手負于身后,背對著劉恭,悠然發(fā)出一聲長嘆。
許久之后,呂太后才象征性回過頭,語調(diào)清冷道:“朕,會在必要時扶太子一把。”
“但呂太后,絕不會因為親緣,而給予嫡長孫任何優(yōu)待。”
“——每逢朝議,太子都有一題需解,若逢大事則不止一題。”
“太子,有三次機會犯錯。”
“機會用完,太子下一次旁聽朝議,便會是在冠禮之后。”
“屆時,太子仍會有三次機會——若還用完,那朕,就不知道太子再下一次旁聽朝政,是什么時候的事了。”
“只怕朕尚健在,太子,便再無踏足長信的可能……”
聽著呂太后冰冷、淡漠,完全不帶絲毫感情的無情敘述,劉恭原本還有些不安的心,卻反而徹底踏實了下來。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相比起先前,被呂太后莫名的善意搞得心慌,劉恭還是更樂意像現(xiàn)在這樣,明明白白掌握呂太后的動機。
哪怕這動機有些冷漠無情,也好過未知帶來的恐懼。
“孫兒,謹受教。”
劉恭恭敬一禮,惹得呂太后暗下又是一點頭。
旁的不說,單就劉恭這份與年紀不符的穩(wěn)重,以及對事物的快速接受能力,便已經(jīng)達到了呂太后‘可堪雕琢’的標準。
或者應該說,凡事就怕對比。
有過一次失敗案例,呂太后對眼前這塊未必優(yōu)秀,卻也明顯不差的璞玉,自然是抱以更高的期待。
“皇祖母先前,說是有事要問孫兒?”
思慮間,劉恭的詢問聲傳入耳中,將呂太后的心緒拉回眼前。
便見呂太后正過身,于榻上落座,并順勢點下頭。
“先前,交代皇帝為太子尋一位太傅。”
“想來皇帝日日宴飲,也不曾將此事放在心上。”
“便想著問問太子,可有屬意的人選。”
輕聲一問道出口,呂太后便徹底躺下身,閉目假寐起來。
而在御榻前不遠處,劉恭卻幾乎是不假思索道:“朝中公卿大臣,孫兒只認識寥寥數(shù)人。”
“——那便說說這寥寥數(shù)人。”
呂太后仍不罷休,劉恭也只好硬著頭皮,苦思冥想許久。
終,還是面色糾結的皺起了眉頭。
“先前,代父皇登門吊唁平陽懿侯時,便只見到了安國侯王陵、曲逆侯陳平、絳侯周勃,及平陽侯世子曹窋四人。”
“其中,絳侯獨善征伐,平陽侯世子中人之姿。”
“及安國侯、曲逆侯……”
見劉恭半點不客氣,將自己的太子傅‘候選名單’,直接縮小到今日才剛確定下的左、右丞相,呂太后也不由來了興趣。
遂稍抬起頭,以手掌撐于頭下,好整以暇道:“曲逆侯如何?”
“安國侯,又如何?”
便見劉恭再一皺眉,無比糾結道:“先前,于平陽侯府初見曲逆侯,只覺其人和善,且樣貌偉岸。”
“然今日再見,孫兒總覺得曲逆侯陳平,似是有些陰戾、奸險?”
“分明是在沖著孫兒笑,但總覺得是在算計孫兒,又或是對孫兒有所圖謀。”
…
“倒是安國侯,坦坦蕩蕩,舉止有度。”
“只安國侯年事已高,又為右相,主持相府政務。”
“若再兼太子傅,孫兒擔心……”
話音落下,劉恭便哭喪著臉,似乎是陷入了一個死局。
而御榻之上,呂太后看向劉恭的目光,卻明顯更加明亮了些。
“曲逆侯,確實陰險狡詐。”
“卻并非其人,而乃其謀。”
“——楚漢相爭之時,陳平便屢獻毒計,為天下人所不恥。”
“但毒計,也是計;陰謀,也是謀。”
…
“即為儲君,太子要學的,就不該只有堂堂正正的陽謀。”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才是人君所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才能。”
“太祖高皇帝,便是這樣的人。”
“只可惜,太祖高皇帝的品質(zhì),皇帝,可謂是半點都沒得傳。”
如實作出解答,呂太后稍停片刻,給劉恭留下了充足的消化時間。
而后再道:“安國侯,脾性憨直,不知變通。”
“故而,太祖高皇帝臨終之際,才給王陵這個不知變通的倔牛,配了陳平這個‘奸詐小人’為左相。”
“對太子而言,也是一樣的道理。”
“——正所謂:孤陰不長,獨陽不生。”
“正大光明之道,太子當然要學,但也要輔以些許‘旁門左道’。”
“便如王陵、陳平各為左右相——太子,也需要兼顧二者的太子傅。”
言罷,呂太后便徹底陷入了沉思。
呂太后在思考。
而劉恭,則是在期待。
過了足有小半炷香,呂太后終于再度開口,讓劉恭的期待成了真。
“明日起,太子可憑朕口諭,自由出入相府。”
“——切記:不可多言,不可多問,不可插手政務。”
“便是有疑惑,也只可私下請教安國侯、曲逆侯,或入長樂相問于朕。”
說著,一枚青玉質(zhì)地的宮牌,便被呂太后提著系繩遞上前。
待劉恭雙手接過,呂太后才終于翻了個身,背對著劉恭,面朝里側躺在了榻上。
“得此宮牌,太子不單能自由出入長樂,也可在未央宮內(nèi)暢行無阻。”
“平日里得暇,便多往石渠閣跑一跑。”
“——諸子百家,無論儒、法、黃、墨,皆乃家人言,各謀其私利,不可盡信。”
“但身為儲君,總該有些知解,方可不受小人蒙蔽……”
…
“還有。”
“皇帝那邊,太子盡到做兒子的孝心即可,莫憂慮太多。”
“——有朕在,這漢家的天,塌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