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新問題
書名: 帶著戲曲到大明作者名: 西關(guān)鐵匠本章字數(shù): 2094字更新時間: 2025-05-01 17:08:50
珍妮紡紗機、飛梭對紡織工業(yè)的影響力有多大,這件事也只有徐云最清楚,他提前布局拿捏住了江南富豪的命脈。
崇禎十二年的春節(jié),是朱由檢當皇上以來最高興的一年。
在此之前,大明王朝就沒有安穩(wěn)的日子,內(nèi)有各路反賊攻城略地,外有建奴燒殺劫掠,同時,各種各樣的天災(zāi)此起彼伏。
大明侯府里,過年的味道與別的勛貴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這個家里,沒有名義上真正的女主人。
邢沅、董小宛理所當然的當家作主,徐云則是在皇宮里,與朱由檢商量大事。
“這是去年投降的張獻忠、羅汝才等反賊要的軍餉?”
朱由檢把一本奏折遞給了徐云。
“你相信他們這些人是這些投降的嗎?”
徐云沒有打開奏折看,而是向朱由檢提出了一個問題。
“這個應(yīng)該是真的吧?”
朱由檢不明白徐云為什么這樣說,但他也覺得事情,并不是如此簡單。
“應(yīng)該是真的?皇上,這件事絕對不能含含糊糊的對待,投降不是小事,如果處理不好,將來是要出大問題的?”
“你是說,這些人不是真心實意的投降?”
“皇上,我也僅僅是猜測,他們是真心的最好,如果不是就麻煩了?”
“那怎么樣才能夠區(qū)分,這些人的投降是真是假?”
“派人去他們的大營里,告訴張獻忠、羅汝才等反賊的頭目,就說,皇上要他們來京城,給他們高官厚祿。”
“讓他們來京,要是他們帶兵怎么辦?”
“帶兵那就是假投降?”
“如果是假投降,接下來,如何應(yīng)對才好?”
“先禮后兵,在朝廷的信使去之前,調(diào)兵見他們的駐地圍住,如果同意來京城,那就是真心實意的投降,否則,就是假的?”
“徐云,要是弄錯了怎么辦?”
“錯了?皇上,你覺得這些人會老老實實地放下手里的刀嗎?”
“那派什么人帶兵吶?”
“皇上,帶兵的人選你來定,我也不知道什么人合適?”
“好,那就讓高起潛督軍,讓孫傳庭、洪承疇帶兵圍剿?”
朱由檢確定了人選后,立刻把派人去叫高起潛來平臺。
“來人啊?傳高起潛?”
徐云與高起潛這是第一次見面,他發(fā)現(xiàn)這個太監(jiān),從相貌上看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皇上,老奴拜見陛下?”
“你準備、準備,三日后出發(fā),到張獻忠、羅汝才等反賊的大營去,告訴他們,就說天下太平了,讓他們來京城里享福?”
“皇上,這件事不好辦吶?”
“為什么?你說說看?”
“皇上,張獻忠在谷城、羅汝才在鄖陽,雖然分別接受了招撫,但是,他們并沒有接受改編和調(diào)遣,還不接受官銜?”
高起潛的話,現(xiàn)在旁邊坐著的徐云的是清清楚楚。
“你看怎么辦?”
朱由檢詢問徐云。
“他們現(xiàn)在有多少兵馬?”
徐云問高起潛。
“具體的數(shù)字我也不清楚,這要兵部的人來了才能知道,不過,聽說張獻忠大概有四多萬的兵馬,分四營設(shè)置在當?shù)兀俊?
高起潛的回答,林朱由檢皺起了眉頭。
“皇上,招撫的事情是熊文燦辦的,熊文燦是楊嗣昌親自向皇上保舉的,解鈴還須系鈴人,要不,讓他們?nèi)ハ驈埆I忠、羅汝才等反賊宣召?”
徐云一聽,就明白了高起潛的正在用意。
看起來,高起潛也知道,張獻忠、羅汝才等人的投降,并不是真心實意的,只不過是沒有人主動提出來。
“好,你先下去吧?”
高起潛出去了,房間里就剩下了徐云、朱由檢兩個人。
“徐云,你覺得這件事應(yīng)該怎么辦?”
“皇上,宣召他們來京,只不過是名義上一種形式,真正要做的事情,就是趕緊調(diào)派兵馬,將張獻忠、羅汝才等人的大營包圍?”
“看起來只有這樣做了,我也不相信,這些反賊會輕而易舉的放下刀槍?”
朱由檢在京城里謀劃的同時,谷城的張獻忠、鄖陽的羅汝才也正在忙活,他們屯集糧草,打造軍器,招兵買馬,等待時機東山再起。
徐云見朱由檢已經(jīng)下定決心了,就告辭出宮回家,剩下的事情與他沒有關(guān)系。
“來人啊?傳楊嗣昌?”
朱由檢把楊嗣昌叫到了平臺。
徐云回家后,看見邢沅、董小宛在門口站著迎接自己。
“哥,你回來了?”
“徐公子,你回來了?”
“你們不要再這樣了,這天寒地凍的,你們看看,都快要凍死人了,咱們家沒有那么多的規(guī)矩,快進屋暖和、暖和?”
“哥,你也趕緊進屋吧?”
“徐公子,你回來的正好,有件事我們要告訴你?”
董小宛邊走邊說。
“什么事?”
“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事,這不是過年了嘛,京城各家各戶都要走親訪友,特別是大戶人家更是看重這件事?”
董小宛說到這里停下了。
“你繼續(xù)說啊?”
“徐公子,我覺得,你是不是也應(yīng)該去走動、走動?”
“在京城里,我也沒有什么朋友,這怎么去跟人家走動,再說了,走動是不是徐云準備禮物?”
“哥,你這個就不知道了吧?有一種方式叫望門投帖,這樣也可以給對方拜年?”
“這不好吧?”
徐云覺得不是太合適。
“徐公子,大家都是這樣做的,有些人一天要拜訪多家,實在是累得雙腿酸痛,如果派人將名帖送到對方府邸,避免了頻繁奔波,大家都方便了。”
“好,這件事你們兩個人看著安排吧!不過,太康伯府我必須要親自去一趟,禮物都準備好了嗎?”
“哥,都準備好了,你要不再看看,還需要什么東西?”
“不用了,我現(xiàn)在就去。”
張國紀的家里比徐云那里紅火多了,拜訪的人絡(luò)繹不絕,徐云來了之后,張國紀是親自在大門口迎接的。
“你派人送個名帖就行了,怎么還親自來,這天氣冷的,把你凍著了可不好?”
張國紀拉住徐云的手說。
“我沒事,其他人我也不認識,再說了,你這里雨其他的地方不一樣,我可以不去別人家,你這里必須要過來?”
徐云、張國紀都明白,他們之間的真實關(guān)系是什么樣子,但嘴上的客氣話卻不能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