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情谷正殿湖畔,公孫止與裘千仞尚在言語交鋒,李宣與柳生但馬守的廝殺,卻已至酣暢淋漓的境地。
柳生但馬守雖知李宣武學造詣更勝于己,卻總覺這少年不過弱冠之齡,縱有天縱之資兼修精妙功法,內力卻未必當真能及得上自己多年苦修。
他年逾半百,浸淫武道四十余年,縱然內力不及李宣剛猛強勁,難道纏斗消耗,亦非其敵手?
拆解十余招后,柳生但馬守更覺自己已然察知個中關竅,心下不由暗喜。
這少年劍勢剛猛絕倫,顯是修習至陽至剛的功法。
然“剛不可久”乃武學常識,兼之少年人氣血未固,久戰之下,必當先露內力枯竭之相。
又是十余招轉瞬即逝,柳生但馬守方驚覺事情有異——眼前這個少年,何曾有半分氣衰力竭之態?
竟似以己試劍!
初時尚能勉力抵擋,然其劍招卻愈戰愈烈,漸如怒海狂濤,層層疊浪威勢倍增,令人無從相抗。
這般下去,只怕自己未待其內力耗盡,便已先行潰敗!
“當真邪門!”
柳生但馬守不由暗驚。
東渡中土前,他自忖殺神一刀斬已臻化境,輔以雪飄人間的新陰流至高奧義,雖不敢言獨步江湖,亦當鮮逢敵手。
豈料涉足中原后,所遇高手個個駭人聽聞:趙無視深不可測自不必言,郭靖亦是勇猛無雙。
及至如今,竟被一十幾歲少年占盡上風!
究竟是江湖瞬息萬變,還是自己消息閉塞?
若教當年接連遭遇洪七公、歐陽鋒、周伯通,及黃藥師的金輪法王知曉其此時念頭,怕是忍不住要從地下爬出來,與他執手相泣,引為知己了。
“再這般纏斗下去,我必敗無疑,何況那老僧還在側窺伺……”
柳生但馬守心知不可久戰,當即暗運東瀛忍術“影遁”心法。
“殺神一刀斬!”
厲喝聲中,他將畢生內力盡皆灌注刃鋒,刀罡立時如暴風狂卷,方圓三丈飛沙走石,將李宣籠罩其中。
然其自知此招絕難傷李宣分毫,實則是欲借此引其全力格擋,再趁隙挾持人質,以求全身而退。
但見刀氣縱橫間,柳生但馬守一刀劈出后,竟舍了李宣,足踏瞬步,借煙塵遮掩,直撲湖畔綠衫少女程英。
他此番挑選人質,卻也絕非隨意而就:
一燈大師深湛自不必言,楊過小龍女形影不離,亦不好得手。唯程英看似纖弱文雅,又因關切戰局,不覺間已行至稍前。
柳生但馬守料定,縱有一燈等人在場,此番突襲亦當有六七分成算。
只因程英所立處,恰在他與一燈兩者之間,老和尚投鼠忌器,必不敢貿然出手。
至于李宣——他自忖方才交手已摸清此子深淺,全力一刀雖不能傷敵,卻定能阻其片刻。
但見寒芒交錯間,其人倒提長刀,刃背直削程英足踝。此擊意在擒人退敵,自未用鋒刃。
然程英又豈是深閨之中的纖纖弱質?
面對敵人突襲,她心下雖驚,卻并不慌亂,千鈞一發之際素手疾彈,數枚烏黑棋子破空激射,直取柳生雙目。
然此獠終究是當世絕頂高手,面對桃花島“彈指神通”竟不避不閃,刃背微顫,便將來襲暗器盡數蕩開。
棋子落入水中,發出陣陣“噗通”之聲,程英心底陡沉。
及至此時,刃風已至裙裾三寸,柳生枯槁面皮浮起獰笑,仿佛見得少女雙腿盡斷之景——
然笑意未及漫過眼角,便忽覺后心徹骨生寒。
“好快的劍!”
楊過在旁脫口喝彩,神色間滿是驚嘆。
不只是他,余者神色亦隨之一變,不復方才擔憂與焦急。
柳生但馬守背脊驟起冰寒,隨即只覺一股透骨劇痛自后心蔓延。
俄頃,奔雷般的內息順著貫體霜刃席卷而來,直摧臟腑如洪流潰堤,生命力極速流失。
“咳!”
柳生但馬守咽喉中迸出逆血,鮮血落入寒潭,瞬時浸透數丈清泓。
他不可置信地扭轉脖頸,盯著身后持劍的李宣,喉頭血沫翻涌,艱難道:“怎可能……如此之快!”
李宣神色淡淡,并指輕彈手中寒光凜然的寶劍,血污頓時盡去,方道:“生死搏殺,竟敢背對敵人,實是自尋死路。”
柳生但馬守仍是滿面不解——
他實在想象不到,李宣先前的劍勢厚重沉凝,每一招都重若千鈞,卻又如何在剎那之間,變得如逐電追風般輕靈迅捷。
在抵住霸道之極的殺神一刀斬后,居然仍能后發先至,刺中自己后心?
他卻哪里知道,李宣本命劍法即是桃花島“玉簫劍法”,最擅驚鴻掠影之技。
此番交戰時劍勢浩蕩,不過是用輕盈的河朔劍施展玄鐵重劍之道,借與他過招之際,參悟“舉輕若重”之玄機罷了。
換言之,李宣劍道修為正值蛻變關鍵時刻,其最精擅者仍是“玉簫劍法”的翩若驚鴻。
次為“玄鐵劍法”之重劍無鋒,最末方是初窺門徑的“舉輕若重”之劍。
這并非說“舉輕若重”的境界不強,只是李宣尚未真正踏入其中,更不要談熟練掌握。
是以臨敵時施展出來,威力反不及前二者。
若教柳生但馬守知曉此戰竟被李宣當作磨劍石,只怕九泉之下亦難瞑目——
他視作生死存亡的搏殺,對手卻猶有余暇參悟劍道!
直至見程英遇險,李宣方舍了練劍之念,施展出本命“玉簫劍法”,寒刃貫心送其歸西。
說來諷刺,若柳生肯堂堂正正對決,反倒能多茍活片刻。
偏要行此下作手段,反倒自速其死。
李宣自不屑與敵人分說,還劍入鞘后便不再回顧,徑自走向程英,任柳生但馬守的尸身撲倒在湖畔。
“師姐,你沒事吧?”
待他溫言相詢時,程英驀地霞飛雙頰,似是仍沉浸于少年方才一劍驚鴻的英姿。
半晌,少女才螓首輕點,柔聲道:“無礙,未曾傷著。”
便在此時,李宣靈臺驟震。
但見一道清濁之氣自柳生尸身騰起,沒入混沌鼎后,那古鼎時隔四載,終于又緩緩轉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