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唐大宗的殺招,陳元做了一件事:
棄刀!
這口善哉大師的屠佛刀,陳元很喜歡,也真珍視。
抵達危城,大部分時候,陳元都用屠佛刀對敵,而鮮少用斜插背上的“千一”。
屠佛刀他也已用習慣,也是他身份的最好掩飾。
但這一刻卻只得棄刀。
棄刀不是放棄,更不是投降,而是為了更好的反擊。
屠佛刀旋斬而出,不但擋下三十七根見血封喉的針與那跳蚤暗器,還斫在刀上,將唐大宗逼退。
“刷”
陳元拔出“千一”。
瞅準唐大宗露出的破綻,欲一舉擊殺。
就在這時,他忽地聽到一種聲音:
風聲。
那不是普通的風聲,而是劍劃破長空帶起的風聲。
風聲后方傳來。
一口三寸三分三的小劍。
“老李飛劍”
李閣下安置好凌小骨,趕了回來。
他一回來就見唐大宗被屠佛刀逼退,發現同伴有了危險,于是毫不猶豫發出了他例無虛發的“老李飛劍”。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李閣下欲用這一擊老李飛劍,要了這少年的命:
他報復心極強,縱然陳元不是大將軍讓他們殺的人,但就先前陳元應付下“老李飛劍”這件事,也不可能放過陳元——只要陳元死了,他的“老李飛劍”還是例不虛發。
陳元暗暗嘆了口氣,聽到風聲的第一時間,就知道兩件事:
第一,李閣下回來了,且對著他的背心發出了:老李飛劍。
第二,此時若強行殺唐大宗,未必能殺得死,但必定會中老李飛劍。
他嘆息,然后揮刀。
“千一”揮出,然目標已改變:
原本目標為唐大宗,如今變成了“老李飛劍”。
先揮刀,然后轉身。
轉身時,“千一”已擋下“老李飛劍”。
“老李飛劍”被“千一”賦予動能,掉頭射向李閣下。
李閣下發出“老李飛劍”,身體也撲向他的后背,幾乎“老李飛劍”剛到,李閣下的人就已到了。
左手拳,右手掌,欲給面前少年人迎頭痛擊。
其實這是李閣下不自信的表現,以前他發出“老李飛劍”便不再動,可因為“老李飛劍”被眼前少年擋了一次,擔心有第二次,所以人也撲了上來。
正因如此,他看到自己的“老李飛劍”射來的時候,大吃一驚。
——這時候李閣下還可以給這少年重創,然而他也會因此重創。
因此,李閣下選擇退:
他可以犧牲任何人任何事,完成大將軍交代的任務,但絕不能犧牲自己。一個人若連自己都犧牲了,那也不必靠著誰仗著誰了。
李閣下一退便露出破綻,然而陳元視而不見,陡地躍起一丈,避開唐大宗刀內發出的又一輪暗器。
李閣下救了唐大宗一次,唐大宗又救了李閣下一次,若非如此,這兩人都已死了。
李閣下爬起來,眼睛掃了一眼陳元手中的刀,瞳孔收縮,沉聲道:“韋三青的佩刀,大將軍猜測的果然沒錯,你和冷血都是諸葛小花的弟子,他只是幌子,你才真正查案的人。”
陳元知他們將自己錯認為諸葛小花的弟子,并不做解釋。
唐大宗哈哈一笑道:“諸葛老頭也真是厲害,每次調教的門人都如此了得。小子,再給你一個機會,只要你投奔大將軍,我等便放了你,如何?”
陳元當然不信他們的鬼話,知道他們這么說,其實是畏懼他,想要讓他放松警惕。心想你們讓我放松警惕,我也正好拖延一下時間。笑著道:“我怎么知道你們說的是真是假?”
唐大宗想不到他居然回應了,心想等他放松警惕再偷襲。笑著道:“大將軍向來重視人才,懂得任用人才,以小兄弟的武功才干,自會被大將軍委以重任你,飛黃騰達是遲早的事。”
陳元哈哈一笑道:“我聽說大將軍有七位結義兄弟,然而個個都死在大將軍手里。我又聽說大連盟副總盟主前后換了三十多個,而每一個被換下的都成了死人。我還聽說,投奔大連盟的金木水火土五盟、孤寒盟盟主,均被大連盟殘忍殺害,這樣一個大將軍讓我如何敢效力。我勸你們也最好小心一點,指不定那一天就被大將軍殺了。”
唐大宗臉色一變,明知道他在挑撥離間,卻也說出了他這些年來的心病。
這些年來他很少睡一個好覺,許多次都夢見大將軍殺了他,不知道多次從噩夢中驚醒。
他本意想讓眼前這武功高強的少年人放松警惕,悄悄布下殺陣,但這一番話卻讓他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招架。
就在這時,李閣下聲音傳來道:“他在拖延時間,速殺。”
李閣下為人冷靜,從已有的資料判斷溫約紅在為冷血療傷,短時間內無法出手。
話音一落,李閣下拔劍。
寬大的腰帶上不僅斜插在“老李飛劍”,還有一口三尺多長的寶劍。
長劍出鞘,猩紅如血。
然而他并未施展劍法,而是將劍射出。
這口劍不是“老李飛劍”,但殺傷力比老李飛劍更可怕。
長劍即將射至,只聽咔嚓一聲,變成數十碎片,然后滿天飛雨般落下。
每一塊碎片均蘊含了一股可怕的勁道。
一齊打向陳元全身各處要害。
原來這李閣下的長劍和唐大宗的刀一樣,居然也是一種暗器。
陳元身形一晃,數十快劍片全部落空。
陳元心有余悸,慶幸劍打來的過程中發現劍有古怪,沒有選擇招架,否則定陷入苦斗之中。
陳元這一避,唐大宗就慘了。
唐大宗和李閣下心有靈犀,一看李閣下抽出長劍,便知道對方要干什么。
所以,李閣下射出長劍,他也從后方撲向陳元。
等陳元應付數十劍片的時候,乘機給他致命一擊。
唐大宗喜歡暗算人,而李閣下喜歡殺人,這兩人的嗜好讓他么形成了極佳的配合,迄今為止,無往不利。
可這一次他們卻失算了。
唐大宗撲至,正打算給陳元致命一擊,卻不想陳元沒有招架,而是在長劍變成暗器的前一瞬閃開。那十多塊碎片也就順理成章打向了唐大宗。
唐大宗一張臉都綠了,這數十塊劍片非但蘊滿了勁道,而且每一塊碎片都有劇毒。
不僅傷了會中毒,聞了也會中毒。
唐大宗也顧不得殺陳元,全力應付劍片。
這又是一個好機會。
陳元準備乘機除掉唐大宗。
一番交手下來,陳元發現這二人雖然武功高強,手段毒辣,招式出其不意,但若是對上其中任何一人,他自信有取勝的把握。
可惜,陳元只能眼睜睜錯過這個機會。
因為李閣下來了。
李閣下一見陳元不選擇招架而選擇閃避,便暗呼不妙,唐大宗危險了。
所以他第一時間做了兩件事。
第一,再發出一記“老李飛劍”。
“老李飛劍”本來例無虛發,中者必殺。李閣下一向是能不用的時候不用,只有必中必殺的時候才用,以免玷污了例無虛發的名頭。
可這次不在乎了。
反正都失手了兩次,還在乎什么。只要殺了眼前這少年,“老李飛劍”還是例無虛發。
這一記“老李飛劍”,李閣下也不求能擊中陳元,畢竟已失手了兩次,只求擋下陳元,給唐大宗喘息的機會。
第二件事,來到陳元面前,發出一劍。
這兩件事幾乎是同一時間發生的。
陳元擋下“老李飛劍”,便又要應付李閣下的劍。
李閣下腰間只有一把長劍。
長劍已射出。
他身上沒有劍。
但卻有劍鞘。
他以劍鞘為劍,對準陳元的劍,欲將“千一”收入劍鞘。
劍客一旦沒有了劍,殺傷力自然大打折扣。
陳元明白他的心思,自然不會讓李閣下得逞。
這一次,二人誰也無法退避,只能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