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一期播出!
- 分手后娶了前女友上司
- 銀博士
- 2208字
- 2025-07-09 08:00:00
“虛步挑掌,收勢!”
第二天上午,唐煜就已經初步掌握了五步拳的奧義(分解動作)。
中午,唐煜已能完整地打一遍五步拳。
下午,唐煜已經能流暢地打出五步拳,甚至在某些動作上還能擺出相對漂亮的pose。
如此一日之間,連破三境,盡顯武學天賦,哪怕是放在全國小學生中間,也能名列前茅了。
沈俊和顧順飛見他突然沒來由地練起五步拳,都很好奇。
顧順飛試探問:“是要配合新歌的舞臺動作嗎?”
“不是啊,學來防身。”唐煜如實答道。
顧順飛說了一個網友們最愛說的字:“啊?”
沈俊忍俊。
像唐煜這種年輕人,他見得多了,學一點武功就以為可以防身。
但正如歐陽鋒說的那樣,五步拳能防個屁的身。
讓媒體的朋友試一下就露餡。
就他那腳法、動作,都是赤手空拳的情況下,他能打十,好吧,三到四個。
“沈師傅,你覺得我這套五步拳打得如何?”唐煜主動cue起沈俊。
“蠻好。”沈俊道,“叫我沈俊就行。”
“哦好,”唐煜一笑,“話說,沈俊你都學過些什么功夫?”
“中國武術學過八極拳和截拳道,然后拳擊、綜合格斗,還有些武器方面的技巧。”沈俊大略說了下。
“那你方便教我們幾招日常的防身術嗎?”
沈俊略有猶疑,這不在他服務范圍內。
“哦你別誤會,我不是讓你教那些核心的東西,就是一些應對緊急情況的小妙招。
“如果工作制度不允許那就算了,如果是酬勞的問題,我可以找虞總商量。”
“不用不用。”沈俊忙道,“我可以教你們幾招日常防身的技巧。”
他肯定不會因為這種小事去給美人影業這種大客戶留下負面印象。
再說,那些防身術,網上也有人教,不是啥核心機密。
沈俊準備以自己為靶,讓唐煜向他發起進攻,以達到在實戰中教學的目的。
第一天教他幾招保護要害部位的動作,然后第二天再傳授他幾招防守反擊的組合拳就完事了。
后面他就練吧,可以結合他那個五步拳一起練,哈哈哈~
第一天都還挺正常的。
唐煜的確展現出了一個對近身格斗一知半解的形象。
武力值也一般,5鵝封頂,在沈俊手底下撐不過5秒。
但到了第二天,情況發生了一點小變化。
沈俊教完一套大擺拳的動作后,讓唐煜自己去悟一會。
結果他悟回來之后,整個人的氣場都莫名變強了。
不是刻意假裝、虛張聲勢,而是帶給了自己真實的壓迫感。
似撼天獅子下云端,如搖地貔貅臨座上。
這……
還是同一個人嗎?
真給他頓悟了?
“掌握了?”沈俊問。
“有了點心得。”唐煜微笑道。
嚯,講話的神態都不一樣了。
行動站立無不流露出強者之姿。
“那再試下?”沈俊有點好奇。
“可以。”唐煜贊同。
二人遂擺開陣勢。
沈俊道:“可以動手了。”
有一說一,說完這句話,他感到了一絲沒來由的心虛。
下一秒,只覺涼風襲面。
再定神時,發現唐煜的拳頭已經停在耳畔。
他沒反應過來!
臥槽!!!
有某一刻,他感到了一種極為強烈的危險感掠過心頭。
頭皮發麻,汗毛倒豎。
“好像真有用。”唐煜笑著收拳。
云開霧散,壓迫感和危機感消失得一干二凈。
唐煜還是人畜無害的樣子。
幻覺?
沈俊恍惚。
“你,您剛剛那一拳怎么打出來的?”沈俊稱呼都變了,開始您了。
“就是按您教的方法,先發制人。”唐煜也用您。
不過,這里唐煜沒有完全說實話。
因為他剛剛那一拳不僅用了沈俊教的方法,還融合了《水滸名拳》的精髓。
是的,他此刻已領到五步拳的獎勵,現在一整個強得可怕,感覺可以跟東北虎五五開。
沈俊懷疑他扮豬吃虎,又要求切磋了一把。
這次,唐煜表現正常,打消了沈俊的疑慮。
剛才那一下,大概率是自己輕敵,唐煜又剛好福至心靈。
偶爾會遇到這種事的,自己以前也打贏過小叔。
這世上壓根就沒有速成的格斗技巧。
·
轉眼到了周五,唐煜把《青花瓷》發給顧順飛,提交節目組審核。
晚上7點半,《超偶》32強賽如期播出。
作為一個全國性選秀節目,《超偶》的收視率一向是可以的。
而直接參與方美人影業和梨華傳媒等公司,肯定會有更多人在關注這個節目。
包括公關團隊的熱搜通稿都已蓄勢待發,只等節目播出,各家輪番轟炸熱搜榜。
美人影業也給唐煜準備了一個熱搜——#唐煜唱出當代打工人心聲#
《若月亮沒來》這首歌就這樣首次在平行時空亮相。
拿下了男生組第三的好成績,看起來勢頭不如第一第二。
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超出了許多人的意料。
節目播出后,先是獨立樂評人果雨在社交媒體轉發并盛贊了唐煜的表演片段:
“近幾年聽到的最治愈的歌曲之一,給唐煜點贊!”
隨后,有關于《若月亮沒來》歌詞的議論開始發酵。
同樣是占據熱搜榜,其他選手大都是針對選手臺風、唱功、舞蹈等方面的夸贊。
只有唐煜這邊,關于歌曲本身的討論隱隱有超越選手的趨勢。
特別是由“月亮月亮啊你不懂,六便士到底多重”這句衍生的“攢夠六便士就去找月亮”的文案也迅速登上熱榜。
唐煜那段rap切片被《超偶》短視頻的官方賬號發布之后,得到了大量點贊、評論、收藏和轉發。
“異鄉人”這個概念,太容易戳中當代年輕人了,大家對歌詞表達出來的情緒既共情又共鳴。
這時,負責檢測數據的各家公關公司也咂摸出味道了。
看來這第一輪播出,吃到最大紅利的很可能是唐煜?
答案在第二天早上就揭曉了。
上午10點,央視新聞轉發了唐煜的唱歌片段,稱其為“為奮斗者點亮心燈”。
半小時后,人日也進行了轉發,并發起話題#一首暖心歌曲送給奮斗的你#。
大局已定。
在這兩大主流媒體的背書下,后面的傳播速度開始以指數級增長。
各地文旅賬號以該曲為GBM制作城市宣傳片;
各大高校的官號也開始轉發該曲鼓勵學生在繁重的學術壓力下,始終保持希望。
短視頻平臺更不必說了,“明星跟拍”、“達人翻唱”、“達人舞蹈”、“爆款隨拍”等系列流量先后涌入。
歌曲觸達人數輕松破億。
一場現象級的文化傳播事件,就此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