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為方總理的奏折。”
總理?
朱翊鈞聞言恍惚,看到手中的奏折,他才反應過來。
總理夷務衙門。
“說是總理,倒也恰當。”
朱翊鈞覺得這個稱呼還是很有意思的。
看了一眼奏疏內容,朱翊鈞很滿意。
方逢時還是很識相的。
一當上這總理夷務衙門的主官,便立刻上奏言開海事宜。
除此之外,他也知道朱翊鈞一心想著打建州女真。
便也上奏說了這件事情。
“交由內閣,讓首相過目。”
朱翊鈞吩咐了一句。
張居正之前答應的事情,并沒有老老實實的照辦,至少打建州女真這件事情,他還拖著。
方逢時這份奏疏來得正好,讓張居正盡快同意此事。
“此時的建州女真經過前幾年李成梁擒殺王杲,已經是積貧積弱,一盤散沙,趁你病,要你命,正是改土歸流的大好時機。”
“可不能放手。”
朱翊鈞對于建州女真還是很忌憚的。
建州女真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西有海西女真和山脈為屏障,保證其不受蒙古人的侵擾。
東有長白山脈為天險,南與朝鮮和大明接壤,可以獲得貿易以及技術,或者劫掠。
北面的野人女真不成氣候,此地是一個積蓄力量的好地方。
后世的努爾哈赤能從建州崛起,一統東北,這建州的地理位置是極其重要的。
而建州女真,或許是因為這些年的休養生息,其地屢出野心勃勃之輩。
如前幾年被李成梁擒殺的王杲,其人也不是什么簡單的人。
明廷特意關注過此人,王杲還被名臣張學顏帶在身邊考察過一段時間,其人通曉漢語,勤奮好學,甚至精通天文,不僅如此,其人武藝也不差。
但就這么一個被明廷精心選中的代理人,但最終還是背叛了大明。
其人屢屢率兵和大明交戰,還試圖聯合蒙古攻占遼東。
“建州必須拿下,只有拿下建州,才能沿著河流北上,控制野人女真各部,再向西殖民西伯利亞地區。”
朱翊鈞想著自己的規劃,這才是必須拿下建州的重要原因。
至于向西殖民西伯利亞可不可行,俄羅斯人能過來,那么大明自然可以過去。
畢竟有黑龍江在。
沿著黑龍江河流就可以一路向西,就能到達貝加爾湖地區。
“到時候不僅俄羅斯人的東進之路會被堵住,蒙古人的北部也會被大明包圍。”
“南有九邊防線,東有遼東,西有瓦剌,北面還有沿著河流修建的堡壘。”
“從戰略上,蒙古將會陷入極大的劣勢。”
朱翊鈞心里面憋著壞,這一招是他和俄羅斯人學的。
前世他學歷史一直搞不明白為什么中原王朝總是對草原無可奈何,于是便想到了俄羅斯的擴張史。
他專門去研究了此類歷史。
最終得出結論,并非俄羅斯人比中原王朝強,相反,俄羅斯比中原王朝弱的不止一點。
俄羅斯能征服無數的游牧,那是因為地理優勢,其河流發源于波羅的海,能從圣彼得堡連接到中亞地區。
不僅是東西走向的河流如此便利。
俄羅斯還有很多南北走向的河流。
這都給俄羅斯征服游牧部落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
但即使如此,一直到了十九世紀俄羅斯遠征希瓦汗國仍然遭遇了慘敗。
而希瓦汗國所在地區的荒漠草原遠遠不能和蒙古草原相比。
并且中原王朝的后勤要比俄羅斯惡劣無數倍,因為中原只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河流,還是人工運河。
其徑流量不如俄羅斯隨便一條河流的幾十分之一。
俄羅斯能從歐洲一路殖民到亞洲的秘訣也在此。
如果看填色地圖,很多人自然看不明白,只覺得俄羅斯的擴張如此迅速,實在是太厲害了。
但如果仔細觀察地理地圖,看看西伯利亞地區、中亞等等地區的河流以及支流,還有那茂密的森林,就會知道俄羅斯的東擴條件是多么的得天獨厚。
俄羅斯可以輕而易舉的從圣彼得堡、莫斯科坐船來到中亞、乃至西伯利亞,沿途只有叢林和河流,而不見什么沙漠、戈壁。
河流提供了補給物資,樹木叢林提供了廉價木材建造房屋和防御設施。
這和大明遇到的情況完全是兩回事。
其陸續征服的諾蓋汗國、西伯利亞汗國,雖然名義上都是游牧政權,但其都有定居城市,非常好打。
較為游牧的汗國,如希瓦、克里米亞等汗國,在這期間一直持續劫掠俄羅斯南部地區,甚至一度劫掠到了莫斯科,俄羅斯卻對其沒有任何辦法。
一直到十八、十九世紀這些汗國才慢慢被消滅,而那時候的俄羅斯人早已經來到了東北地區。
可見相對于消滅游牧,一路東擴顯然更加容易。
這一點大明正好可以學習。
他俄羅斯能一路修堡壘到亞洲。
朱翊鈞也不貪心,他打算加強對女真各部的控制力度,動員女真人西進,一路修建堡壘到西域。
至于女真會不會聽話,朱翊鈞并不擔心。
別看都是女真部落,但其實細分之下,無限可分。
包括后來的滿清對野人女真其實也是武力控制,明末時其派出無數軍隊抓捕野人女真為奴、為兵。
大明對北部女真的羈縻統治已經數百年了,如臂指使是很難,但是獲得一個通行權,一步步的建立據點,這些女真部落只會樂意見到。
而不會阻止。
因為這地方實在是太窮了,他們需要和大明更近距離的接觸,這樣他們可以用更低的成本獲得大明的物資。
不過對于女真各部想要加強控制,遼東的人口還是不可或缺的。
想到這里,朱翊鈞又囑咐孫德秀。
“開礦之后,去往遼東的人越發多了,讓內閣和總理衙門商議一番。”
“擬定一份安置的政策,可以讓這些人在當地落戶,清掃建州女真之后,還要改土歸流,到時候新獲土地可以招收這些人安置。”
“沒有挖到礦,得到土地安家,也不算白來一趟。”
忙完一切后,朱翊鈞總算是可以好好休息一番了。
折子交到了內閣,張居正看到之后知道阻止不了,思慮一番,便開始草擬詔書。
......
一道詔書從內閣發往薊鎮和遼東。
薊鎮總督梁夢龍以及薊鎮總兵戚繼光等人接到了旨意。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朕紹承祖宗鴻業,統御華夷,四境賓服。惟建州女真,桀驁不馴,屢犯邊陲,戕我軍民,掠我財貨。
今特命:薊鎮總兵官戚繼光,佩征虜大將軍印,總統諸軍,節制遼薊兵馬,相機進剿。
遼東總兵官、寧遠伯李成梁,率本部精銳,為前驅策應,聽戚繼光調遣。
薊遼總督梁夢龍,總督糧餉器械,保障轉運,毋使匱乏。
務要犁庭掃穴,盡滅其眾;改土歸流,永絕后患!
布告中外,咸使聞知。”
戚繼光接到詔書,內心振奮不已。
配征虜大將軍印,統帥大軍,這是他第一次手握如此多的兵馬。
“相國前幾日書信所言果然為真。”
他內心一片火熱,他發誓要好好出一出風頭,讓天子以及朝堂諸公看到自己的才華。
論打仗,他不比李成梁差。